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汽車企業在中國市場的自救拉開帷幕。
買車網Buycar獨家獲悉,捷尼賽思中國將啟動新一輪調整計劃。壞消息是:與奔馳、大眾等全球企業的在華策略一致,閉店、裁員等優化措施必不可少。好消息是:如捷尼賽思中國CEO捷尼賽思朱江首次亮相時表述一致,捷尼賽思不會再次退出中國市場,并將啟動新能源產品國產計劃。
買車網Buycar獲悉,未來3到5年內,捷尼賽思計劃向市場推出本土化研發和制造的新能源產品。
這是繼雷克薩斯宣布國產后,又一家宣布啟動新能源車型國產的進口汽車品牌。這說明,中國新能源市場在供應鏈、軟硬件配套等多方面的獨特優勢和市場地位正在顯現。
“捷尼賽思于2015年正式成立,作為現代汽車集團旗下的高端品牌,今年恰逢其十周年。”朱江表示,從今年起,捷尼賽思正式邁入2.0時代,重點聚焦兩個方向:精細化運營和為3.0時代做準備。
其中,精細化運營體現在“瘦身”:為優化資源配置并提升運營效率,捷尼賽思在北京和成都的運營將由兩地的捷尼賽思中心接管,北京捷尼賽思之家和成都捷尼賽思之家將停止運營。與此同時,通過“展廳+”模式擴展消費者觸點,該模式以更輕資產投資、快速回報周期和商業吸引力為目標,提升網點布局效率。
根據捷尼賽思計劃,2025年3月底在深圳開設“展廳+”門店,并加速全國更多“展廳+”門店及售后服務網點的布局。
“在當前中國汽車市場競爭異常激烈的環境下,如果企業根基未穩便盲目投身激烈競爭,無疑會加速自身的衰敗。”朱江表示,因此,捷尼賽思選擇沉下心來,扎實做好企業經營和網絡建設等基礎工作,提升自身“內功”。
另外,3.0時代意味著,快速增長與可持續盈利。
捷尼賽思將這一時間鎖定在3-5年以后,為完成這一目標,捷尼賽思將從研發、生產和新能源產品規劃上發力。
在研發端,捷尼賽思將整合集團在韓國南陽的研發中心、煙臺的中國研發中心以及上海的數字化研發中心的資源,同時聯合全球頂尖設計師,共同為中國市場打造具有競爭力的產品。
在生產端,捷尼賽思將借鑒小米等品牌的經驗,從成本控制和供應鏈管理角度出發,依托集團在中國已有的生產和管理能力,實現本地化生產。
最值得關注的是,捷尼賽思進行了新能源產品的規劃:計劃在未來3-5年內,會持續向市場推出符合中國消費者需求的新能源車型。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捷尼賽思將放棄傳統燃油車市場。朱江表示,國產新能源車推出后,進口燃油車仍會保持一定的市場份額,且進口產品的價格體系可能會比國產新能源車更低。捷尼賽思在定價上會參考競爭對手的成交價,并以更有誠意和競爭力的價格進行定價。
資料顯示,捷尼賽思成立于2015年,并于2021年正式進入中國市場。這一時期,中國本土品牌迅速崛起,在豪華車領域,華為、蔚來等品牌對市場格局、社會認知和行業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與此同時,進口車特別是韓系車型占比不斷下滑成為趨勢。
來自乘聯會的數據顯示1-9月,豪華品牌累計銷量199.8萬輛,同比下滑8.5%。捷尼賽思下滑更甚,1-9月,捷尼賽思在華銷量為888輛,同比下滑24.8%。
買車網Buycar認為,及時瘦身是捷尼賽思在當下中國市場環境中做出的正確選擇。接下來,如何通過提升既有用戶體驗、增加有效的產品觸點以及加速3.0戰略落地成為關鍵。即便如此,捷尼賽思接下來的三年,在中國市場仍然生死一線,至關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