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故事很老套,當老板的人必須看懂,但凡干不下去的老板,都犯了這個錯誤。
原本一路高歌打入南京城的太平軍,為何就按兵不動了?太平軍的高層又為何發生沖突,結果死了兩個,分裂了一個,讓太平軍元氣大傷呢?
咱都知道啊,太平軍原本威望高、能力也強的馮云山戰死之后呢,軍政大權就落到楊秀清手上了。這楊秀清啊,能力很強,那野心也不小,老小子還經常裝模作樣,跟洪秀全裝什么天父下凡,欺負洪秀全這個名義上的老大呢。
其實啊,小弟們有點野心也不見得全是壞事。只要當大哥的自己有真本事,能把小弟們管得服服帖帖的,那小弟的野心啊,隨著時間慢慢過去,也會被他對大哥的敬畏給壓下去,最后也就心甘情愿地當個小弟了,畢竟當小弟壓力不大,而且前途也還不錯嘛,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不是是一個很好例子嗎。
可偏偏洪秀全這個洪教主,沒啥大志向。他不光個人能力不咋地,進取心也嚴重不足。特別是進了南京之后,整天就知道搞些宗教活動,寫寫那水平不咋地的打油詩,再就是沉迷美色,過著那種低級趣味的腐敗生活。
洪秀全這么墮落不作為,就讓楊秀清心里有了別的想法。楊秀清心里琢磨著:
這些年,不管是處理政事還是帶兵打仗,洪秀全他起過啥作用啊?他哪點能比得上我?這天下可都是我楊秀清打下來的,洪秀全必須得退位!
楊秀清心里頭一直有個聲音在喊著要奪權。
到了1856年,楊秀清覺得機會好像來了。這一年發生了兩件大事:
第一件,是楊秀清這輩子最得意的事兒,他帶著太平軍把清軍的江北、江南大營都給打敗了。
第二件呢,就是第二次鴉片戰爭開始了。這兒咱插一句啊,當時列強本來挺看好洪秀全這個信奉基督教的政權,還想著跟洪秀全里應外合,一起把清朝給滅了,然后好搞點商務合作啥的。
但是派人跟洪秀全接觸了之后,這想法就徹底沒了。為啥呢?首先是洪秀全那基督教義太不正宗了,讓人沒法接受。再就是洪秀全太不懂得與時俱進了,還堅持把列強當成藩屬國來對待。
楊秀清在對待列強的態度上,難得地跟洪秀全保持了一致,他說:我太平軍的實力,滅掉那些清軍就跟踩死臭蟲一樣簡單,哪用得著跟你們這些海外番國合作!
雖說楊秀清看不上英法這些所謂的番國的實力,可他對英法聯軍和清軍打得不可開交,給自己分擔了壓力這事兒,還是挺滿意的。
清軍剛吃了敗仗,又得應付英法聯軍,根本沒精力再挑起新的戰事。
洪秀全那個廢物又只知道在宮里尋歡作樂,這不就是我楊秀清奪權的好機會嘛!楊秀清仿佛已經看到自己當上太平天國的老大了。他野心夠大,實力也強,還有啥能擋住他奪權的腳步呢?
于是啊,楊秀清就越來越喜歡玩上帝下凡的那套把戲了。可這劇情老套得很,連臺詞都懶得換,翻來覆去就是那幾句:
秀全啊,你犯錯誤了,你知道不?剛才你們說的那事兒,得這么做才對,你看楊秀清同志的意見就挺好的,咋的,你不想照做?那行,把屁股準備好,挨了打你就知道該咋做了。
雖然是老套路,一點新意都沒有,但效果還挺好。
洪秀全慢慢發現,自己的支持者一個接一個地沒了,自己發的命令也就只能在自己的王宮里有點用,天京城里到處都是楊秀清的人。
得,洪秀全被徹底架空了!楊秀清初步勝利之后,就放松了警惕。在他眼里,洪秀全現在就是個任他欺負的軟柿子。
可楊秀清錯了,他犯了個致命的錯誤,就是低估了自己的對手。他的對手可不只是洪秀全一個人,他平時得罪的高級同僚太多了,像開國元老北王韋昌輝、新貴燕王秦日綱,甚至還有他自己一直當成心腹的丞相陳承瑢。
這些人有個共同點,就是都被楊秀清借著天父下凡的由頭,在大家伙面前狠狠地打過屁股。他們的自尊心都被楊秀清的專權給傷透了,也都受夠了這沒完沒了的精神折磨,心里頭都盼著楊秀清趕緊死呢!
