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兒的菜可新鮮啦!都是純天然、沒污染的綠色蔬菜。”成都市民李霞手提著兩包“戰利品”,滿臉笑意地向記者這樣說道,眼神里滿是對這個市場的喜愛。“我們一家人都特別喜歡來龍泉山徒步,每次都會順道來山泉鎮的這個農貿市場逛逛。真沒想到,這次來居然有這么大的變化。”
改造后的山泉鋪市集
李霞口中的農貿市場,正是剛剛完成改造、煥新歸來的山泉鋪市集。作為山區農貿市場,它承載著獨特的意義。山泉鋪市集占地面積5畝,有27戶固定商販和40余戶流動商販,長期以來都是當地農產品的重要交易場所。然而,因其建成時間長達23年,設施老化問題日益凸顯,房屋、大棚、地面破損嚴重,功能分區混亂,污水管網布局也不合理,這些狀況制約了市集的發展,也影響了居民的購物體驗。
為改善市集環境,提升居民購物體驗,去年12月山泉鎮大佛社區啟動了對山泉鋪市集的全面改造工程。改造重點圍繞大棚翻新、地面整修、功能區科學劃分以及污水管網優化等方面展開。如今,大變樣后的山泉鋪市集,處處彰顯著整潔與便利。
菜市場內分區明確
除了分區明確、設施升級,市集的衛生環境也有了質的飛躍。曾經混合在一起、散發著異味的污水溝和雨水溝,如今已徹底分開,污水通過專門的管道排放,雨水則順暢地流入排水系統,整個市集空氣清新,地面干凈整潔。市場內還增設了多個垃圾桶,并安排專人定時清理,時刻保持環境的清潔。
改造后的菜市場地面平整 干凈整潔
“以前這個市集到處亂糟糟的,地面坑洼不平,還老是積水,一不小心就容易滑倒,老年人來逛特別不安全。現在可不一樣了,環境干凈整潔,分區清楚,購物方便多了。” 山泉鎮大佛社區居民曾祥雨說道。
對于商家而言,改造后的市集同樣帶來了諸多利好。商家易金慧感慨地說:“以前環境差,顧客都不太愿意多停留。現在環境好了,大家逛得舒心,我們生意也好做了不少。而且新的雨棚不再漏水,也不用擔心貨物受潮損壞,真的太好了。”
商戶對改造后的環境贊不絕口
目前,山泉鋪市集的改造工程已全面竣工。據山泉鎮大佛社區工作人員王燕介紹,近年來,龍泉山興起大學生夜爬熱潮,每到夜晚大量大學生齊聚龍泉山觀賞夜景,這一現象為當地帶來了可觀的人流量。接下來,社區將抓住這個契機,充分利用市集改造完成后的空余空間,打造集休息、娛樂、餐飲于一體的綜合區域,進一步豐富市集功能,為周邊群眾和前來游玩的游客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此次山泉鋪市集的成功改造,不僅優化了山區農村的社區商業環境,還為山區農產品打開了更廣闊的市場,提升了農產品的附加值。同時,也為龍泉山旅游增添了新的吸引力,讓游客在欣賞自然風光之余,還能體驗到山區農村的獨特煙火氣。隨著越來越多像李霞一家這樣的市民發現市集的新變化,這里有望成為市民休閑購物的熱門打卡地,有力推動山泉鎮的經濟發展與社區繁榮,為山區農村的振興注入新的活力。
主編:白龍祥
副主編:鄧晴鳳
責任編輯:李娜 鄧爽
編輯:鄭金雨
記者:鄧璐
視頻/剪輯:彭雨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