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消息,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原黨組成員、副局長陳時飛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陳時飛被查之時,距離其退休已經過去了兩年半,目前他的身份是中國醫院協會副會長。
陳時飛擔任國家藥監局副局長,始于2018年。當時長春疫苗案爆發,受此案影響,食藥監總局撤銷,單獨組建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當年9月,浙江省食藥監督管理局局長陳時飛就任國家藥監局副局長,分管3個司局,分別是藥品注冊司、藥品監管司和人事局。其中藥品注冊司和監管司是中國藥品注冊審批、日常監管、審評查驗以及不良反應監測等領域的權威部門,掌管著新藥審批的大權,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面臨的利益誘惑也不難想象。
這次陳時飛被查的官方消息里,并未透露因何被查,但從他分管的工作、掌握的權力中,似乎也不難揣測。陳時飛被查之前,已經有一位國家藥監局分管藥品注冊、監管、審核的副局長落馬,此人便是獲刑16年的原國家食藥監總局副局長吳湞。而在吳湞之前,落馬的還有食藥監局長鄭筱萸、副局長張敬禮,從食藥監局到藥監局,摁下葫蘆起來瓢,腐敗分子層出不窮。
藥品監管司與注冊司手握大權,決定著藥企所產藥品的評審與注冊,這兩個部門的領導自然成了被圍獵的對象,在金錢的腐蝕下很少有人能扛住。早在2007年7月,曾經的食藥監局長鄭筱萸,就因為受賄649萬元、濫發藥品文號被執行死刑。濫發藥品文號,意味著大批不合格、低質量的藥品搖身一變,掛著合格的旗號走進市場,殘害人民群眾的健康。
在金錢的誘惑下,在藥品企業的圍獵下,國家藥監局及其前身國家食藥監局的領導一個接一個地跌倒在貪婪的泥坑里。2010年6月,時任國家食藥監局副局長的張敬禮,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免去國家食藥監局副局長、黨組成員職務。2011年11月,出庭受審,被控受賄罪、誣告陷害罪、非法經營罪。2012年7月25日,數罪并罰,張敬禮被判處有期徒刑17年。
國家食藥監局的腐敗堪稱窩案,腐敗分子不止局長、副局長,上梁不正下梁歪,司長處長也紛紛加入到以身試法、火中取栗的行列中來。2007年,國家藥品監督局醫療器械司前司長郝和平,因受賄罪和非法持有槍支罪被判處15年有期徒刑;同年,國家食藥監局藥品注冊司原司長曹文莊以受賄罪、玩忽職守罪 一審被判死緩。
無論是國家食藥監局,還是國家藥監局,肩負著為全國人民把守著藥品安全的使命,結果,手中的權力成了腐敗分子撈錢牟利的砝碼。為了金錢,他們罔顧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為了金錢,他們泯滅了是非善惡的界限;為了金錢,他們為虎作倀、喪盡天良。
在他們手里,大批不合格藥品成功注冊,成功上市;在他們手里,不知有多少藥品的實驗數據隨意修改,只圖數字合格,不管質量合格不合格;在他們手里,藥監執法成了擺設,失去了維護人民健康的屏障作用,成了不良藥企的同謀,為許多不合格藥品頒發了合格的身份證件。
前邊提及的腐敗分子,多是食藥監局時期的領導,而陳時飛則是國家藥監局組建后第一個落馬的高層領導。陳時飛的落馬發出了一個警示:國人的用藥安全,并未因改組食藥監局,組建藥監局而一勞永逸,腐敗的土壤還在,腐敗分子還在潛滋暗長,反腐尚未凱旋!
(此文為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圖片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作者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