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3000元的生活費多嗎?一杯奶茶都30元了。”
杭州某高校大學生理直氣壯要錢的語氣,成為了壓垮母親的最后一根稻草。
崩潰的母親上網求助:一個月2000真的不夠嗎?
一杯奶茶揭露了,一些年輕人偽精致的現狀。
轉眼又到了開學季,各大高校的大學生也已經回到了校園。
每當這時,家長們心情都是最復雜的。
一方面是,自己的“小祖宗”們終于開學了,自己可以清凈了,另一方面則是尚未離別就滋生的想念。
然而就在這黏黏糊糊的離別時刻,一位家長則因生活費和自己的女兒鬧起了矛盾。
事情的起因是,該家長正在杭州上大學的女兒覺得每月的生活費不夠用了。
于是便在這次開學父母轉生活費的時候,向父母提出漲生活費的要求,并且一漲就是一千元。
但是該女生的家庭條件雖然不窮,但也并不富裕,只能說一般。
母親一個月的工資是4000元,父親月薪稍高點,但是并不穩定,賺的更是個辛苦錢。
辛辛苦苦修一整天的車,修車鋪才掙200元。
這200元并非純利潤,還要包含一部分門面費。
于是這位母親就十分的不解,在女兒吃住大部分都是在校園內的情況下,這些錢都花在了哪里?
面對母親的“盤問”,該女生也表現得十分的硬氣,當即就給母親甩出了一份賬單。
在保證生活和基本開銷的前提下,每月仍需要1000元的社交費用。
這份社交里除了每月的外出游玩外,還包含寢室、社團的聚餐和時不時的奶茶錢。
對此,女兒也很有自己的一番道理。
“總不能他們都去,我不去吧?時間久了,我會被孤立的。”
在女兒看來,這些聚餐、團建,還有一起出門游玩,都是一種交際,促進人和人之間感情的手段是必不可少的。
道理家長也懂了,她也并不想讓女兒在外落得個形單影只的下場。
只是該家長不明白的是女兒的列出的奶茶錢。
在家長看來,女兒列出的奶茶并不是非喝不可。
健不健康是一回事,一杯30元的奶茶,實在有些奢侈。
家里兩三天的飯菜錢,可能都不到30元。
但是不想掃興的母親一開始并沒有直接拒絕,而是道:
“這30塊錢的奶茶確實有些太貴了,你要是想喝,可以換一個便宜點的奶茶,奶茶喝多了對身也體不好,媽媽覺得你平時還是要多喝點水,實在想喝的話,偶爾買一兩杯就行了,沒必要經常點,也沒必要點那么貴的。”
誰曾想,母親的勸說并沒有得到女兒的諒解,反而得到了女兒激烈的怒懟:
“30塊錢的奶茶貴嗎?好一點的奶茶都差不多的是這個價,人家喝著你讓我在一旁看著嗎?”
女兒的話也成為了壓垮這位母親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直以來,他們夫妻都生怕女兒在外面被人看不起,被人欺負。
所以哪怕家里條件一般,家中還有各種沒有還完的貸款,以及每月一筆不菲的門面費,為人母也從來沒有在女兒面前抱怨過半分,甚至咬牙每月擠出了2000元,就是希望女兒在外能好好的 。
但是即使他們已經做到了極限。
但是女兒依舊不滿足,動不動就是別人怎么樣,別人怎么樣。
這也讓一直以來都承擔著生活壓力的母親頓時破防。
“你爸修車鋪一天才賺200,你喝一杯奶茶就要30元。你喝奶茶,你讓我和你爸去喝西北風嗎?”
隨后母親將這件事情發到了某社交平臺上求助,她想知道,一個月2000的生活費真的不夠 ?
