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有三,無編為大”這是網上對山東人“編制觀”的調侃,作為儒家文化的發源地,“學而優則仕”對山東人的文化傳統影響甚篤,除此之外,山東的民營經濟相對較弱,這也影響著該地區學子對于穩定性與福利待遇的追求。當然,這種調侃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社會現象的真實反映,在全球經濟變動加速的現在,這種觀念也越來越普遍。
中國海洋大學就是大眾眼中各個維度的優質高校,其作為39所985高校之一,不僅是我國眾多高校中的top級別,而且憑借其在海洋領域的突出成就、辦學過程中的突出特色,贏得了越來越多事業單位青睞。
2月18日,中國海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郭秀軍一行到山東省地礦局第四地質大隊座談交流,該地質大隊近些年在產業發展及海岸帶資源要素綜合監測試驗區、鹵水資源調查、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海洋科技創新等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而這些研究探索領域與該校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的研究方向高度契合,雙方圍繞萊州灣南岸海域鹵水資源增儲、陸域鹵水資源提效以及資源可持續利用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與交流。
在此次會議之前,雙方就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等方面有著豐富的合作經驗,這樣的合作大理地促進了雙方在專業領域的發展。因此,通過該會議雙方一致表示,將以此次交流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合作,推動“濰坊市海岸帶地下水及地質環境保護與修復重點實驗室”高效運轉,聯合開展科技攻關,全力攻克“卡脖子”技術難題,提升科研平臺能級,助力鹵水產業不斷突破發展瓶頸。
雙方在進行科學研究的同時,雙方經驗豐富、專業基礎扎實的研究人員也會對海大的學生給予更多實踐操作方面的教導,同時也給學生們提供了更多實習實踐的平臺,讓他們有更多機會進入該企業內部工作。
也正是在雙方共同教育人才高度信任的基礎之上,在此之前山東省地礦局第一地質大隊已經多次來中國海大進行人才招聘,在該校招聘海洋地質、地質學、海洋測繪等專業的地質工程師,在該單位從事海洋地質調查與海洋環境調查的工作。
這是該校人才培養能力得到的來自官方的肯定與認可,近些年來,該校學生也有很多進入了科研設計單位、高等教育單位、醫療衛生單位以及部隊和其他事業單位。根據該校2021屆學生就業工作單位性質的詳細報道來看,進入這些“編制類”崗位就業學生占比高達24.9%,另有32.8%的學生得以在國有企業這種同為“鐵飯碗”的企業就職。
總而言之,中國海洋大學在海洋強國的大勢之下,得到了官方的大力支持,該校學生的就業前景非常廣闊,有更多的機遇可以在發展穩定、福利待遇高的企事業單位就職。憑借這樣的優勢,該校在山東省內外都受到了廣泛的關注與歡迎,因此對該校感興趣的考生一定要多加努力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