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我市突降大雪,寒潮雨雪天氣給城市交通出行與居民日常生活帶來諸多不便。面對這場自然考驗,東營市以一份《同掃門前雪 共享幸福家》的倡議書為號角,迅速凝聚起黨員、市民、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將一場清雪行動轉化為社會治理的生動實踐。這場行動中,既有黨旗飄揚下的先鋒擔當,也有市民互助中的溫暖傳遞,更折射出新時代城市治理的深層邏輯——從“政府主導”到“全民共治”,從“各人自掃門前雪”到“共護城市幸福家”,東營的雪后圖景,正書寫著基層治理現代化的新篇章。
“以雪為令、隨下隨清”的號召,第一時間將黨員力量涌上街面,“紅色力量”成為破冰前行的引擎。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不僅迅速清掃本單位責任區域,更主動對接“雙報到”社區和重點路段,以“黨員紅”引領“志愿紅”“群眾紅”。這種行動邏輯,恰是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具象化呈現:黨組織不僅是動員者,更是行動者;黨員身份不僅是榮譽,更是責任。當黨旗插在清雪一線,不僅疏通著城市道路,更架起了黨群連心橋。從清掃機關大院到協助老舊小區,從排查安全隱患到關愛特殊群體,黨員干部的躬身力行,讓群眾在風雪中感受到“看得見的擔當”,也讓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有了更堅實的支撐。
倡議書提出的“各人自掃門前雪,也管他人瓦上霜”,悄然推動著市民角色的轉變。沿街商戶主動延伸“門前三包”范圍,居民自發清理小區公共區域,鄰里互助清掃庭院積雪,掃出“暖心路”“安全路”……這些看似微小的行動,實則蘊含著城市治理理念的深刻轉型:當市民不再將“責任”局限于產權邊界,而是以主人翁姿態參與公共事務,社會治理便從“政府單維管理”轉向了“全民共建共享”。市民們在雪鏟揮舞間,不僅掃出了暢通的道路,更掃除了“事不關己”的冷漠,構建起“命運與共”的認同,這是城市文明最珍貴的底色。
當清雪行動與“幸福家園”建設相聯結,與“志愿東營”品牌相融合,便超越了簡單的除冰掃雪,升華為東營市全民團結一心、共建美好家園的生動實踐。
風雪終將消融,但這場行動留下的啟示值得深思。一座城市的治理水平,不僅體現在高樓大廈與基礎設施的“硬實力”上,更蘊含于市民參與、社會協同的“軟環境”中。東營以雪為媒,用“同掃門前雪”的集體行動,詮釋了“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治理真諦。當黨旗紅、志愿紅、市民心交織成網,這座城市便擁有了抵御任何風雪的溫暖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