世界局勢正在劇變,瓜分歐洲成未來重要議題,這不是預言,而是正在發生的事情。
先來看兩張圖片,這是1898年列強瓜分大清的時局圖,當時大清北有沙俄虎視眈眈,南有美國雄鷹展翅,中有英吉利垂涎欲滴,國土雖大,卻已經成為列強的盤中之物。
這是德國媒體發布的一張圖片,棕熊和白頭鷹依然威武,左下角的東方龍翱翔天際,這張圖片被大家稱為21世紀新的時局圖,是時隔120多年后一個新的輪回正式開始。
歐洲人富了好幾個世紀,如今終于輪到自己上不了牌桌了。
如果你仔細研究歐洲的歷史,你就會發現歐洲和百年前的大清非常相似。
第一, 都擁有厚實的家底,大清是華夏千年歷史積累的底蘊,歐洲是幾次工業革命和大航海時代財富的累積。
第二, 軍事實力明顯不足,大清武器落后,軍備松弛,歐洲是中美俄歐四個玩家中軍力最差的一個。
第三, 都對外部擁有嚴重的依賴情緒,大清依賴列強調停,歐洲依賴美國援助。
可以毫不夸張的說,現在在歐洲身上發生的事情,幾乎就是當年大清劇情的重演。
當俄烏的戰火燃起,歐洲舉債援烏。
當美國副總統萬斯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公開表示:美國和歐洲的價值觀不一致。
當俄羅斯拉著美國在沙特談判卻沒有給歐盟留位置。
我們就應該清楚,美俄收割歐洲的大計已經正式開啟,歐洲即將淪為列強們的盤中之物。
我知道大家對現在的局勢非常困惑,不要著急,今天我將一次性講清楚這個問題。
首先說一個經常被大家忽視的常識,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其實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都不是美國。
1991年蘇聯解體,美國成為全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但那個時候歐盟才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這種局面一直維持到了1999年,那一年1月1日,歐元正式發行,歐盟想要挑戰美元的強勢地位,為了打壓歐元的崛起,也為了抑制歐洲經濟,1999年3月份,美國發動了科索沃戰爭,一戰打得歐元貶值了30%,然后1999年結束,世界各國統計GDP,美國一舉超越歐盟成為世界第一。
你說這是巧合還是有人在故意為之?
自從科索沃戰爭之后,歐洲經濟就持續低迷,2000年,2001年,歐洲連續兩年經濟原地踏步,而美國則坐穩了世界第一的位置,直到2003年,伊拉克戰爭爆發,美國多線用兵,經濟承壓,歐盟趁機反超了美國,再度成為世界第一,這種局勢一直延續到了2014年,也就是說在中國經濟最輝煌的黃金時期,世界經濟最強的地方一直都在歐洲地區。
美國人一看,這情況又有點不對了,就趕緊在2014年拱火了俄烏局勢,那一年,俄羅斯對克里米亞動手,俄烏第一輪沖突爆發,一戰之后,歐洲局勢動蕩,2015年,歐洲GDP大幅回落,美國再度從歐盟手里奪回了世界第一的寶座。
你說這難道也是巧合?
更有意思的是,由于疫情沖擊疊加俄烏沖突的雙重風險,歐盟的GDP現在已經被咱們反超,變成了全球第三大經濟體。
很多人一直盯著日本的衰落,但歐洲的衰落速度其實也是非常離譜的,從世界第一到世界第三,他們只用了20多年時間,從2008年至今,歐洲的GDP幾乎是原地踏步,累計增量只有6%,而美國這個數字是82%,咱們則是驚人的300%。
你說歐洲在21世紀到底扮演了什么樣的角色?
我之所以要把這段歷史講得這么清楚,是為了告訴你,列強瓜分歐洲的態度其實一直都沒有改變。
只不過一開始參與這個瓜分進程的,主要是美國人,到了2014年克里米亞戰爭爆發之后,俄羅斯也加入到了瓜分歐洲的行列,我們不用看各國明面上是怎樣說的,我們就看最后的結果。
克里米亞戰爭的結果就是:俄羅斯拿下了領土,美國GDP重返世界第一,華爾街趁機控制了烏克蘭黑土地的經營權。
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土地歸俄羅斯,資源歸美國人,劇情是一樣的劇情,只不過這個客觀事實經常被人忽視而已。
不信你回顧一下1999年科索沃戰爭至今的世界局勢,全球只要打仗,是不是最后買單的一定是歐洲人?
科索沃戰爭,崩的是歐元和歐洲經濟。
中東打仗,難民潮沖擊的是歐洲政局。
俄烏沖突,炸的是歐洲的北溪,打的是歐洲國家烏克蘭。
自從2022年俄烏沖突爆發之后,歐洲的資本跑向美國本土,產業流向東方大國,能源命脈被美國人控制,美國人不允許歐盟買俄羅斯的天然氣,然后自己以3-5倍的價格去賺歐洲人的錢,讓法國和德國能源命脈一步步被自己控制,至于俄羅斯,他要的主要是土地和出海口的戰略位置,目前看來,他們的目標基本已經實現。
三方列強都賺得盆滿缽滿,可是代價是什么呢?
