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四月,天氣回暖,春意漸濃,越來越多的人們走出家門,或散步,或鍛煉。對于普通人群來說,運動鍛煉能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維持健康,保持積極的精神狀態。但是,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運動卻是控制血糖必不可少的環節。
據數據顯示,在中國,差不多每10個人中就有1名糖尿病患者,這并不是故意夸大。糖尿病患者一般都需要終身進行血糖的控制,其中,運動鍛煉和飲食療法是糖尿病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患者除了需要在飲食上進行嚴格的控制之外,運動的輔助控制也是不可或缺的。適當的運動鍛煉,能夠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和骨骼肌功能,改善脂肪和蛋白質代謝,預防、降低、延緩和治療糖尿病并發癥。
糖尿病患者雖然需要運動,但運動也要遵守很多注意事項,如果這些不能注意,可能會事倍功半,甚至會出現反作用。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到底該如何運動呢?運動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合理評估自己的病情
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適合運動,運動前先評估自己的病情。適合運動的患者應該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不用每天固定在同一個時間段里。
糖尿病人群運動的正確打開方式:有氧+抗阻
糖尿病患者應該選擇正確的運動方式,即有氧運動和抗阻運動,這也是糖尿病運動治療指南建議的。有氧運動可以降低脂肪,改善心肺功能,促進總體血糖下降;而抗阻運動則可以增加肌肉,提高新陳代謝。
常見的有氧運動有:步行、慢跑、騎自行車、游泳、水上活動、跳舞、有氧體操(如醫療體操、健身操、太極拳、八段錦)等。還可適當選擇娛樂性球類活動,如乒乓球、保齡球、羽毛球等。每周運動3-5天,每次運動建議在30分鐘左右。常見的抗阻運動有:彈力帶、啞鈴、小沙袋、握力計等。每周進行2-3次抗阻訓練,每次抗阻運動之間間隔2天,不用每天進行。
糖尿病患者運動時間須挑對
不建議空腹運動,也不建議飯后立刻展開運動,糖尿病患者的運動時間建議一般是在餐后一小時左右。飯后便開始運動,對人的身體是有危害的。想要控制好自己的病情,重要的還是糖尿病患者要動起來,因此大家不要執著于某個固定的時間段,應該要注重每周的運動時間與每次的運動頻率。
運動期間冷靜應對突發狀況
在運動之前,先準備好糖尿病救助卡、糖果、點心等,以防運動期間發生低血糖。運動之后可能有口干舌燥、急需喝水的感覺,此時不要馬上大量喝水,可以在休息片刻后再適量的補充水分。如果在運動期間出現了例如面色蒼白、全身乏力、心慌、冒冷汗、下肢疼痛以及發抖等不適的癥狀,應該立即停止運動。必要時,就近及時就醫。
運動雖然對糖尿病的治療有著很重要的意義,但是在實際執行中,患者朋友們也要根據自己的實際病情、年齡、運動習慣等綜合因素,選擇合適自己的運動方式,制定合理的運動計劃。無論哪種運動,都需要堅持下去。需要特別強調的是,運動并不能替代藥物的作用,建議大家遵循醫囑、合理用藥、規律運動、控制飲食,多方面共同發力,糖尿病患者可以和正常人一樣生活工作,保持健康身體,開心生活。
參考文獻:
[1] 國際糖尿病聯盟. IDF全球糖尿病地圖(第10版)[R].全球國際糖尿病聯盟, 2021.
[2] 彭家華 周祥艷.糖尿病患者運動指南[J].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2015:664.
[3] 祝海.糖尿病運動治療須知[J].江蘇衛生保健,2018:19.
[4] 蔡文瑋.糖尿病運動誤區有哪些[J].大眾醫學,2016:70.
[5] 劉莉莉,孫子林.中美糖尿病運動指南對比[J].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3:18-2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