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蒸乂,不格奸。
初釋:語出《尚書·堯典》:“瞽子,父頑,母囂,象傲;克諧以孝,烝烝義,不格奸。”瞎子的兒子舜,父親頑劣,母親愚蠢,弟弟象傲慢,但舜卻能夠與他們和睦相處,盡孝而已,逐漸達到自治,而不至于惡的境地。
壺天山人詮釋:蒸蒸乂,不格奸。這是一個很高的境地。如果你真正的達到了蒸蒸于大義的這個領域之中,那么你就不會去排斥奸惡的這種負能量的狀態,這是什么意思?就如同日本的一休大和尚講的一樣,入佛界易,入魔界難。如果你是真佛的話,那就可以入魔界。因為他不可能點燃你,因為你是真佛。他就不用去格奸了。如果你還沒有達到純陽的境地,那你還是需要防危慮險,那你就沒有辦法,就必須去格奸。所以這個是一個修為的狀態。他必須要達到蒸蒸乂,就是完全的純陽境地,才能夠去不格奸,才能夠真正的做到圓融無外。
應用:這里講一個調養自己內心的方法。我們在人世間,一定有自己討厭的人,也一定有自己討厭的事。修行的目的就是格去自己內心的這些障礙。那么你就要學著去跟你討厭的人交朋友,其實慢慢的讓自己內心平和下來。因為你討厭的那個東西,可能就是你內心缺的那股能量,你需要去用你討厭的那個人來補這個能量;同樣的那個事情,你可能比較反感,你也可以試著去接觸它,慢慢的讓自己內心平靜下來。這樣的效果對內養是一種非常好的效果。您不妨一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