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桓大司馬
白宮爭吵大司馬看完了,有一些觀察與其他人不同,結合最近與一些保守自由主義朋友的交流和爭論,分享一些心得。
1、川普和小澤對條約本身各有不滿,雙方簽約意向本來不夠,小澤更加不滿一些,所以在簽約之前想多爭取一些東西,主要想爭取①川普譴責普廷②在礦產條約里明確加入安保條款。
2、川普對小澤的這一番爭取并不耐煩,但他在考慮是否敷衍過去,萬斯跳出來激化矛盾,如非事先安排,則是川普的團隊政治氛圍太差,導致成員獻媚成風; 如是事先安排,則正證明川普本身對該條約熱情有限。
3、刺激小澤情緒的主要不是西裝之問,而是川普指責小澤對普廷仇恨太大(此處川普一嘴抹殺普廷侵略給烏克蘭帶來的尸山血海)令他難以讓雙方談和。 個人推測,對小澤而言,審判普廷的重要性甚至還大于收復失地。
4、魯彪事后采訪中所謂“川普因為要做中間人不能譴責任何一方所以不譴責普廷”的說辭不成立。 中間人有一百種做法,恐嚇普廷可以讓他更老實地上談判桌,現在跪舔,普廷反而訛上了更難上桌了。
5、川普團隊不讓小澤在白宮吃午飯,甚至不給小澤的出訪掏差旅費的行為過于掉價,哪怕黑幫也不至于這樣失禮。 政府減少繁文縟節是好事,但變得粗鄙就會招人反感,會讓談判變得更難,不是好事。
6、右翼選民希望美國從歐洲抽身可以理解,甚至美國一段時間內回歸獨善主義先把內部的各種左翼毒瘤處理掉也不失為明智之舉,攘外必先安內是成立的,但即便抽身也應該給烏克蘭盡量留一個好局,川普反過去站普廷洗無可洗。 有一些右邊的朋友把川普站普廷當成了一個不用討論的前提,或者是對“川普就是愛胡鬧”的容忍,而沒有發現里面巨大的道義虧缺,以及這種道義虧缺帶來的隱性經濟損失,應該要多加注意。 抽身可以給你省錢,站普廷不會給你省錢,甚至造成股市動蕩還會讓你賠錢。
7、美國對烏援助金額為1200多億美元,加上訓練烏軍和戰爭初期一次性撥給的武器,總共是1800多億美元,歐洲的對烏援助總額是1300多億美元,美國只比歐洲多三分之一,雖然歐洲有軍工生產跟不上等缺點,但相信川普3500億的謠言去鄙視歐洲是沒道理的。 歐洲固然一直在購買俄羅斯的油氣資源,但那是因為俄烏開戰之前的失策導致對俄國的資源過度依賴,沒法一下子斷掉,但與三年前相比已經削減了80%以上,所以說歐洲資敵是完全抹殺了歐洲的努力,不符合實情。
8、川普上臺以來,解決極左毒瘤方面做得不錯,削減政府規模、努力省錢和解決美債問題的方法雖有可商榷之處但主張是不錯的,對以色列的支持也算給力,但在處理俄烏戰爭方面充斥著個人感情(崇拜普廷)和個人恩怨(澤連斯基與驢黨的關系),站位不正,出招擰巴,最終一定是大失分,而外交失分有可能干擾國內改革的勢頭,希望右邊的朋友關注到這一點。
9、美國大選期間。 很多人對川普的一個期許是用流氓手段有效地對付流氓(歷史上逆取順守的并不乏人),孰料此人將流氓手段用在盟友和受害者身上,對真正的流氓卻惺惺相惜,重話不可能說一句,其“歐盟的成立是為了對付美國”的論調,令歐洲有政治家認為不排除美國與俄羅斯聯手摧毀歐洲的可能性。 鑒于川普滿嘴胡說八道不知道哪句是扯淡哪句是他真實想法,我也認為不能完全排除這種可能性。
10、到目前為止,川普和萬斯在外交上看不出總體戰略(“聯俄滅歐”也許是?),主要手段是以美國的實力為后盾,通過語言霸凌(主要霸凌盟友)來為基本盤提供廉價的“成就感”,如果頂住語言霸凌則川普一般并沒有過硬的后手反制,這次壓小澤也是同理。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網紅外交,除了讓美國數十年積累的外交信譽(即使背信棄義之事并不少,如放棄民國、放棄南越)快速耗盡外沒有任何好處。
11、川普團隊今天捏著軍援壓制烏克蘭接受不平等的和約,跟當年人渣史迪威仗著幾個臭錢對蔣公百般侮辱的嘴臉如出一轍,令人無法不共情烏克蘭。
12、從保守自由主義的角度來看,就是一條狗當美帝大統領也比極左要強,這一點沒有問題,但美帝大統領不應該是狗,如果是,保守自由主義者應予批評和糾正而非洗地,只有持論公正,自己這一派的主張才能被大多數人接受。
13、最近俄烏方面發生的事情,最后都有可能反轉,建議大家在新聞出來之后不必過于激動,看長遠比看細節更有意義。
歡迎關注文史宴
專業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專業
熟悉歷史陌生化,陌生歷史普及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