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正確家教理念·普及科學養育知識
隨著多地開學
加上最近天氣多變
兒科門診又要開始忙碌起來
往年每到開學季
就有一種疾病頻繁出現
讓家長一聽到名字就緊張
它就是猩紅熱
據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局近期公布的 2025年1月全省法定傳染病疫情概況
1月廣東省報告猩紅熱發病數
為2328例
在社交平臺上
不少家長發帖表示
家里的娃中招猩紅熱
更有甚者
一娃不得不請假十天
猩紅熱是什么?如何傳播?
猩紅熱是由A組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該病患者是主要的傳染源。
1. 飛沫傳播
傳播途徑主要為飛沫傳播,如咳嗽、打噴嚏等行為即可傳播。
2. 被污染用具傳播
不慎接觸到被細菌污染的用具也可以被感染。
2~10歲兒童容易感染
猩紅熱早期癥狀不典型,主要是發燒和喉嚨痛,發燒2~3天后,會出現以下典型表現:
1. 全身彌漫性針尖大小皮疹,壓之褪色,輕微癢感
孩子發熱后24小時內開始發疹,從耳后、頸部,然后迅速蔓延至軀干和四肢;典型的皮疹為在皮膚上均勻分布,壓之褪色,伴有癢感,消退后皮膚會脫屑。
2. 草莓舌
讓孩子張大嘴巴,重點看孩子的舌頭,是否像草莓樣或者楊梅樣;觀察孩子的扁桃體,是否有扁桃體發炎、充血或者是膿性滲出現象。
3. 面色潮紅,口周蒼白
孩子臉部充血,而唇周圍沒有臉部那么明顯,唇周看起來像有一個白白的圈。猩紅熱大部分癥狀較輕,但也有小部分可引起心臟、腎臟和關節損害。
治療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1. 療程要足,家長不要因為癥狀好轉,就隨意給孩子停藥,療程不足非常容易復發。
2. 家庭其他成員如果有咽部不適的最好一并治療(成年人基本不會出現皮疹,僅嗓子有點不舒服的感覺),以免孩子治療好后,過陣子又被咽部攜帶細菌的成年人感染。
3. 得病后要以居家休息為主,一方面是為了防止出去傳染他人,另一方面,在發病2周的時需要篩查腎炎(尿常規),患病期間要休息好。
4. 為了減少家庭內的傳播,室內多開窗通風,勤洗手。
目前
沒有疫苗可以預防猩紅熱
做到以下幾點
也可以有效預防
①管理傳染源
如果孩子確診猩紅熱,應避免上學,及時就醫治療,病好后方回校; 被患者污染的用具可煮沸消毒,家具書桌要用肥皂水或消毒液擦洗消毒,不能擦洗的物品,可以戶外暴曬1~2小時。
②切斷傳播途徑
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室內勤通風。 猩紅熱高發期,盡量減少帶小孩到人群密集通風較差的地方,如需出門應該盡量佩戴口罩。
③提高孩子免疫力
適當戶外運動、均衡的飲食和充足的睡眠都可以提高免疫力!
聲明
本文來源 于南方日報、廣東疾控、廣州日報。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 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僅為作者觀點,并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本文編輯:CHEN°
責任編輯:林美妮
歡迎家長分享家庭教育經驗:sdetvnm@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