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延續了“強者愈強”的競爭態勢。從已公布的汽車廠商銷量數據來看,比亞迪以322,848輛的絕對優勢穩居榜首,展現出斷層式領先的優勢。吉利、奇瑞等傳統車企轉型品牌緊隨其后,而小鵬、理想、零跑、蔚來等新勢力則呈現顯著分化。
從環比數據看,受春節假期及市場季節性調整影響,多數車企新能源銷量較1月有所下滑,但頭部品牌如比亞迪、小鵬仍保持正增長。同比維度則普遍呈現爆發式增長,反映出新能源滲透率持續提升的大趨勢,同時也與去年同期適逢春節假期銷量基數低有關。
頭部車企:比亞迪全矩陣發力,吉利穩居第二
1. 比亞迪:全品牌協同,王朝/海洋成核心支柱
比亞迪2月銷量達322,848輛,環比增長7.4%,同比增長164%。其中,王朝&海洋系列貢獻了94.4%的份額(304,673輛),同比增速達167.1%,成為其銷量基石。高端子品牌表現分化:方程豹(4,942輛)與騰勢(參數丨圖片)(8,513輛)環比下滑超20%,或因春節后高端消費短暫收縮;仰望品牌僅交付105輛,同比暴跌86.5%,百萬級市場的培育仍需時間。
2. 吉利汽車:極氪扛旗,傳統轉型提速
吉利以98,433輛位居第二,同比增長193.8%,但環比下降18.7%。高端純電品牌極氪(14,039輛)表現亮眼,環比增長17.6%,主力車型極氪007改款后競爭力凸顯。不過,吉利主品牌新能源車型的增速不及預期,需警惕比亞迪與小米的雙重擠壓。
新勢力陣營:小鵬逆襲,理想承壓,小米攪局
1. 小鵬汽車:技術紅利釋放,同比暴漲570%
小鵬2月交付30,453輛,環比微增0.3%,同比增幅高達570%,成為增速最快的新勢力。其新一代智能駕駛平臺XNGP的落地及G9改款車型的熱銷是核心驅動力。1-2月累計銷量60,803輛,同比增長375.2%,市場份額穩步攀升。
2. 理想汽車:產品周期瓶頸顯現
理想2月銷量26,263輛,環比下降12.2%,同比增速僅29.7%,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主力車型L系列面臨換代真空期,而純電車型MEGA的市場反響平淡,亟需新車型刺激需求。
3. 小米汽車:新年開門紅,交付量再超2萬輛
小米汽車2月交付量繼續超過2萬輛(官方未公布具體數據),1-2月累計超4萬輛。憑借SU7的高性價比和生態聯動優勢,小米迅速打開市場。不過,其產能爬坡與長期品控能力仍是潛在挑戰。
4. 零跑/蔚來:性價比與高端市場兩極分化
零跑以25,287輛的成績保持穩定,同比增長285%,C10系列憑借全域自研+低價策略搶占家庭市場;蔚來(13,192輛)則受子品牌樂道(4,049輛)拖累,主品牌同比僅增12.4%,高端換電模式仍需突破規模化瓶頸。
傳統車企轉型:奇瑞、長城加速追趕
1. 奇瑞汽車:出口拉動,國內待突破
奇瑞新能源2月銷量44,375輛,同比增長26.4%,但環比下降22%。其海外市場占比超50%,國內則依賴QQ冰淇淋等入門車型,中高端產品線亟待補強。
2. 長城汽車:歐拉乏力,哈弗新能源蓄勢
長城新能源銷量15,121輛,同比增23.4%,但歐拉品牌增長停滯,哈弗梟龍系列尚未放量。長城需加快混動技術落地,以應對比亞迪DM-i的強勢競爭。
爭議與隱憂:價格戰加劇,盈利難題待解
盡管銷量普漲,但多數車企仍深陷“以價換量”困局。例如,廣汽埃安(20,863輛)同比增速放緩至25.1%,毛利率持續承壓;鴻蒙智行(21,517輛)同比、環比均下滑38.5%,問界系列面臨理想、小米的夾擊。
未來展望:智能化與全球化成關鍵戰場
2025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將加速向智能化傾斜。小鵬XNGP、華為ADS 3.0、小米澎湃OS的較量將決定下半場格局。同時,比亞迪、奇瑞等車企的出海進程(尤其是東南亞、歐洲市場)有望成為新增量。對于新勢力而言,如何在銷量增長與盈利間找到平衡,將是存活的關鍵。
結語
2月銷量榜單折射出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蓬勃活力與殘酷競爭。比亞迪的統治力、小米的跨界顛覆、傳統車企的轉型掙扎,共同描繪出一幅行業變革的圖景。未來,唯有技術、成本、生態全面領先的企業,才能在這場長跑中最終勝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