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這種經歷?刷短視頻,人均畢業3年年入30萬,動不動985碩士年薪百萬是標配。
就連老家親戚都問你,在大城市混這么久,一個月至少兩三萬吧?去年同學聚會,一桌10個人8個說月薪過萬,只有我和另一個同學低頭吃菜子,心里嘀咕:難道統計局把我倆漏了?
月薪過萬滿地跑,為啥總也輪不到我?
打開手機更魔幻:小紅書博主曬工資條月入3萬起,B站UP主哭窮說年薪30萬活不下去,就連樓下賣煎餅的大姐都在說現在年輕人掙不到一萬咋活。
直到我翻出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才清醒:全國6億勞動者,月薪過萬的其實不到10%。今天咱們就扒開這層濾鏡,看看“人均過萬”的幻覺是怎么來的。
1. 幸存者偏差:高收入的人都在你眼前晃
就像我一個同事,底薪2500,卻天天曬本月又開單的轉賬記錄。實際上他半年才成交3單,成交的時候才月入過萬。但每次收傭金的截圖能在朋友圈連發三天。
心理學有個“劇場效應”,當第一排的人站起來,后排的人看不見就以為全場都站著。
2. 統計數據:平均數專坑老實人
某招聘網站說北京平均月薪13930元,聽著嚇人。但把西二旗碼農和昌平超市理貨員的工資一平均,馬云和我的資產平均下來還能成百億富翁呢。
2023年真實工資中位數顯示,北京實際是6900元,上海6500元,深圳6200元。
3. 文字游戲:稅前收入充胖子
HR說的年薪15萬,到手每月不到9000,招聘廣告寫的月入1萬-3萬,去了才知道底薪3000+績效,更別說把五險一金、年終獎、加班費全算進去的注水薪資。
少刷點人均年薪百萬的帖子,多看看國家統計局數據:
全國6億人月收入低于1000元
本科畢業生工作5年后平均月薪6800元
送外賣、開滴滴真正月入過萬的不到10%
看看國家的“標準答案”
2023年個稅起征點調到8000元,全國只有2800萬人需要繳稅。2024年春運依然有4億人選擇硬座火車。菜鳥驛站數據更真實:全國快遞均單價9.6元,80%的包裹價格不到100元。
算筆實在賬
在鄭州,月薪6000能過得滋潤:房租1500,吃飯1500,交通通訊500,日常開銷1000,還能剩1500存著。
但在深圳,同樣的6000塊:房租直奔2500,外賣一頓30起步,月底能剩500都得謝天謝地。
工資條上的數字,從來不是人生的全部答案。當互聯網把“月薪過萬”炒成標配,普通人要做的不是焦慮地追趕數字,而是清醒地活成自己的坐標系。
真正的體面,是銀行卡余額撐得起想要的生活,而不是曬給別人看的流水賬單。
這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看清工資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
下次再有人問你“怎么還沒月入過萬”,就把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拍他臉上。記住三句話:
- 工資就像內褲,不必逢人就展示
- 真正的體面不是銀行卡余額,而是半夜不怕房東敲門
- 人生是馬拉松,別被前100米的沖刺選手帶亂節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