這件事情也引起了熱議。
官方媒體也在這之后進行了報道,甚至還專門做了調查。
事實證明,一個月兩千是剛好夠用的。
對于一些生性節儉的大學生而言,還略有余存。
對于那些剛剛好,或者希望那些希望自己大學生活更豐富一些的學生來說,這些愿望僅僅只靠生活費是很難支撐。
但是他們不會讓父母為自己豐富的大學生活來買單。而是通過兼職來實現自己的愿望。
比如某大二學生小丁,她希望自己能在大學期間旅行、看電影、聽演唱會,就在學校附近的面包店里兼職,一點點的完成自己的人生規劃。
在兼職的同時小丁也沒有忘記自己的主要任務,始終將學習放在第一位。
而如小丁這樣用自己的兼職勞動來豐富自己大學生活的大學生還不在少數。
來自陜西的新聞系研二學生小趙在接受采訪時說:
“自從兼職后,比以前更加珍惜父母的付出,理解他們的不易。”
“其實就算沒有兼職的收入,我父母也會承擔我的生活費,但是通過自己的雙手掙錢,不僅可以培養一個比較好的金錢觀,也可以更好的鍛煉自己的獨立性,這樣等畢業后也能更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但是老話說得好,一米養百人。
不是所有人都愿意通過自己的雙手為自己的生活、愿望買單。
在大學生活費這個問題上,便有一位網友發文哭訴。
她表示,父母每月給自己1500元,自己已經很節儉了,可爸媽還是覺得生活費給多了。
可一天的飯錢都差不多要50元,每月的生活用品開支也要200元,這已經近乎占據了所有的生活費。
為此該女生委屈的哭訴,自己同學聚餐從來不敢去,在這座遍地奶茶店的城市卻連奶茶都不敢喝。
乍一看,這個女生確實很委屈,
但是仔細看看,她似乎從來沒有想過通過自己改變自己的現狀。
不說走出校外尋找兼職,就說,學校餐廳的打飯窗口一直有人在招工。
這些學生工的用餐是免費的,除此以外還有少量的工資。
針對“生活費一個月該給多少”“大學一個月2000生活費夠不夠?這一主觀問題,浙江某學院老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生活費顧名思義是用來保障他們生活基本需要的,如何用有限的生活費平衡學習和生活的開銷,是大學生必須要面對問題。”
事實上,現在一部分大學生在生活費的使用上確實出現了問題。
他們把錢用在了不完全必須要的地方。
一些大學生為了所謂的情緒價值,為了不給青春留遺、為了所謂的社交開始逐步掉入消費的陷阱。
據公安部的一則調查顯示,大學生使用校園網貸的主要途徑是用來旅游、休閑、購買奢侈品、高檔化妝品、衣服鞋帽、高檔數碼電子產品。
他們之中只有一小部分群體,使用校園網貸用來交付培訓費。
而在這之后,一位爸爸曬出與女兒的聊天記錄,更是再次說明了問題。
這位父親一直以來給女兒的生活費都是3000元。
只可惜,即使如此,依舊無法讓女兒滿意。
當父親問及:“每個月不是給你三千生活費了嗎?還不夠嗎?”
如同之前那位女生一樣,這位女生也同樣甩出了一份每月明細,并理直氣壯地道:
“你先看看再說吧。”
在這份生活費明細中,資料文具用品是開銷最少的,比不上一日三餐的飯錢不說,連每月的水果零食都比不上。
可即使如此,這位女生依舊沒有覺得自己的消費觀出現了問題。
還在抱怨如果沒有男朋友偶爾的補貼,自己根本過不下去。
而陷入“偽精致”“精致窮”生活的人還大有人在。
山東某煎餅攤攤主王阿姨,在接受采訪時曾經說過:
“女兒要買3000元的JK裙參加社團,為了滿足她的要求,我凌晨三點就壓出攤......”
武漢快遞員李師傅也在接受采訪時說:
“我兒子說舊的手機讓室友看不起,非要個新手機,還必須新款,我就偷偷賣掉了結婚戒指。”
在以愛為名的捆綁中,父母已經成為了沉默的犧牲者。
但即使滿足了他們的要求,仍會有新的要求提出。
以下這位媽媽堪稱全網最令人心疼的媽媽。
官方媒體還專門為她報道,諸多網友為她抱不平。
追星,在年輕人群體中已經是一種屢見不鮮的行為。
在不影響正常和學習的情況下,家長們也不會過多地管束。
但甚少有家長愿意陪女兒一同追星。
近期,一段“親媽給女兒一百萬追星”的聊天記錄在網絡上瘋傳。
甚至連官方媒體也被驚動。
但是比起這位媽媽的開明和出手大方。
最令人震驚還要是二人之間的母女對話。
在母女二人的聊天記錄中,看不出女兒對媽媽的半分感激之心、尊重之意,反而全文都是居高臨下的呵斥語氣。
似乎那根本不是她的母親,而是她的傭人。
母親的付出,在她看來更是理所應當。
當索取得不到反饋時,該女子便翻臉不認人。
“15000行不行?說話,別裝瞎。”
“是我的舉動還沒有讓你意識到我是個瘋子嗎?”
“你還是覺得我好說明?”
“隨便兩句無足輕重的道歉就行了?”
“好好笑哦,真幽默。”
面對女兒的陰陽怪氣,這位母親不止一次的試圖和她講道理。
“是這些帥哥們最后一場簽售了嗎,以后沒有了嗎?”
