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航空圈今夜炸開鍋!中國航發無錫工廠凌晨三點放王炸,35噸 CJ2000 發動機狂飆 3000 小時極限測試!
這究竟是怎樣一款神器,竟能讓波音 787 的發動機瞬間“秒成弟弟”?
這就如同單臺引擎能輕松拽著20頭非洲象翱翔天際。對比波音787icon的遄達1000發動機,不僅推力上被遠遠超越,燃油效率還領先15%。
一趟北京到紐約i的航班能少燒8噸燃油。
與全球同級別發動機相比,美國通電氣的GE9X雖有類似水平,但咱們的維護周期多2000飛行小時。
如今商飛團隊研究雙發配置,未來C929航程將突破1.2萬公里。這無疑是中國航空發動機領域的重大突破
有人可能會問,這是不是代表我們能造出An-125那種級別的大飛機了?
其實an125不是沒人有能力造,而是沒人愿意造,你以為美國造不出來,普拉特惠特尼,通用電氣是干啥吃的,波音造不出來?再說,還有歐洲的空客,斯奈克瑪,CFM,羅爾斯羅伊斯。
中國要攢也能攢出來(YL,HY,TP等等,這些同時給GE,RR和中航發提供發動機葉片的我就縮寫代替,大家看得懂就看,看不懂算了)要說機翼可能不好搞(世界上除了原蘇聯,機翼這塊可能真的就三菱重工和歐洲人可以),其他的機身啥的應該都不是大問題。
為啥不造?要說An-225這么好,蘇聯也就攢了一架,第二架甚至還在零部件狀態在機庫吃灰
原因是安-225這類大飛機首先使用場景有限,這玩意兒是蘇聯為了背暴風雪航天飛機開發出來的逆天玩意兒,六臺伊夫琴科DT發動機提供推力。冷戰過后,烏克蘭一般也是讓An-225搞搞民航貨運。
這種大飛機對跑道的要求太高,一般的機場都無法降落,翼展也長,就要求跑道周邊得空著,它停在哪里,周邊很大一塊停機坪也停不下別的飛機了,導致機場的停機坪利用率大大下降而且維護很麻煩,維護價格也很高。
最關鍵的是安-124基本滿足戰略運輸機需求了,要更大的安-225的必要性也下降。
未來,中國會有an-124或者C-5這樣的運輸機,也不會要安-225這樣的飛機
最后,航發一直是我們的痛點,這次的消息那確實值得慶祝。給研發人員點贊,辛苦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