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副總統萬斯在白宮當著媒體的面,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爆發激烈爭吵,現場視頻也傳遍了互聯網,如此炸裂的畫面也把全世界給看呆了。根據媒體報道,最終雙方不歡而散,澤連斯基提前離開白宮,原計劃的記者會被取消,而此次會晤的重點“美烏礦產協議”當然也就沒有簽署。
而在前一天的2月27日,美俄新一輪談判在美國駐伊斯坦布爾總領事館開始,雙方談了6.5小時后,俄羅斯代表團離開美國總領事館,沒有對會談做出任何評價,雙方也沒有做出任何的聯合聲明。
同時近期,俄羅斯方面對關于領土的表態,口徑驟然收緊,除了拉夫羅夫表態烏東四州不容談判,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也表示,頓涅茨克、盧甘斯克、赫爾松和扎波羅熱四州不在談判范圍內,按照俄羅斯聯邦憲法處理。
而2022年9月四州領土全部公投入俄后,事實上已經從憲法層面上變成俄羅斯聯邦國土,這是俄羅斯方面首次正式就美俄談判表態,領土問題沒得讓,四州我要全拿,更不可能如特朗普希望的那樣俄羅斯讓出兩個州來了。
正如我們在上一篇文章中說的那樣,俄羅斯和美國在沙特阿拉伯的熱絡,很大程度上實際上是一種假客氣,雙方確實有改善雙邊關系,美國也有從單純的對俄遏制政策改為接觸政策的需求,甚至美俄雙方在一些點上也可以繼續合作,比如北極航道的開發上,這些都是特朗普政府政策有些務實的表現。
但是,一旦談到俄烏沖突,雙方的結構性矛盾是無法克服的,矛盾也會立刻凸顯。從美俄雙方近期就俄烏沖突接觸的情況分析,也從俄羅斯方面,特朗普的表態分析,甚至從最近第三國關于對俄關系的表態分析,有關各方都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美俄談判媾和,烏克蘭停火這種話題可以放一放了,戰場上還要見真章。
既然俄羅斯要打到底了,那么,我們可以討論一下,俄羅斯打到什么程度,才能算是實現軍事勝利,乃至實現全面戰略勝利了,這才是真正的、關于后俄烏沖突時代的討論。
俄軍目前的進攻能力
按照目前俄軍的進攻速度和攻擊能力,俄軍最終奪取整個頓涅茨克州沒有什么懸念,無非是需要多長時間,付出多少代價的問題。在奪取頓涅茨克之后、甚至都不用奪取頓涅茨克,在結束目前庫拉霍沃-大諾沃希爾卡攻略后,俄軍東部軍區已經可以往西推進,直趨扎波羅熱州北部,威脅烏軍在扎波羅熱的兩個重要防御支撐點古列波利、庫班的側翼乃至后方。俄軍南部軍區正面發力的話,扎波羅熱方面烏軍將陷入腹背受敵的境地,被徹底摧毀幾乎無懸念。
而中部軍區在攻克紅軍城之后,可以從紅軍城北上頓涅茨克西部,另一路俄軍則可以從捷爾任斯克和恰索夫亞爾出動,攻略頓河君士坦丁洛夫卡,從而開啟針對斯拉維揚斯克防御弧線的雙重迂回,整個攻勢按照目前俄軍的進攻能力,也幾乎不會有什么懸念,無非是要花多長時間的問題。
這個問題咱們內部做過討論,最樂觀的估計認為俄軍在今年就會具備攻擊斯拉維揚斯克弧線的能力,而比較穩健的估計則認為可能是明年,大伊萬傾向于看俄軍什么時候開始攻擊紅軍城,通過紅軍城戰役評估一下俄軍目前的攻堅能力究竟到了怎樣的地步。
所以如果不算上在河流對岸的赫爾松,俄羅斯大概會在明年底左右基本實際控制四州,基本達成控制俄羅斯新領土的目標。其實在打完紅軍城之后,整場沖突就已經進入垃圾時間了,烏軍失去了紅軍城這樣一個大戰略樞紐的話,在東烏的行動能力會直線下降,后面無非就是憑借戰壕體系拖延時間,盡可能給俄軍制造麻煩的問題了,對最終的結局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但是問題在于,即使俄軍控制了四州,算是軍事勝利,俄羅斯最終能夠實現戰略上的勝利嗎?
