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有新舊,那是就它的物質載體而言的,一部好書,是永遠不會過時,而且在不同時間,或不同環境,甚至以不同心境去反復讀,還會有不同的領悟和收獲。我這里分享一下讀《島上書店》的心靈感受。
于我而言,在閱讀的廣袤天地中,虛構作品的選擇是慎之又慎,因我不愿在浩繁卷帙里迷失方向,耗費太多時光。然而,當我讀《島上書店》時,書中緊密纏繞的故事線索,仿若具有一種神秘的魔力,瞬間緊緊抓住了我,引領我踏入了這座文學的 “孤島”。
《島上書店》是美國作家加·澤文(Gabrielle Zevin,1977—)的第八本小說。加·澤文畢業于哈佛大學英美文學系,是一位年輕并極富魅力,深愛閱讀和寫作的美國女作家、電影劇本編劇,一直以來,她對書、書店及愛書人,充滿見解。她的作品被翻譯成二十多種語言,廣受歡迎。2014年《島上書店》以史無前列的最高票數,獲選美國獨立書商選書第一名。書的原名是《The storied life of A.J.Fikry》,中文版由孫仲旭和李玉瑤翻譯,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將其列入“讀客全球頂級暢銷小說文庫”出版,譯名為《島上書店》,并在封面上加了副題“沒有誰是一座孤島”。這樣的主副題更能直接表達原著的主題和思想。
美國作家加布瑞埃拉·澤文(Gabrielle Zevin)
小說的故事并沒有無比的曲折和跌宕,是在那被湛藍海洋溫柔環抱的美國馬薩諸塞州東南部徐徐鋪展。艾麗絲島,宛如隱匿于塵世之外的世外桃源,靜謐而祥和,島上的書店,則是這片寧謐之境中閃耀著智慧光芒的文化燈塔。A.J. 費克里,這位中年的書店守護者,原本與妻子在書海間構筑著愛巢,可命運的狂風驟雨卻無情襲來。愛妻的溘然長逝,似一記沉重的悶雷,在他心間炸裂,將他的靈魂瞬間拖入了黑暗的深淵,悲傷與迷茫如影隨形。禍不單行,書店的經營也陷入泥沼,門可羅雀的清冷取代了往昔的熱鬧,經濟上的窘迫似繩索般緊緊勒住他的咽喉。而那本珍貴無比、承載著諸多情感與價值的埃德加?愛倫?坡詩集《帖木兒》被盜,更是成為了壓垮他精神脊梁的最后一根稻草,生活仿佛陷入了萬劫不復的絕境,內心的孤獨與絕望如洶涌的潮水,將他徹底淹沒。
但命運的輪盤總會在不經意間轉動。一個裹著僅2 歲 1 個月大女嬰瑪雅的神秘包袱,悄然出現在書店之中。這小小的生命,恰似破曉時分穿透層層烏云的第一縷曙光,瞬間驅散了費克里心頭彌漫的黑暗。瑪雅的降臨,不僅是一個新生命的萌芽,更像是命運精心編織的一條堅韌紐帶,將費克里 與周圍的人緊密相連。妻姐伊斯梅、善良熱忱的警長蘭比亞斯、活潑熱情的出版社女業務員阿米莉亞,他們的人生軌跡因瑪雅而逐漸交織、纏繞,共同繪就了一幅充滿愛與溫暖的畫卷。
阿米莉亞在與 費克里的頻繁接觸中,被他對書那份深沉而純粹的執著所觸動,更為他身處困境卻堅守善良本心的品質所折服。尤其是目睹費克里收養瑪雅后展現出的溫柔與擔當,她的內心深處泛起了層層漣漪,敬意與愛慕之情如春日里的繁花般悄然綻放。這份真摯的情感,最終引領她毅然決然地走進了費克里的生活,兩人攜手并肩,共同肩負起照顧瑪雅和守護書店的神圣責任。
在這愛意氤氳的小島上,他們彼此扶持,相互慰藉。對書的共同熱愛,宛如一座堅實的心靈橋梁,讓他們得以在知識的海洋中找到心靈的棲息之所;而對彼此的關愛,則似熊熊燃燒的火焰,賦予他們無畏的勇氣,去直面生活中層出不窮的困境。曾經仿若荒蕪沙漠的心靈孤島,在愛的甘霖滋潤下,漸漸復蘇,重新煥發出蓬勃的生機與活力。島上書店,亦成為了愛與希望的不朽象征,它靜靜佇立,見證著他們生活中每一個細微而動人的瞬間,深情訴說著那些關于書、關于愛、關于人生救贖的美妙故事,恰似一首悠揚婉轉的樂章,在艾麗絲島上悠悠回蕩,永不停息。
