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鵬
和君咨詢副總經理、資深合伙人
和君咨詢產業園區事業部 總經理
一、科技與文化創新取得重大突破
中國經濟迎來新的歷史機遇!
2025年伊始,中國科技產業、文化產業利好不斷,預示著中國經濟將走出“盤整期”,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首先是DeepSeek橫空出世,這一可謂“國運級”的創新,將在很大程度上打破OpenAI、英偉達等巨頭的壟斷,幫助中國AI產業實現彎道超車;其次是《哪吒2》橫掃中國電影票房“春節檔”,并在海外電影市場取得不錯的口碑與票房,2月17日《哪吒2》累計票房已超120億元,進入全球票房TOP10,這標志著中國文化產業的世界影響力顯著提升;再次是蛇年央視春晚上扭秧歌出圈的Unitree G1人形機器人,引爆了市場對于機器人產品的熱情,表明中國在人形機器人領域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這一切都說明,中國近年來在科技、文化等領域推出的一系列創新舉措,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也預示著中國經濟將在AI、機器人、文化傳媒、低空經濟、新能源等新質生產力相關產業的帶動下,走出“盤整期”,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2025年中國經濟前景可期。
二、產業園區2025年整體趨勢判斷
最難的時候已經過去!
產業園區作為中國經濟和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與宏觀經濟、實體產業發展狀況的相關度較高。2019年以來,由于傳統產業下行等因素的影響,產業園區的空置率持續提高。以北京區域寫字樓形態的物業租賃為例,2024年初的空置率達到20%以上的歷史高位(參見下圖1),租金水平也呈現明顯下降。但從2024年下半年來看,在國家一系列“刺激”政策的出臺、業主降價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市場需求有所回暖,空置率呈現企穩、降低的態勢。
圖1:北京寫字樓市場整體供應量、凈吸納量、空置率統計
數據來源:世邦魏理仕
2025年,以DeepSeek為代表的中國AI產業、以《哪吒2》為代表的中國文化傳媒產業、以宇樹科技等為代表的機器人產業、以大疆等為代表的低空經濟產業、以比亞迪和小米等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等新質生產力相關產業的崛起和持續發力,也將帶動產業園區逐步企穩,走出“盤整期”,開啟新一輪的發展。
但是,2025年產業園區的行業分化趨勢進一步加速,那些區位優勢明顯、有核心競爭力、積極擁抱新質生產力的園區將率先“回血”,將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先發優勢。
三、 2025年產業園區行業競爭的三個關鍵點
(一) 做深做透園區運營,穩住基本盤
2025年仍然是具有挑戰的一年,園區過剩引發的同質化競爭仍然存在,傳統產業下行帶來的“欠租、縮租、退租”不會消失,“招商難”還是各地政府和園區的最大難題,在這種背景下,產業園區運營方需要進一步“練好內功、降本增效”,一方面是想辦法確保入園企業的穩定,減少流失率,穩住基本盤;另一方面是著力提高運營效率、壓降成本,從而實現園區的穩健經營與現金流安全。具體建議如下:
1. 確保入園企業穩定:2025年園區運營團隊應進一步增加與入駐企業的互動頻率,及時了解其經營情況,對于可能流失的企業給予重點關注,對于經營暫時遇到困難的企業,應協同相關政府部門、金融機構給予重點支持,在租金和物業費減免、延遲支付等方面適度給予照顧,最終幫助入園企業渡過難關,實現與園區的長期協同共贏。
2. 壓降不必要的成本:2025年園區運營方應做好精益管理,全面盤點園區各項成本構成,對于占比較大的支出,例如,更新改造、綜合能源、市場推廣、人工成本、工程維修等給予高度關注。以人工成本控制為例,可通過組織變革(合并和精簡不必要的部門或崗位)、人員優化、加大績效薪酬比例等方式,實現減員增效。
3. 打造深度運營能力:在存量園區資產過剩的背景下,2025年園區的核心競爭力將越來越體現于“差異化的園區運營服務體系”,即那些“更懂企業、更有溫度、更好地服務企業,更能幫助企業成功”的園區將得到市場青睞,也將在競爭中脫穎而出。那么,如何打造園區的深度運營服務體系?和君產業園區事業部在多年咨詢實戰中提煉出來的“三層面園區運營服務體系”(參見下圖2),可供各地政府和園區同仁借鑒。
圖2:和君產業園區事業部“三層面園區運營服務體系”
(二) 積極擁抱新質生產力相關產業
產業園區作為宏觀經濟的重要載體,與園區主導產業的景氣度有較強關聯性,所謂“產業興則園區興”,反之亦然。因此,在產業迭代加速的背景下,園區2025年應更加積極的提前布局、擁抱新質生產力相關產業(例如,AI、低空經濟、機器人、集成電路、商業航天等產業),才可能確保園區的長期持續健康發展,具體建議如下:
1. 深度研究目標產業:對新質生產力相關產業的發展現狀、未來趨勢、產業圖譜、競爭格局、關鍵要素形成產業洞見,尋找本園區的切入點。
2. 精準定位目標產業:結合本地的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等優勢條件,精準選擇適合本地發展的新興產業(或某些產業鏈細分環節),最好能夠實現基于本地優勢資源的“錯位”發展,避免與其他地區或園區的同質化競爭。
3. 深度鏈接目標產業:通過參加行業協會、行業論壇,與行業大咖互動等多種方式,形成在相關產業的人脈與影響力。
4. 深度介入目標產業:針對目標產業的共性、關鍵需求,利用園區所具有的政府關系、政策資源、園區基金、應用場景、上下游供應鏈資源等,搭建能夠為目標產業“強鏈、補鏈”的公共服務平臺等關鍵要素,從而實現從“房東”向“產業合伙人”的轉型升級,增強對目標企業的吸引力,最終實現招商落地。
5. 迭代園區產業結構:對于存量園區,應力爭用1-3年的時間,逐步增加新質生產力相關企業的占比,實現入園企業的結構優化,吐故納新;對于新建園區,應與國家戰略“同頻共振”,優先定位于新質生產力相關產業,著力招引戰略新興產業與未來產業。
(三) 用“十五五”規劃引領園區發展
2025年是“十五五”規劃年,在國際局勢、宏觀經濟、產業變遷等一系列因素的擾動下,各地政府和園區面臨的內、外部環境均發生了巨大變化,很多人對企業和園區未來的發展感到迷茫、甚至出現“躺平”心態,亟待借助“十五五”規劃的契機,明確戰略方向,統一團隊思想。
“十五五”規劃的編制,可借助外部專業咨詢機構的力量,發揮第三方視角、標桿案例資源、經典戰略咨詢框架等優勢,基于三個維度的系統研究(外部標桿園區對標與考察學習、宏觀大勢與新質生產力相關產業深度研究、企業自身資源能力系統梳理與盤點),進而通過“內部核心團隊+外部專家”的多次研討共識,最終確定本企業既有前瞻性、又“接地氣”的“十五五”規劃。(完)
關注 | 園區薈(ID:biaozhunpark)
來源 | 和君咨詢
內容合作 | bjzhouyanjun(微信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