控制四州尚無法勝利
大伊萬認為,俄軍基本控制四州,并不意味著俄羅斯能夠做到戰略勝利。我們知道俄烏沖突中俄羅斯為自己規定的戰略目標是什么,咱們提過很多次,但歸根結底就是一個目標,那就是徹底解除烏克蘭對俄羅斯形成戰略威脅的能力。
俄羅斯控制四州之后,基本可以認為烏克蘭失去了威脅俄羅斯新領土的能力,畢竟從軍事地理學和兵要地志的角度看:
扎波羅熱和赫爾松的側翼有第聶伯河屏護,烏軍要跨河進攻十分困難,基本可以確保戰略安全,而向北防御的話,扎波羅熱在俄羅斯手中,三個重鎮庫班,古列波利和大諾沃希爾卡也在俄羅斯手中,可以作為有效的防御支撐點,烏軍要進攻缺乏進攻基點使用;
而頓巴斯本身就在頓巴斯臺地上,相對于烏東平原具備海拔高差位勢,同時斯拉維揚斯克弧線,紅軍城城市群,本身就是極其優良的防御地帶,按照戰后烏克蘭可能的人力資源,想要啃下這些城市群,需要北約付出巨大代價重新武裝烏克蘭,動用尸山血海都未必做得到。
但是,如果考慮到更多的戰略性因素,那就未必了。首要問題就是控制四州并不意味著烏克蘭去軍事化問題的完成,烏克蘭軍隊依然相對完整,擁有相對完整軍隊的烏克蘭就依然保持著威脅俄羅斯的能力,即使幾年內可能無力威脅俄羅斯領土,但我們要考慮到:
比如戰后的烏克蘭人口可能緩慢恢復,恢復之后的烏克蘭可能重新對俄羅斯形成威脅,比如烏克蘭可能具備一定的遠程攻擊力量;
比如長期使用無人機對俄羅斯本土進行襲擾,乃至亞速營為代表的新納粹恐怖組織襲擊莫斯科;
比如烏克蘭在北約的支持下可能會對白俄羅斯進行軍事威脅,或者對布良斯克州、庫爾斯克州等重新進行軍事威脅、乃至戰術突襲、搶占俄烏邊境村莊等,俄軍也不可能長期在邊境地區維持輪戰狀態,保持大量部隊。
所以,我們必須指出,如果俄羅斯的目光僅僅局限于四州,而不是放長遠到烏克蘭全境,那么,四州可以拿穩,但換來的依然是一個沒有徹底去軍事化、依然有軍事潛能的烏克蘭,俄羅斯的目標就沒有完成,未來的烏克蘭依然有可能給俄造成傳統非傳統威脅。
俄羅斯如何勝利?
那么俄羅斯可能會采取怎樣的戰略,確保自己盡可能地逼近達成戰略目標呢?其實大伊萬不得不指出,俄羅斯的戰略目標定的過高。在不徹底摧毀烏克蘭的情況下,要完成俄羅斯的對烏克蘭徹底去軍事化,去納粹化的使命,必然意味著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局勢有完全的掌握能力,很顯然以目前俄軍的軍事能力,無法達成這一點。
而在美國已經忙不迭下場搶劫烏克蘭國家利益的情況下,俄羅斯如果試圖全面掌控烏克蘭國內局勢,將和美國的戰略利益形成嚴重沖突,俄方可能沒有這個意圖,美方也不會允許俄方來搶劫自己的戰略利益。因此,俄方要徹底實現自己的去軍事化,去納粹化目標,大伊萬認為,靠直接行動的話難度太高,很有可能無法達成,戰后的烏克蘭,依然將保留一些軍事能力。而由于軍事失敗、東烏克蘭徹底分離,導致的利沃夫本位式的新納粹意識形態有可能如野火般瘋長。
但如果站在俄羅斯的角度思考問題的話,可以通過迂回的方式,盡量達成這一目標:畢竟,如果剝奪烏克蘭足夠多的國土,足夠多的礦藏,足夠多的工業能力,也算是部分實現了將烏克蘭徹底去軍事化的目標:
如果把烏克蘭的實際控制人口限制在1800萬左右,等于是烏克蘭戰后的人口僅有俄羅斯的八分之一左右,對俄羅斯的威脅將進一步縮小;
如果把烏克蘭的新納粹意識形態圈養在烏克蘭西部,甚至可以做到禍水西引,讓烏克蘭和波蘭之間的矛盾加劇;
如果烏克蘭丟的國土足夠多,那么和俄羅斯之間的邊境線進一步縮短,甚至不再存在陸地直接接壤的邊境線,那么烏克蘭通過部隊襲擾,無人機襲擊,恐怖襲擊等方式襲擊俄羅斯的能力也將被削弱。
所以,大伊萬的觀點是,俄羅斯會在奪取紅軍城之后,甚至有可能不會管斯拉維揚斯克弧線,而是西進第聶伯羅,以最大限度占據烏克蘭土地為戰略目標,占據第聶伯羅不僅將讓俄羅斯在談判中具備更為優勢的戰略地位,更有可能切斷斯拉維揚斯克的后路。
到時候俄羅斯可以對烏克蘭處于完全的戰略主動,迫使烏克蘭答應去軍事化、撤離頓巴斯的要求以止損,即使烏克蘭不予答應,則俄羅斯也可以通過持續侵占東烏土地,最大限度削弱烏克蘭,乃至最終將烏克蘭國土以第聶伯河為界東西分裂。失去了烏東的煤鐵工業區的西烏克蘭實力弱小,完全無法對俄羅斯形成戰略威脅——這才是俄羅斯最終實現烏克蘭去軍事化的要義。
總之,今年到明年,俄烏沖突將真正迎來高潮,我們繼續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