答案就是歐洲。
更搞笑的是,你知道俄烏沖突還產生了一個什么樣的連鎖反應不?那就是歐洲武器也即將完全美國化,之前歐洲很多武器都是獨立自主的,但是烏克蘭戰場消耗了大量歐洲武器庫存,再加上歐盟內部各國被美國滲透成了篩子,導致最近兩年歐盟大規模采購美國裝備,比如說德國就花了上千億購買美國的F-35戰機,而這一塊法德是有自己的技術能力的,以前一向都是自研,結果現在竟然要找美國人購買了,你說滑不滑稽?
當然,我知道大家最關心的是什么事情,你看人家北極熊和白頭鷹都在瓜分歐洲了,那某個東方大國怎么能錯失良機呢?
我這樣跟你說吧,之所以網上大家很少宣傳說咱們怎么做,是因為這一塊比較敏感,限制比較多,不代表我們一直沒有行動。
不信我這樣說你就清楚了。
站在美國的立場來看,他想要從歐洲獲得什么?答案是資金、資源還有高端產業,以此來彌補美國的債務窟窿,緩解美國產業空心化的局勢。
站在俄羅斯的立場來看,他想要從歐洲獲得什么?答案是歐洲的土地和產業,因為俄羅斯有能源有軍事實力,歐洲有錢有產業,二者一結合,那就會擁有強大的實力,所以俄羅斯一直想和歐盟深度綁定,之前走的是融入和合作的路子,但被美國給攪局了,美國人就是要俄羅斯和歐洲走向對立。
所以在美國的拱火之下,俄羅斯想了想,既然合作不成,那就走侵吞的路子,和美國一起瓜分歐洲,就像二戰之后美國和蘇聯瓜分德國一樣,這樣也能實現俄羅斯產業重振的目標,于是我們就看到了,俄羅斯先拿克里米亞,再對烏東四州動手,然后一步步把手伸到了烏克蘭全境。
為什么歐盟對俄烏沖突這件事這么敏感?就是因為歐洲是有歷史教訓的,只要東邊的斯拉夫人(俄羅斯)開啟軍事行動,那他們的行動就不會輕易停止,沙俄時期如此,蘇聯時期也是如此,所以表面看俄羅斯打的是烏克蘭,和歐盟沒有關系,但歐洲那群政客很清楚,拿了烏克蘭,下一步是不是就是波蘭?拿了波蘭是不是下一波又是柏林保衛戰?誰敢保證俄羅斯會停止對外擴張的腳步?
站在俄國人的立場來看,現在他們是國力的衰落期,他們唯一翻盤的機遇就是利用好中美博弈的大局,從中找到發展的機遇,一旦有一天中美直接對上了,那他們的機會就會立馬出現。
為什么俄美現在能坐在一起討論合作的問題?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瓜分歐洲,可以成為他們合作的一個共識,在這一條上,他們的利益是一致的。
說完美國和俄羅斯,那咱們呢?
現在全世界都清楚,如今的中國已經成為了一個龐然大物,當一個擁有著海量財富的貴婦人(歐洲)被強盜們(美國)盯上的時候,這個貴婦人就只剩下唯一一條道路,那就是交出自己手中的珠寶,向另一位武林高手求助。
所以我們看看最近的新聞。
2月份,英國邀請我們的外長去訪問英國,開創了我國外長第一次訪問英國的先例,為什么英國要這樣做?很多人不理解英美關系,一直把英美看成一個整體,在大多數時間內,的確可以這樣認為,但英美畢竟是兩個國家,尤其是英國的世界霸權是美國人終結的,如果有機會,能重現日不落帝國的輝煌,英國人肯定也不介意捅美國人一刀,只是看機會會不會降臨而已。
還有法國,在愛麗舍宮邀請了我們外長,高規格招待,直接表示,中法關系源遠流長,想要和我們進一步合作。
進入三月份之后,更加離譜了,3月2日,歐洲議會國際貿易委員會主席貝恩德·朗格對外表示:歐洲與中國“有許多共同利益”。
你聽聽這個說辭,下一步我估計就是歡迎中國企業來歐洲投資,中歐加強產業經濟合作之類的消息了,所以很多人總覺得我們沒有得到什么,那肯定是錯誤的,只不過我們不方便宣傳而已,畢竟我們是愛好和平的大國嘛。
通過這些細節你就能看清楚,世界局勢的確是到了百年一遇的窗口期,美國一國獨霸的時代已經徹底結束了,未來多極化的局勢將會正式出現,而咱們,能不能抓住這個機遇一飛沖天,就看這幾年我們的外交智慧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