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周六早上,杭州長河高中的楊老師第一次沒沖去教室盯早讀。
她系著圍裙在廚房給孩子做早餐,客廳里傳來兒子和女兒的嬉鬧聲——這是杭州高一高二全面雙休的第一個周末。
手機突然瘋了一樣震動。
家長群里,一篇千字投訴信刷屏:“杭州搞特殊化,是要讓孩子高考當炮灰嗎!”
評論區(qū)炸了:有人罵“耽誤了孩子誰能負責”,有人哭訴:“補課費一天800,普通家庭怎么活?”
還有人甩出一張“高考特種兵集訓營”的宣傳單——半年18萬,號稱“學渣變學霸”。
楊老師的鍋鏟僵在半空,廚房里的煙火氣被家長群的硝煙嗆得七零八落。
02
終于嘗到了“活著”的滋味,高一學生王小磊在朋友圈直播“躺平周末”。
“十點曬早餐,下午兩點發(fā)籃球場運球視頻,配文:原來周末不用寫卷子這么爽!”
班主任默默點了個贊——他這周末破天荒的帶女兒看了場電影,還花了2個多小時給女兒做了喜歡吃的紅燒肉。
可笑聲沒撐過24小時,周日下午,某重高教室便坐滿了學生。
穿校服的學生縮在座位上啃冷包子,黑板右上角的高考倒計時紅得刺眼:“離首考317天”。
后排男生捅捅同桌:“說好的雙休呢?”對方頭也不抬:“這叫自愿加班!我媽說這周模考不進前50,下周給我報全天魔鬼訓練班。”
家長群里更是早就殺瘋了。
“我侄子在金華讀高中,人家每周只放半天!”張爸在投訴信里咆哮,“杭州孩子雙休,高考拼得過人家?”
更多家長甩出扎心賬單:
劉媽:女兒周日“自愿”補數(shù)學,名師一對一,800塊一小時,抵我三天工資!
陳叔:樓下鄰居請了住家的浙大大學生,月薪兩萬包吃住,我家實在拼不過。
03
這場博弈里,最撕裂的或許是教師群體。
楊老師翻著學生交的周末隨筆——有人去美術(shù)館看展,有人陪爺爺釣了一下午魚。
一個女生寫:“原來梧桐葉落下的聲音比翻卷子好聽。”她在評語里畫了個笑臉:“這才是青春該有的樣子。”
更多老師被困在現(xiàn)實夾縫里。
在浙江,高二下學期就要進入高考總復習,每年1月的首考比其他省份足足早了5個月。
“現(xiàn)在突然雙休,老師拼命趕進度,學生上課像聽天書!”
一位高二班主任深夜給校長發(fā)消息:“昨天兩節(jié)課講完三角函數(shù),一半學生眼神都是懵的……”
某重高教師晚上11點在備課群發(fā)了通牒:“下周一必須講完第三章!習題壓縮到三頁,實在不行刪掉例題!”
另一位班主任偷偷搞“自愿托管班”,卻被學生截圖掛上小紅書,評論區(qū)罵聲滔天:“教育局裝瞎?說好的雙休喂狗了?”
04
教育局的回應(yīng)來得很快,但讀著像太極拳譜:“嚴禁補課,優(yōu)化教學效率。”
對于這樣的回應(yīng)家長們根本不買賬。
李女士沖到學校拍下“陰陽課表”——明面寫著“周末休息”,教室后排卻貼著“火箭班特訓計劃”:周六物理競賽、周日數(shù)學壓軸題。
“這叫不補課?她氣得手抖,“以前學校免費答疑是窮孩子的命根子,現(xiàn)在連這都要掐斷!”
周六深夜十一點,杭州某小區(qū)書房燈還亮著。
高二學生林琳趴在桌上,眼鏡滑到鼻尖。她媽顫著手遞蘋果:“閨女睡吧,題明天再……”
“媽你不懂!”小姑娘突然哭出聲,“周考最后那道大題,補課班上周六剛講過!我沒錢上,又比人家少一天復習!”
蘋果“哐當”掉地上。
窗外,對面樓還有七八盞燈亮著,不知道是誰家的孩子在拼命。
05
這場風暴或許早該來。
當杭州某高中體檢表顯示全校90%學生近視,當作文里出現(xiàn)“我忘了梅花幾月開”,當學生在微博寫到:“跟奶奶買菜,發(fā)現(xiàn)芹菜長這樣——以前只在課本見過”。
學校旁奶茶店的墻上貼滿便利貼,有一張字跡稚嫩:
“如果有一天,我能躺在操場看完整場日落,而不是在補習班走廊啃著面包背‘落霞與孤鶩齊飛’,我的青春才算有點意義。”
在“杭州家長反對雙休”的熱搜下,點贊最高的評論寫著:“學生自己怎么想重要嗎?他們懂什么!”
高二學生林夏撕碎了第12張日程表——那是父母和老師為她安排的“完美雙休計劃”:
早晨6:30:起床背英語,攝像頭監(jiān)控完成情況;
上午8:00-12:00:數(shù)學培優(yōu)班,教室監(jiān)控同步到家長手機;
下午14:00:“自愿”返校自習,班主任在教室后門記錄考勤;
深夜23:00:完成最后一道物理題,母親檢查草稿紙后簽字確認。
她在日記本上重重劃下一道裂痕:“所有人都說為我好,但沒有人問過我想用周末做什么......他們甚至不讓我發(fā)呆。”
這恰是最矛盾的地方,為學生們減負,為學生們制定的雙休,他們沒有發(fā)言權(quán),似乎也沒人在意他們的意見。
06
在杭州某心理咨詢室,高二學生小雨的哭訴撕開真相:“我媽總說‘等你考上大學就自由了’,可985畢業(yè)的表姐——怕領(lǐng)導、怕房貸、33歲天天被逼婚。”
她不知道自己努力學習,上大學,究竟為了什么。
這場困局最可悲之處還在于:所有人都知道正確的方向,但恐懼讓我們互相綁架。
家長知道健康比分數(shù)重要,但不敢賭孩子未來;
教師清楚創(chuàng)新能力比刷題有價值,但工資綁定升學率;
學生渴望探索世界,但被“一分一千名”的警告按在書桌前。
或許破局之路不在教育局文件里,而在每個普通人的選擇:
當家長群傳播焦慮時,能否有人第一個說“我孩子周末不補課”?
當學校攀比重本率時,能否有校長率先公布“學生幸福感指數(shù)”?
當社會嘲笑“躺平”時,能否有人定義“成功不止一種模樣”?
07
如果注定無人敢先退出,或許這場戰(zhàn)爭永遠沒有贏家——槍響之后,每一方都是獵物。
教育本該讓人生更廣闊,但我們卻把它變成了賭局。
杭州的雙休減負,正在被全國盯著,少數(shù)人支持著,多數(shù)人批評著。
這樣的壓力,杭州頂?shù)米幔?/p>
你希望杭州頂住還是放棄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