而且啊,洪秀全也不是真傻,他為啥一直讓著楊秀清胡作非為呢?就一個字:忍。他知道自己機會不多,必須得一擊必中,所以就一直等著合適的反擊機會。
現在機會來了,楊秀清不把他當回事兒,暫時也不會動手,對洪秀全來說,這可是個絕佳的時機。就這樣,一場著名的大悲劇,在楊秀清和洪秀全這兩位“超級大牌導演”的“努力”下,按照歷史的規律正式開演了。
這就是“天京事變”。1856年9月,洪秀全秘密下令讓韋昌輝、秦日綱領著兵回天京救駕。韋昌輝一聽可積極了,帶著三千精兵就往回趕,跟秦日綱在天京城外會合了。
然后在陳承瑢的接應下,趁著夜色偷偷進了城,直接突襲了東王府。楊秀清壓根兒就沒想到自己會被殺,一代梟雄,就這么在睡夢中被干掉了!
按理說,楊秀清死了,洪秀全應該高興啊,可他還真高興不起來。為啥呢?因為楊秀清人雖然死了,可他專權的那股子勁兒,被韋昌輝給學去了。
韋昌輝殺了楊秀清之后,根本沒收手,反而繼續大開殺戒,又殺了差不多兩萬人。他還說自己是在平叛,殺的都是楊秀清的人,是反賊??缮稑拥娜怂惴促\,還不都是他韋昌輝說了算嘛。總之,他說誰造反,誰就得造反,他想殺誰,就殺誰。好多得罪過韋昌輝的人,沒被清軍殺了,反而死在了自己人手里。
韋昌輝殺人之前也沒跟洪秀全請示,殺完人了也沒告訴洪秀全,這可把洪秀全給愁壞了。
還好啊,石達開是個靠譜的人。洪秀全正擔心韋昌輝會變成下一個楊秀清,沒人能管得住他呢,石達開就來了。石達開為了表示誠意,就帶了幾個隨從回天京,想調解一下,讓韋昌輝別再亂殺人了。
韋昌輝呢,在回復石達開之前,算了筆賬。當年太平天國的六人領導班子,馮云山、蕭朝貴戰死了,楊秀清被殺了,現在就剩下洪秀全、自己和石達開三個人了。
要是再把石達開也干掉,那他韋昌輝在朝堂上可就沒對手了,那他的權力可就更大了!被權力沖昏了頭的韋昌輝,給了石達開一個特別的答復:
我要殺了你,你就是我掌權的絆腳石!
結果意外發生了,石達開平時為人處世特別好,深得人心。在韋昌輝帶著大部隊包圍翼王府之前,石達開在大家的幫助下,趁著夜色逃出了天京。這夜色雖然能藏住石達開逃跑的路線,可藏不住韋昌輝的怒火。
韋昌輝氣得不行,理智也沒了,他想著:我韋昌輝殺不了你石達開,就先殺了你在天京的家人出出氣!
韋昌輝這一沖動,可就把自己的命給送了。為啥呢?道理很簡單:
第一,不殺石達開全家,石達開說不定還不會帶兵反抗,可你殺了人家全家,石達開肯定得跟你拼命。
第二,殺了石達開全家,會讓更多人站到石達開那邊去。
第三,殺石達開全家,還不如把人家全家軟禁起來,拿這事兒要挾石達開,給自己留條后路呢。
韋昌輝連這么簡單的道理都想不明白,只能說他是徹底瘋了,瘋子做事是不需要理由的。
石達開好不容易逃了一命,還沒來得及高興呢,就收到了全家被殺的消息。韋昌輝,不殺了你,我石達開就不是人!石達開馬上就帶著兵逼近南京,要求洪秀全殺了韋昌輝給天下人一個交代。韋昌輝本來還想抓住洪秀全,來個魚死網破??墒_開的大軍就在城外,城里的軍民也都恨透了韋昌輝這個殺人狂魔。外有大軍壓境,內有群眾支持石達開,韋昌輝哪能成功呢?果然,韋昌輝造反失敗了。
一切都結束了,玩火的人,最后肯定會被火燒死。
后來啊,洪秀全以叛亂的罪名,把韋昌輝、秦日綱和陳承瑢都殺了,還給楊秀清平了反。表面上讓石達開總理政務,可實際上又提拔自己的兄弟們當王,處處給石達開使絆子。
1857年,石達開覺得洪秀全不信任自己,又不想再看到因為權力斗爭引發的窩里斗,就帶著兵離開了,說是“遠征”,其實就是不回來了。
唉,一代將領石達開,最后被大渡河擋住了生路,真是可惜??!
此文信息源于《歷史深處的民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