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3月3日訊:高中雙休制及取消晚自習引發網友極大關注,對此“杭州地區家長反對”、“衡水家長質疑高中雙休系胡搞”等詞條不斷沖上熱搜。衡水中學作為高中階段的標桿學校,其學校內部的管理方式一直備受網友爭議,但是衡水中學每年的高考成績又讓無數家長趨之若鶩。面對高中階段推行雙休的相關文件,衡水當地某校管理人員直言不諱的表示:施行雙休后,教育質量肯定無法保證。
近年來“雙減”一直是家長們熱議的話題,但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是“雙減”背后寒門子弟逆襲之路已經越來越窄:
區域性是否能達成統一:
以杭州家長為例,他們反對高中階段雙休的理由很簡單,那就是浙江并非全省施行高中階段雙休的制度。試想一下僅高一、高二兩個學年,一個雙休的學生就比單休的或者隔一星期雙休的學生就少在校多達百日,更別說去對比那些月休的高中學校。如此巨大的在校時間差距,不管是對學校還是對在校生,這無異于自廢武功。所以全域各地市、各區縣、各學校統一執行雙休政策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補習內卷無法避免
高中階段施行雙休后,補習內卷已經成了不可避免的趨勢,一個月拿出8天時間讓學生在家“自主”學習,顯然這對家庭富余的孩子更為有利,畢竟真金白銀的聘請1對1家教、上各種補習班都能顯著的提高孩子的成績。雖然寒門子弟也能在家利用所謂的Ai學習、免費網課等渠道獲得幫助,但這些資源在重金買來的系統性輔導資源面前可以說是完全不值一提。
留守“兒童”更難破局:
留守兒童問題一直是當今社會的隱痛,雖然高中階段的學生不能再用“兒童”稱呼,但是留守的標簽并不能從他們的身上抹去。施行雙休對高中階段留守孩子的自學能力、自控能力、社交能力都帶來了極大地考驗,是否會沉迷電子設備、是否能獨立完成學習任務、是否能屏蔽有害社交,這些都將成為現實問題,而將這些問題都直接拋給十六、七歲的孩子顯然是不合適的。
減負的初衷是好的,但減負也是一項系統的大工程,如何挖掘、保護那些出身寒門的創新人才才是這項大工程中的大課題。寒門子弟里面不缺人才、不缺熱情,他們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吃苦能力可能要比那些泡在輔導班里面的孩子強百倍,但是他們缺的是資源,為此他們只能居于人后、淘汰出局。中國足球之所以爛泥扶不上墻,究其原因無非就是足球在中國成了貴族游戲,如果人才選拔也走上了這條路,那受到牽絆的肯定是科技創新的腳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