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外交部發言人林劍近日主持例行記者會。會上有記者提問稱:加拿大發布聲明宣布,對76個向俄羅斯提供軍民兩用物項支持的外國實體和個人實施制裁,其中包括20余家中國實體,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與其他國家一樣,中方在平等互利基礎上同俄羅斯開展正常的經貿合作,合情合理、無可指摘。”林劍說,中方敦促加方立即撤銷錯誤決定,我們將采取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很顯然,加拿大的這種行為不遵守聯合國的規定,得不到國際法的支持,往往帶有很強的政治目的,容易被亂用,變成打擊不同意見、干涉別國內部事務的手段。中國一直不贊成任何國家單獨實施制裁,更傾向于大家坐下來好好談,通過協商溝通的方式來解決國際上的矛盾和爭端。對于加拿大說中國給俄羅斯提供軍民兩用的東西,幫俄羅斯打仗,但加拿大又拿不出真憑實據來證明。這明顯是在故意抹黑中國的國際形象,中方絕不會坐視不理。
加拿大軍艦(資料圖)
這已經不是加拿大近期第一次針對中國的舉動了。據央視新聞報道,加拿大“渥太華”號護衛艦此前過航臺灣海峽并進行高調炒作,對此解放軍東部戰區組織海空兵力,對其進行全程跟監警戒,有效應對處置。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李熹毫不客氣的提出批評,稱加拿大此舉是蓄意滋擾攪局,破壞臺海和平穩定。發言人強調,戰區部隊時刻保持高度戒備,堅決反制一切威脅挑釁。加拿大軍艦到底是主動離開臺海,還是被解放軍軍艦包抄“押送”出去的,就只有他們自己清楚了。
同一天,歐盟還通過了第16輪對俄制裁措施,同樣將部分中國企業和個人列入了制裁清單。對此,對于加拿大和歐盟這種沒有國際法依據、未經聯合國安理會授權的單邊制裁,中方表示強烈不滿,堅決反對,并敦促對方立即撤銷錯誤決定,否則中方將采取必要措施維權。加拿大和歐盟這一套已經不新鮮了,從俄烏沖突爆發以來,歐盟以及北約多次想把不是沖突當事方的中國拉下水,所以硬給中國扣“向俄國防工業提供支持”的帽子,并且以此為由對中國企業和個人施加了多輪制裁。
歐盟貿易事務專員塞夫科維奇(資料圖)
中方這邊警告話音剛落,歐盟即準備派人來華磋商。據聯合早報報道,知情人士透露稱,歐盟貿易事務專員塞夫科維奇計劃于3月底訪華,并且將在訪華期間與中國商務部部長舉行會晤。塞夫科維奇此番訪華有何目的?港媒分析認為,歐盟此前多次批評中國的廉價出口品,認為這危及當地工業,預計此番塞夫科維奇訪華會在此事上提出意見。但同時,媒體也指出,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宮后美歐關系面臨更多不確定性,預計塞夫科維奇可能會更聚焦正面的議程。
說實話,歐盟的態度真是讓人捉摸不透。一邊對中國企業下手,另一邊又跑來中國談判,這種態度實在是有點不靠譜。如果歐盟真心想解決貿易問題,那就要放下所謂的政治包袱,別光拿中國當“出氣筒”。但如果他們還想繼續搞這種“假合作”的把戲,那恐怕中國的耐心也有限了。說到底,歐盟現在的策略就跟是在夾縫中求生存。中歐關系的未來,充滿了變數。如果歐盟繼續走這條“騎墻”路線,不僅會被美國當槍使,反而還會得罪中國,最終兩邊都得不到好處。
特朗普(資料圖)
記者近日從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2025年1月1日至2月20日,長三角鐵路累計開行中歐(中亞)班列352列。其中,中亞班列208列,發運2.1萬標箱,分別同比增長15.6%和16%。
自2013年9月開行首趟中歐(中亞)班列以來,經過十余年的市場培育,長三角中歐(中亞)班列營運線路已從1條增長至現在的14條,通達歐亞36個國家。其中,歐洲方向有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捷克、德國、西班牙、英國、拉脫維亞、芬蘭、烏克蘭等25個國家。
雖然有個別外國政客和媒體從中歐緊密的經貿聯結中看到的不是共贏,而是所謂的“威脅”,鼓吹貿易失衡焦慮,罔顧雙方互利共贏現實,其本質仍是難以擺脫意識形態和地緣政治視角,過于夸大中歐經濟競爭,忽視中歐利益交融。應該看到,中歐雙方競爭并不是全產業、高烈度和無序競爭,互補性仍大于競爭性,綠色、數字等領域已成雙方貿易發展的新支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