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嵌合抗原受體(CAR)修飾的自然殺傷(NK)細胞的采納性轉移是一種變革性方法,大大提高了惡性血液病患者的臨床療效。然而,CAR-NK細胞在治療實體瘤方面的療效,受限于它們在免疫抑制性腫瘤微環境(TME)中的衰竭、浸潤受損和持久性差。
2025年3月3日,海軍醫科大學曹雪濤院士的研究團隊在期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上發表了題為“Neoleukin-2/15-armored CAR-NK cells sustain superior therapeutic efficacy in solid tumors via c-Myc/NRF1 activation”的研究論文。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92-025-02158-2
由于NK細胞的功能狀態與IL-2級聯有關,團隊設計了間皮素特異性CAR-NK細胞,它能分泌IL-2Rβγ激動劑--新白細胞介素-2/15(Neo-2/15),以抵抗TME內的免疫抑制極化。經Neo-2/15修飾的CAR-NK細胞在TME內表現出更強的細胞毒性、更少的衰竭和更長的持續時間,因此,對胰腺癌和卵巢癌具有更強的抗腫瘤活性。
研究結果表明,通過Neo-2/15優化CAR-NK細胞的代謝,能夠改善其在代謝不良的TME中的功能,并為代謝修飾NK細胞活性對抗實體瘤免疫抑制提供一種潛在的通用策略。
01
研究背景
為了克服TME引起的免疫抑制的不利影響,人們采用了各種策略來增強CAR工程免疫細胞的療效,包括上調趨化因子受體以增強細胞對腫瘤組織的浸潤,使用抗成纖維細胞活化蛋白CAR破壞與癌癥相關的成纖維細胞,以及消耗與被收養細胞衰竭相關的轉錄因子。然而,這些方法尚未解決與浸潤在TME內的被收養轉移免疫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存活有關的難題。線粒體是通過三羧酸(TCA)循環和氧化磷酸化(OXPHOS)參與能量代謝的重要細胞器 ,NK細胞的代謝恢復能力與其效應功能密切相關,可受細胞因子信號的調節。特別是,白細胞介素(IL)-2或IL-15通過激活JAK-STAT、MAPK和PI3K-Akt-mTOR信號通路,共同增強糖酵解和OXPHOS,在增強NK細胞新陳代謝和功能方面起著關鍵作用。
02
Neo-2/15通過c-Myc/NRF1增強CAR-NK ATP生成和抗腫瘤療效
為了證明NRF1在BBζ中的功能作用,研究人員在BBζ中穩定過表達了NRF1(NRF1OE BBζ)。研究人員發現,無論是在體外還是在體內,NRF1的過表達都比Neo-2/15激化的BBζ更能增強IL-2激化的BBζ的抗腫瘤功效,并伴隨著ATP生成的增強。相反,NRF1抑制劑WRR139以及XBP1裂解抑制劑(Toyocamycin)和c-Myc抑制劑削弱了BBζ-Neo的細胞毒性活性和ATP生成。NRF1抑制劑進一步增加了腫瘤負荷,降低了用BBζ-Neo治療的腫瘤小鼠的存活率。這些結果表明,Neo-2/15能通過c-Myc/NRF1維持ATP的生成,從而增強CAR-NK細胞的功能,提高其對實體瘤的療效。
Neo-2/15通過NRF1促進CAR-NK細胞的ATP生成和抗腫瘤活性。
03
總結
1. Neo-2/15對CAR-NK細胞的增強作用:研究發現,用Neo-2/15強化的CAR-NK細胞能夠提高營養競爭力,增強能量產生,并在TME和外周循環中表現出更好的存活和持久性。這為過繼細胞療法在實體瘤治療中的代謝修飾提供了有力證據。
2. 細胞因子鎧甲的作用:細胞因子(如IL-2、IL-15等)能夠增強NK細胞的增殖和活化,但天然細胞因子存在局限性。Neo-2/15作為一種新型細胞因子,具有更高的親和力和更低的毒性,能夠維持NK細胞的STAT5/Akt信號傳導和c-Myc表達,從而增強CAR-NK細胞在TME中的抗腫瘤功能。
3. 線粒體適應性的重要性:線粒體的質量和功能對CAR-NK細胞的抗腫瘤效果至關重要。Neo-2/15能夠維持線粒體的適應性和能量產生,增強細胞的抗凋亡能力和持久性。研究還發現,c-Myc的上調對維持線粒體適應性起關鍵作用。
4. NRF1和c-Myc的調控作用:NRF1是Neo-2/15處理的CAR-NK細胞中XBP1s介導的基因表達的主要轉錄靶標,能夠增強細胞毒性。c-Myc和NRF1通過調控線粒體功能相關基因的表達,影響細胞代謝和抗腫瘤效果。抑制NRF1或c-Myc,會降低CAR-NK細胞的ATP生成和抗腫瘤療效。
參考資料:
1.Li, X., Li, W., Xu, L. & Song, Y.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immune cells against solid tumors: Structures, mechanisms, recent advances, and future developments. Chin Med J 137, 1285–1302 (2024).
2.Teng, F. et al. Programmable synthetic receptors: the next-generation of cell and gene therapies. 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 9, 7 (2024).
【關于投稿】
轉化醫學網(360zhyx.com)是轉化醫學核心門戶,旨在推動基礎研究、臨床診療和產業的發展,核心內容涵蓋組學、檢驗、免疫、腫瘤、心血管、糖尿病等。如您有最新的研究內容發表,歡迎聯系我們進行免費報道(公眾號菜單欄-在線客服聯系),我們的理念:內容創造價值,轉化鑄就未來!
轉化醫學網(360zhyx.com)發布的文章旨在介紹前沿醫學研究進展,不能作為治療方案使用;如需獲得健康指導,請至正規醫院就診。
責任聲明:本稿件如有錯誤之處,敬請聯系轉化醫學網客服進行修改事宜!
微信號:zhuanhuayixue
熱門推薦活動 點擊免費報名
全國|2024年12月-2025年03月
? 中國轉化醫學產業大會
上海|2025年6月12-15日
? 第七屆上海國際癌癥大會暨中國生物工程學會醫學生物技術專業委員會年會暨第六屆中德雙邊論壇
點擊對應文字 查看詳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