誰曾想,這位女兒根本不領情。
“這次是回歸的最后一場,神經病,下一次要明年了。”
“看把你急的,真好笑,最喜歡看猴子跳腳。”
“少在這苦口婆心,我不吃這一套。”
“你理解我,你理解個毛線?”
說起來,著實佩服這位母親。
即使到了這一刻,也仍試圖和女兒好好溝通。
“我們如果不理解你,就不會給你那么多錢去追星了,以前存的錢到上個月都用完了”
但是對于一個早已習慣性以自我為中心的人來說,這番說辭,根本打動不了她。
果不其然。
這位母親的話不過剛一發出。
那邊,女兒已經連番輸入,字字傷人,言語如刀。
在堅硬的盔甲,也擋不住這一刻的刀刃。
“又覺得自己偉大了,付出了很多是不是?”
“我讓步給你機會了,你不接。”
見狀,這位母親也罕見的有了火氣。
“你讓什么步了,我聽聽。”
顯然,母親的反抗是這位性格乖戾的女兒未曾料想到的。
于是她震驚的表示:
“你就用這種語氣和我說話?”
瞎了?
你什么態度!
這也讓不少網友憤怒的表示倒反天罡,養出了白眼狼,為這位母親鳴不平、
你以為以上對話是一個富太媽媽和她青春期叛逆的女兒?
其實并不是。
該女子已經二十二歲了,是一個成年人,大學生。
而女子的家境也不是大眾想象中的那么殷實。
相反,女孩的媽媽是賣丸子的,
不敢想,女孩的父母要賣多少丸子才能拿出一百萬供女孩滿足所謂的情緒價值。
又有多愛,才能滿足女孩一次次地索求無度。
可即使如此,在女孩的眼中爸爸媽媽仍然是虧欠他的。
于是她理所當然的說出那句:“你們真的把我養的很差。”
你說她感知不到父母對她的愛嗎?
不,恰恰相反。
都說被偏愛得有恃無恐。
正是因為知道自己被愛,所以女孩理所應當的用停藥停飯威脅父母。
因為她知道,父母在乎她。
在和父母的聊天相處中,也看不到絲毫的尊敬。
在她看來,母親就是阻攔自己和愛豆告別的攔路虎。
于是在要求無法滿足的時候,她稱母親為沒良心。
絲毫沒有想過,之前的一百萬是怎么來的。
可即使這樣,被她稱之為“沒良心”的母親,仍然心平氣和的勸慰她,讓她保持平靜氣的交流,不要憤怒,對身體不好。
羞辱起自己的母親來,該女子也是一套接一套,是外人看了都覺得窒息的程度。
更令人震驚的是,這些聊天記錄是該女子主動對外爆出的。
面對網友的譴責,該女子不以為意,絲毫不覺得自己有任何的錯,也不覺得自己的要求有多么的強人所難。
她聲稱自己和母親一直是這么相處的,并在這次的“溝通”中已經作出了讓步。
但她所謂的讓步,就是將原本的全勤打卡演唱會,變成了減少兩場。
在母親和她告知現在的家庭現狀和困難時,生活在自我世界里的她,根本聽不進去,并且自怨自艾地表示,自己是不被愛的,是最不值錢的玩意。
但她真的不知道父母對她的付出嗎?
不,她也知道,并且心知肚明。
所有當母親談及對她的在乎,陪她一起追星時,她立馬又變臉,并且威脅道
“閉嘴吧你,再拿這個強調試試看。”
并且倒打一耙“你只在乎你自己,你根本不愿意為我徹頭徹尾掏心掏肺的付出。”
結語
曾經網絡上有個玩笑梗,噓寒問暖不如打筆巨款。
但這種用要錢、索取,來試探愛的底線、來確認愛的方式,根本不能算愛。
真正的愛,任何時候都是是雙向奔赴的,不是一方面單一的索取、壓榨。
只可惜,這淺顯的道理是一些深陷“偽精致”陷阱的人所看不到的。
他們看不到自己父母的辛苦,也不看不清自己幾斤幾兩,為了達到他們想要的目的不斷的逼迫父母妥協
在他們“偽精致”的光鮮亮麗下,是父母的負重前行、斑斑血淚。
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價值觀,拋棄所謂的“精致主義”對于一些人來說迫在眉睫。
參考文獻
南方周末,“母親給女兒一百萬追星”:父母之愛子則為其計深遠|快評
錢江晚報,給少怕不夠,給多怕亂花,一位家長的求助帖引發熱議:每月2000元生活費夠用嗎?
海峽網,女生在杭州讀大學 生活費想漲到3000 媽媽求助:2000元是真的不夠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