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吃榴蓮補胎?”“胎兒小就是營養不良?”其實,胎兒偏小≠胎兒不健康!《中國孕產期營養指南》指出:15%-20%的胎兒存在生理性偏小。今天就從《黃帝內經》破題,教你用“氣血灌溉法”科學養胎!
一、胎兒偏小的中醫辨證觀:不是缺營養,而是缺運化
《婦人大全良方》云:“胎之生長,全賴母氣”,中醫認為胎兒偏小常與這三類體質有關:
1.脾虛濕阻型
舌象:舌胖大、齒痕重
表現:孕媽虛胖但胎兒瘦小,便溏乏力
經典方:參苓白術散加減,健脾氣、化水濕
2.氣血兩虛型
舌象:舌淡白、少苔
表現:面色萎黃、頭暈心悸
經典方:八珍湯加減,氣血雙補
3.胞宮虛寒型
舌象:舌淡紫、苔白滑
表現:四肢不溫、腹痛隱隱
經典方:艾附暖宮丸,溫經散寒
二、胎兒偏小的中醫辨證觀:不是缺營養,而是缺運化
1.通脾胃:后天之本灌溉胎元
《育嬰家秘》強調:“兒在腹中,借母之谷氣以養”。
晨起空腹喝小米油(米油堪比“植物胎盤素”)
四神湯燉排骨(茯苓+芡實+蓮子+山藥)
2.通沖任:打通胎兒“能量通道”
明代《濟陰綱目》記載:“沖任盛則胎得養”。
艾灸關元穴(距離皮膚5cm,每日10分鐘)
桑寄生紅棗茶(滋腎養沖任)
3.通情志:肝氣舒暢促進氣血輸布
孕期焦慮會引發肝郁氣滯,影響營養輸送!
睡前揉按太沖穴
飲用玫瑰陳皮飲(玫瑰花3g+陳皮5g)
三、時令食療:“長胎黃金期”必吃榜單
1.板栗燒雞
《本草綱目》稱板栗“益氣厚腸胃”,搭配雞肉補虛勞,健脾養胎。
2.黑芝麻山藥糊
黑色入腎,山藥補脾,現代研究證實黑芝麻的亞油酸促進胎兒腦發育。
3.五紅暖宮飲
紅豆+紅皮花生+枸杞+紅棗+紅糖,氣血雙補不上火(妊娠糖尿病慎用)。
四、經典醫案啟示:虛不受補型胎小調理實錄
曾接診32歲準媽媽,孕24周胎兒偏小3周,舌紅少苔、脈細數,辨證為“陰虛火旺”
? 錯誤做法:盲目喝老母雞湯導致便秘加重
? 調理方案:
1. 用《金匱要略》麥門冬湯加減養陰
2. 食療:銀耳百合羹+清蒸鱸魚
3. 戌時(19-21點)靜坐調息
調理4周后胎兒追長2.3cm!
溫馨提示:發現胎兒偏小請先排除染色體異常、胎盤功能問題等病理因素。中醫調理需辨證施治,本文方案僅供參考,用藥請遵醫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