書中那句 “我們不是我們所收集的、得到的、所讀的東西,只要我們還活著,我們就是愛,我們所愛的事物,我們所愛的人。所有這些,我認為真的會存活下去”,深深地震撼著我的心靈。它讓我真切地領悟到,愛與被愛,猶如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是我們生命中最為珍貴的寶藏。它們擁有超越物質的強大力量,即便深陷困境的泥沼,也能綻放出熠熠生輝的光芒,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正如費克里和他身邊那群溫暖的人,他們在愛的懷抱中相互依偎,找到了生活的真諦與價值,不再是孤獨漂泊的個體,而是凝聚成了一個充滿愛與希望的溫暖整體。
作者加?澤文對書的情感,深厚且熾熱,猶如陳釀的美酒,芬芳醇厚。她在前言中深情回憶家人和老師對自己閱讀之路的悉心引導,那些過往的點滴,如同閃爍的繁星,匯聚成了她創作的無盡源泉,也促使她在書的扉頁上,滿含深情地寫下 “獻給我的父母,他們用書本豐富了我的成長歷程”這般溫暖的話語。這種對書的摯愛,通過小說主人公費克里的命運起伏和曲折情節,展現得淋漓盡致。那選用 13 部短篇小說題目作為章節標題的巧思,以及島上書店那間彌漫著復古韻味的維多利亞風格小屋門廊上,掛著的寫有 “沒有誰是一座孤島,每本書都是一個世界” 的褪色招牌,無一不讓人陷入對書與人生關系的深深思索之中。
書中,阿米莉亞?洛曼曾滿懷深情地說:“我全心全意地愛著小島書店。我不相信有上帝,我沒有宗教信仰,但這家書店對我來說,是最接近我這輩子所知道的教堂的地方。” 的確,小島因書店而擁有了獨特的靈魂,書店和書籍則成為了愛的最美載體。正是這源源不斷的愛的力量,讓這個質樸純粹的故事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廣受人們的喜愛與追捧。正如《我在雨中等你》的作者加思?斯坦所贊譽的那般:“這本書提醒了我們,愛與被愛的能力、付出與接受的意愿,能成就陷于孤獨絕境中的我們。一則美妙、動人的故事,關于人生的救贖與轉化,它會在你胸中回蕩許久許久。”
又如同書中那句發人深省的話:“因為從心底害怕自己不值得被愛,我們獨來獨往,然而就是因為獨來獨往,才讓我們以為自己不值得被愛。” 這宛如一面鏡子,清晰地映照出我們生活中的某些時刻。很多時候,我們因內心深處的恐懼而不自覺地緊閉心門,卻在不經意間忽略了身邊那些潛藏的愛與溫暖的曙光。而費克里等人的故事,恰似一把神奇的鑰匙,開啟了我內心深處那扇被禁錮的門,讓我深刻地明白,唯有勇敢地敞開心扉,去接納他人的善意,去無私地付出愛,我們才能沖破孤獨的重重枷鎖,真切地感受到生活所蘊含的美好與甜蜜。
讀書的環境和心境是會深刻影響閱讀感受的。當所處之境,仿若一座與世隔絕的 “孤島”,遠離繁華熱鬧、充滿誘惑的世界時,捧讀《島上書店》,首先的心理反應是重新審視自己內心深處愛與被愛的能力。在這個網絡如空氣般無處不在的時代,沒有網絡終端,沒有智能手機,沒有那無形而無所不在的 WiFi,盡管外部世界宛如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精彩紛呈,充滿了無盡的可能,但你感受到的只有平淡、安靜,甚至是難耐的寂寞。然而,有書就又改變了一切,每本書,都宛如一扇扇通往不同世界的大門,享受閱讀美好,為我開啟了知識與想象的旅程。
