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動雙擎一直是豐田的看家本領,所以在拿到這臺頂配版的皇冠陸放(參數丨圖片)的時候,筆者并沒有第一時間去關注它的外觀,而是在市區行駛的時候,著重觀察了一下油耗——21.9km/L,此時時速在40以上。
對于習慣了百公里油耗的參數大多數人來說,第一時間可能會誤以為皇冠陸放是一臺油老虎。實則不然,換算成我們常見的油耗數據則是4.56L/100km。
對于一款車身長度5015的7座車型來說,這樣的油耗表現已經足夠說明問題了。之所以說它低速像電車,低油耗是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的原因是發動機的噪音幾乎是聽不見的,在啟動車輛的時候,完全就是一輛電車,并不會產生像傳統燃油車那樣產生發動機的聲音。
同時,得益于雙層夾膠隔音玻璃,在市區行駛的時候,大部分的噪音是來自于風噪,而非發動機的噪音。作為家用來說,靜謐性帶來的舒適度也是一項加分點。
外觀方面,前臉采用上下分體式造型,這兩部分的中網尺寸都不小。上半部分采用波浪式線條,組成了進氣口。標志性的“皇冠”車標位于中網之中,對于不少有情懷的消費者來說,這個車標就打消了不少購車顧慮。
下半部分采用橫置線條布局,酷似梯形結構,線條延伸到下包圍部分的位置,有一個向后擴展的走勢。相較于上半部分的造型,下半部分的造型顯得更為夸張一些。
當然,作為一款中大型SUV,皇冠陸放的整體造型還是偏向于穩重大氣。在大燈的設計方面,加入了一些扁平元素,看起來多了一絲運動氣息。不難發現,皇冠陸放還是照顧到了年輕人的審美趨勢。
來到側面,可以發現有迎賓踏板,可惜不是電動伸縮的,不過還是增添了豪華感。20寸的輪胎不算大,與整車的姿態是相輔相成的。同時,頂配版還支持迎賓燈光以及迎賓座椅。油箱蓋位于車身左側,從外部是打不開的,開關位置位于方向盤下方,支持背光效果。
尾部的立體感較為明顯,首先是頂部的擾流板,凹凸有致,是一個辨識點。尾燈的造型是向外凸起的,下包圍則有皇冠的英文銘牌,以及四驅的標識。雖然是支持四驅模式,但是皇冠陸放的排氣管并沒有做成四出的,而是選擇看起來比較低調的兩出造型。
內飾方面,油車屬性比較明顯,沒有跟風常見的多屏造型,而是堅持內嵌式獨立觸控屏加物理按鍵的組合。相較于熱度較高的新能源設計思路來說,這樣的造型或許不受00后待見,但是在操作便利方面來說,適當的保留物理按鍵得到了不少消費者的支持。
比如,前后擋風玻璃除霧、座椅加熱、風量調節、分區空調旋鈕。恰好這幾天空氣驟降,雨雪天氣行駛的時候,一鍵開啟前后擋風除霧,以及后視鏡加熱。同時,前排還配備了兩個type-c接口,以及一個US-B接口,這對于喜歡用U盤聽歌的朋友來說,就是正中下懷,求之不得。
來到第二排,同樣配備了type-c充電口。值得一提的是,還支持220V家用插電口,可以同時支持兩孔和三孔。一直以來,新能源車型是露營的首選,無非是支持外放電。而皇冠陸放這樣的燃油車似乎從一開始就被排除在外了,可見,人心中的成見就是一座大山。
在第三排座椅放倒的情況下,皇冠陸放的裝載空間已經不能用大來形容了。放倒之后,形成一個純平面,在露營的時候,也可以把第二排座椅放倒,變成一個寬大的休息空間。
所以,露營并不是新能源車型的專利,在空間變換方面,豐田也有著獨到的理解。
最后:
經過800公里的短期試駕,皇冠陸放的家用屬性可以給個90分。大空間、低油耗,以及保留了一些物理按鍵,對于追求穩定、務實的家庭用戶來說,這臺車沒有明顯的短板。如果非要說一些短板的話,那就是在高速行駛的時候,中后段的提速略顯吃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