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大家都不陌生,產自東北的長白山森林,濕潤的環境是人參的溫床。與它相反的內蒙古沙漠也有一種沙漠人參,這種沙漠人參卻抗干旱,喜歡干燥的環境,這就是肉蓯蓉,肉蓯蓉來源于列當科,藥用部位為肉質莖。
肉蓯蓉從古至今都為補益的良藥,更有一味蓯蓉功勝六味的說法,它陰陽雙補,善治陰陽兩虛的各種問題,還能潤腸通便,用于便秘,下面和大家細聊沙漠人參“肉蓯蓉”。
一、補腎助陽
最早記載肉蓯蓉的為《神農本草經》,把它列為上品,主五勞七傷,補中,除莖中寒熱痛,養五臟,強陰,益精氣,多子,婦人癥瘕。久服輕身。
陳士鐸《本草新編》記載? 肉蓯蓉,味甘溫而咸、酸,無毒。入腎。最善興陽,止崩漏。久用令男女有子,暖腰膝。但專補腎中之水火,余無他用。若多用之,能滑大腸。
根據歷來醫家對肉蓯蓉的記載,肉蓯蓉有補腎壯陽的作用。腎陽為一身陽之根本,腎陽可推動全身機能,腎陽不足全身溫煦作用降低,故而出現怕冷畏寒,大便溏稀,男子腎陽不足則表現在陽痿不舉,遺精早泄,精冷不育的問題,女子則為痛經宮寒,帶下清稀,體冷不孕等。
二、益精血
《神農本草經》記載,肉蓯蓉益精氣,《雷公炮制藥性解》記載,肉蓯蓉益精髓。腎藏精,腎精為人體最根本的精微物質,人的生長發育都離不開腎精,《黃帝內經》記載:“男不過盡八八,女不過盡七七,而天地之精氣皆竭矣”。所以腎精對于人的衰老起主導作用。精又是生成血的基本物質,精血同源,互相影響,精血不足則出現記憶力減退,衰老健忘,眩暈,體倦乏力的問題。肉蓯蓉甘溫益肝血,肝主宗筋所以強陰,黑入腎,補益精髓,精足則氣充,可以益精氣,補精血。
三、潤腸通便
肉蓯蓉歸大腸經,質地甘潤,大腸主津,津液在人體起滋潤濡潤作用,大腸津液不足濡潤降低,則大便干燥難解,肉蓯蓉潤腸胃燥結,對于年老體衰、久病體虛、產后等虛體患者可通便而不傷正。所以凡大便干燥難解,腸道津液虧虛者皆可以配伍蓯蓉使用。
肉蓯蓉補腎助陽,益精血,潤腸通便,且?補陽不燥,藥力和緩,所以?藥?用?量?少則效果差?,故用量宜大。因能助陽,滑腸,故陰虛火旺及大便泄瀉者忌服。腸胃有實熱之大便秘結者亦不宜用。肉蓯蓉?推薦?使用?方法?浸?酒?。
微信改版了!如果你既不★星標我,又沒點贊或"在看"我的文章,系統會默認你不需要了解中草藥知識的相關資訊,最后就收不到我們的文章更新推送
全文完。感謝您的耐心閱讀。如果覺得好看,請在底部點個"贊"和"在看"吧~
來源:中草藥知識匯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