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獨資辦醫試點擴大后,全國首家外商獨資三級綜合醫院真的來了!
首家外商獨資三級綜合醫院開診,
掛號費最低7.5元
2月26日,我國首家外商獨資三級綜合醫院——天津鵬瑞利醫院開診迎接患者。有患者就醫體驗后反饋,內科、外科等科室的普通號掛號費僅7.5元,還有10元的副主任號、15元的主任號等多種號源可供選擇。
“目前醫院執行的價格是按照天津市統一物價標準來制定的,按國家醫保局和天津市醫保局的相關政策,遞交了關于醫保定點醫療機構的申請,未來將支持醫保、商保與純自費結合等多種支付方式。”天津鵬瑞利醫院院長劉丹向記者表示。
目前,天津鵬瑞利醫院已開設內科、腫瘤科、心血管科、骨科、泌尿外科、皮膚科、耳鼻喉科、腎內科、婦科、中醫科、口腔科及急診醫學科等十余個科室,規劃床位500張、手術室12間,配備500余位醫護人員。
2024年11月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商務部、國家中醫藥局、國家疾控局4部門公布《獨資醫院領域擴大開放試點工作方案》。2024年12月16日,天津市頒發第一張外商獨資三級綜合醫院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以官方文件的形式宣布鵬瑞利綜合醫院(天津鵬瑞利醫院)成為我國第一家外商獨資三級綜合醫院。
醫院能“走醫保”嗎?
支付方式上,“我們希望拓展商保支付和高端自費的人群,這是我們重點要服務的對象”。劉丹介紹,同時醫保會是選擇之一,預計在3月份左右會申請開通醫保。
國家醫保局此前在獨資醫院領域擴大開放政策“一問一答”中回應,醫保定點管理對不同所有制形式的醫療機構一視同仁。成為醫保定點機構,需要執行統一的醫藥服務價格,優先使用集采中選藥品和耗材,并落實DRG、DIP等支付方式改革要求。
劉丹認為,天津鵬瑞利醫院接入醫保但不會拘泥于醫保,未來醫保藥物采購量不會很大。“我們的供給完全決定于需求。”
劉丹介紹,支付方式不同,醫院提供的服務也有差異,這體現在藥品、服務和醫院的資源使用上。患者可以采用醫保、商保與純自費結合的多種支付方式。對于醫保支付的患者,醫院會嚴格執行醫保服務價格。對于使用商保支付和自費的患者,醫院會提供市場上的原研藥、進口藥品和手術耗材,也會通過“綠色通道”申請國外審批已上市藥品,“這是我們相較于其他醫院的比較優勢之一”。
在外資醫院和醫保接軌的過程中,上海市衛生和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認為,實現“醫保、商保和自費支付的疊加”是一個有待于突破的政策。金春林介紹,目前醫保報銷政策嚴格要求按基本醫保范圍和標準執行,如果能允許外資醫院以高于醫保標準的價格進入醫保體系,支付部分按照醫保標準執行,剩余部分通過商保報銷或自費,會更好促進外資醫院的發展。他舉例稱,假設外資醫院的床位費為200元,而醫保標準為100元,那么醫保可承擔其中100元,剩下100元可選擇其他支付方式。
醫療體制存在一個不可能三角,即質量(“看得好病”)、成本(“看得起病”)和效率(“看得上病”)。劉丹稱,這一不可能三角中,天津鵬瑞利醫院會更注重“看得好病”。
去外資醫院上班,會是醫生的好選擇嗎?
從老百姓的角度說,來到外商獨資醫院來看病是多了一種選擇,可以滿足群眾多元化就醫需求。那么對于廣大醫護工作者來說又意味著什么呢?
外商獨資醫院會提供更高的薪資待遇,是否會導致其他醫院優秀醫務人員大量流失呢?
其實,國家衛生健康委在對獨資醫院領域擴大開放試點工作方案的政策解讀中表示,在北京、天津、上海等9個省市開展外商獨資醫院試點,地域范圍有限,且是個漸進發展過程,對全國其他醫院、醫務人員隊伍影響不大。在工資待遇方面,外商獨資醫院的確會提供一個相對有競爭力的薪酬體系,但更重要的是引進國際先進的醫療技術和服務理念,而所謂的“服務理念”就是要有主動性的服務意識,包括關注患者情緒需求、尊重患者文化背景等。從更深層次來說,可以進一步提升外商投資環境,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
去外資醫院上班,會是醫生的好選擇嗎?
某中外合資醫院商業運營陳磊說,很多人覺得中外合資醫院的醫生“錢多事少環境好”,其實并非如此。“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邏輯,很多外資醫院想主打高端,就要主打差異化,要實現差異化,就得卷技術卷服務來讓患者滿意,工作量可能不大,但細致要求會比三甲多得多。”
曾經跳去一家外商合資醫院的副主任醫師齊力(化名)也曾調侃:“以前在公立醫院,只需要上門診、動手術,很多文書工作有規培生等參與一起書寫,但來到國際私立醫院,每一個病例的英文單詞都得自己敲,還有些不習慣。”加上一些其他的“不習慣”,齊力又跳回到了中部地區的公立三甲。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有新的就業崗位出現,對于醫生的就業選擇來說還是一個好信號。
與醫生詳盡溝通、嚴格的預約就診,是天津鵬瑞利醫院與公立醫院差異競爭的方式。劉丹介紹稱,目前已在鵬瑞利醫院工作的醫護人員,很多都有公立醫院、外資醫院乃至海外的工作經驗。外語能力和培養的可塑性也是招聘的考慮因素之一,國際化的服務理念也需要員工學習適應。
從目前的天津鵬瑞利公開的招聘信息來看,其醫生的招聘標準并不低,急診科主任、神經內科主任醫師等職位要求具備副主任醫師及以上職稱,多個崗位也優先考慮具有三甲或二甲醫院工作經驗的醫護人員。劉丹認為:“不同于公立醫院金字塔型學科人才隊伍中需要大量年輕人才,我們傾向于招聘成熟業務骨干。”
去年8月,國家衛生健康委體改司司長楊建立曾表示,將會指導其他省份每年選擇2-3個地區為重點來推廣三明經驗,5年內實現全覆蓋。業內人士指出,外商獨資醫院只可能影響極個別優秀專科醫生,而三明醫改所推行的年薪制,才是后續醫改的重點之一。
正所謂“大樓易建,良醫難尋”,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能力才是真正的“硬通貨”。而只有在能力的加持下,才能讓一個人在改革的浪潮中不被淹沒,反可以乘著洶涌浪潮抵達新的高度。
醫客說
有的時候需要有鰱魚!
【責編】醫客君
【文章來源】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央視網、中國新聞周刊
【圖片來源】網絡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版權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微信:xxxfff0518 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感謝您對醫客的支持!
【投稿郵箱】yike@touchealth.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