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運機場吞吐量出爐
近日,我國2025年度春運季,已經正式落下帷幕。從1月14日開始,至2月22日結束的春運期間,我國各大城市的機場旅客吞吐量數據,也都新鮮出爐。
數據顯示,2025年春運期間,我國機場累計運輸旅客9020萬人次,日均航班有1.85班,都創下了歷史新高。那么你知道國內春運機場旅客吞吐量,排名前30位的機場都是哪些嗎?今天我們就給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梯隊(700萬人次+)
據統計,在2025年春運期間,國內有4個機場旅客吞吐量,超過了700萬人次,處于國內機場的 第一梯隊。
其中,上海的浦東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了954萬人次,居全國機場第一位。值得一提的是,浦東機場的增長率也有12.5%,遠高于全國機場平均的5.5%的增幅。
另外,廣州白云機場(938.4萬人次)、北京首都機場(775.2萬人次)和深圳寶安機場(766.1萬人次),三大機場的旅客吞吐量都在700萬人次以上。
第二梯隊(500萬人次+)
2025年春運季,一共有7個機場的旅客吞吐量在500萬人次以上。其中,旅客吞吐量在600萬+的有4個,500-600萬人次的有3個。
其中,成都的天府機場,2025年春運的旅客吞吐量有669.9萬人次,是僅次于四大一線城市機場的第5大機場。此外,重慶江北機場(611.5萬人次)、昆明長水機場(609.5萬人次)和北京大興機場(604.7萬人次),都是600萬+級的機場。
而西安咸陽機場(561.3萬人次)、杭州蕭山機場(551.5萬人次)和上海虹橋機場(547.7萬人次),也都進入了國內機場的第二梯隊。其中,北京、上海各有2個500萬+的機場,實力之強可見一斑。
第三梯隊(300萬人次+)
除了上述11個春運期間,旅客吞吐量在500萬人次以上的機場之外,全國還有9個機場的旅客吞吐量超過了300萬人次。
其中,海南省的2個大型機場都進入了第三梯隊,海口機場旅客吞吐量有417.2萬人次,而三亞機場的吞吐量為341.8萬人次。
除此之外,武漢天河機場(381.7萬人次)、成都雙流機場(376.5萬人次)、南京機場(366.4萬人次)、長沙機場(358.4萬人次)、哈爾濱機場(356.5萬人次)、鄭州機場(356萬人次)和廈門機場(344萬人次),春運的旅客吞吐量都超過了300萬人次。
第四梯隊(300萬人次以下)
在1月14日—2月22日的春運期間,國內前30名的機場還有10個。
其中,春運期間旅客吞吐量超過200萬人次的有:沈陽機場、烏魯木齊機場、青島機場、貴陽機場、長春機場、天津機場、濟南機場和大連機場。
100萬人次+的機場包括:福州機場和蘭州機場。
最后
總的來看,在2025年春運期間,我國排名前30位機場,旅客吞吐量絕大部分都實現了正增長。其中,旅客吞吐量超過10%的機場有4個,它們分別是上海浦東機場(12.5%)、武漢天河機場(16.3%)、哈爾濱太平機場(11.7%)和三亞鳳凰機場(11.8%)。
相比之下,有2個機場同比旅客吞吐量出現了下滑,包括:海口美蘭機場(下滑3.2%)和貴陽機場(下滑4.2%)。
由此可見,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以及全國各地機場體系的逐漸完善,包括不少地級市的支線機場的布局提升。我國春運期間選擇乘坐飛機出行的旅客,也會越來越多。可以預見,未來2025年春運呈現出來的增長趨勢,也將持續下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