我珍惜讀書的機會,因為我深知,每一本書都是一顆希望的種子,只要用心澆灌,便能在這看似荒蕪的 “孤島” 上生根發芽,綻放出絢麗的花朵,讓我的內心重新充滿生機與活力。在書的世界里遨游,能讓我那顆原本不安的心漸漸沉靜下來,如同波瀾起伏的湖面在微風的輕撫下恢復平靜。時光也仿佛在這靜謐的閱讀時光中,變得溫柔而緩慢,安然流淌,不再讓我感到沮喪和惶恐。它讓我懂得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的深刻哲理,讓我明白,無論過去發生了什么,都無法阻擋我追求未來的腳步。
親人的愛,更是我在這 “孤島” 上最堅實的后盾和最溫暖的慰藉。他們知道我暢游書海時,那寬慰的笑容仿佛能透過千山萬水,傳遞到我的心間。這愛都如同冬日里的暖陽,溫暖著我的身心,讓我真切地感受到那濃濃的愛從未缺席。我深深地明白,我并非一無所有,我擁有良好的閱讀能力,這是我開啟知識寶庫的鑰匙;我擁有愛與被愛的能力,這是我抵御孤獨與寒冷的鎧甲。因此,無論我身處何方,無論我遭遇何種困境,我都永遠不會成為一座真正意義上的 “孤島”。
正如雨果所說:“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 而書與愛,正是滋養這胸懷的肥沃土壤和清澈甘泉。我從書中領略到了萬千世界的奇妙與精彩,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輝與溫暖。每一本書都是一位智慧的長者,默默地與我傾心交談,無私地給予我豐富的知識與強大的力量,讓我明白人生的道路上既有風雨的洗禮,也有彩虹的絢爛,我們應以豁達、樂觀的心態去坦然接納一切。而家人的愛,則如那永不熄滅的燈塔,時刻照亮著我前行的道路,溫暖著我的心房,讓我知道我并非獨自在黑暗中艱難摸索前行,他們的牽掛與支持是我最堅實的依靠。這份愛與書的陪伴,讓我有勇氣去面對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去坦然接納自己的過去與現在,去滿懷憧憬地展望未來的無限可能。
我堅信,只要心懷愛與希望,如同《島上書店》中的人們那般,緊緊握住書與愛的力量,我便能在這 “孤島” 中綻放出屬于自己的獨特光彩。書能讓我跨越時空的界限,與古往今來的偉大思想進行靈魂的對話與碰撞,讓我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對世界的好奇與探索精神,不斷拓寬自己的視野和胸懷;愛能讓我與他人建立起深厚而真摯的情感聯系,真切地感受到人性的善良與美好,使我在孤獨寂寞時體會到溫暖與關懷的力量。它們共同賦予我無畏的力量,讓我勇敢地跨越一切艱難險阻,堅定不移地走向充滿希望的未來,去書寫屬于自己的精彩篇章,去熱情擁抱那或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的幸福與安閑。因為我深知,無論生活的浪潮將我推向何方,愛與書都將是我永遠的避風港和前行的明燈,引領我穿越重重迷霧,順利抵達心靈的彼岸。
只要有書,我永遠不會成為一座孤島;只要有愛,我心靈之水永遠不會干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