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月份的受訪視頻中,張忠謀談了他和黃仁勛交往的兩個片段,第一段是講兩個人如何相識,第二段是講兩家公司在2009年如何解決業務糾紛的。這兩段往事在《張忠謀自傳》下冊都有提及,但不及這次面對面采訪所表述的豐富。
張忠謀談臺積電與英偉達的合作與糾紛
張忠謀第一次接觸到黃仁勛,是因為黃仁勛給張忠謀寫了一封紙質信,通過郵局寄到了張忠謀在臺灣的辦公室。
當時英偉達在開發一款游戲芯片,為了給這款芯片找到合適的代工廠,黃仁勛去拜訪了臺積電在硅谷的辦公室,結果被當時臺積電負責對接的銷售忽視了,當時的臺積電,已經是年銷售額超過10億美元的大公司。而英偉達當時沒多少人,也沒有成功量產芯片,是一家在破產邊緣掙扎的小公司,臺積電硅谷的銷售沒有把英偉達當回事,都沒把英偉達的需求上報給公司。
數次拜訪都不見有進展時,黃仁勛不得已直接給張忠謀寫了信,張忠謀收到信以后打電話給黃仁勛,并在去美國時拜訪了黃仁勛,最終雙方建立了合作關系。瀕臨破產的英偉達,被這款芯片拯救了,而委托臺積電進行芯片制造,使其生產的芯片質量有保證,設計又極其出色,因而在市場上大賣,英偉達很快就開始盈利,并持續快速發展,只用了兩三年的時間就成為臺積電的前五大客戶。雙方建立了愉快的合作關系。
不過在張忠謀第一次退休后,雙方的合作關系受到了考驗。英偉達是臺積電40納米工藝的最大客戶,但臺積電在40納米工藝上出現了良率問題,導致量產時間延后,英偉達大為光火,但臺積電負責質量的人員認為,這是行業里普遍的問題,不獨臺積電遇到了,所以臺積電不想為客戶的損失進行賠償,如果客戶不同意,那么就走仲裁。
張忠謀重新出山以后,通過幾個星期的工作,確認了良率問題可能會給英偉達造成的損失的金額后,打電話給黃仁勛,約到他家見面,兩人吃完飯去談業務時,張忠謀根據自己的計算,給了黃仁勛一個賠償數字,超過一億美元,但表示這個報價只在48小時內有效,如果黃仁勛不答應,那么雙方就走仲裁。
相比之前時任CEO只想把問題推給客戶,張忠謀給的條件無疑很優惠,最終黃仁勛接受了這個方案,英偉達與臺積電的合作也成為了芯片業內的典范。
這兩段往事的有趣之處還在于,臺積電與英偉達的合作并非一帆風順,而是充滿了波折,甚至張忠謀與黃仁勛之間任何一個人不夠堅持或者格局不夠的話,合作很可能就會破裂,或者不會開始。
先看雙方建立合作關系的那個案例。在視頻中,張忠謀講了,他經常告誡銷售,不能忽視任何一個潛在客戶。但在實操時,有的銷售仍然以大客戶優先原則為借口,忽視小客戶的需求,這從效率上來說,沒有太大的問題,但一家公司如果只看重當前的大客戶,就很難有新的大客戶成長起來。張忠謀的從業經驗能讓他判斷出英偉達是否是一個優秀的有潛力的芯片設計公司,部分一線銷售不具備這種能力,所以他們在應對新客戶時,就可能會有偷懶的心理,反正也不影響我現在的業績,為什么把精力分給小公司呢?可見,即便是臺積電這樣流程管理非常成熟的公司,也難以避免忽視英偉達(規模小的公司)需求這樣的情況。
在被臺積電硅谷的銷售忽視之后,如果黃仁勛不堅持向上反饋,直接給張忠謀寫信,而是轉向其他代工廠,也不會有后來的合作。而且,在意識到黃仁勛與英偉達的潛力之后,張忠謀掌舵的臺積電對英偉達的支持可謂全力以赴。在1998年,英偉達業務急劇成長,而其還是僅有七八十名員工,為了保證英偉達向客戶交付芯片,臺積電特派兩名“生產計劃師”進駐英偉達,為英偉達規劃進貨、存貨和銷售等流程,并協助英偉達訓練新員工,這種合作其實并不常見。
“誠信正直(Integrity)”是臺積電最高的價值觀之一,但也可以看出普通員工與創始人對這一點在理解上還是有巨大的差異,即便銷售都知道不應忽視小客戶這個道理,但在執行上,難免就因沾染上的大公司習氣,看不起小客戶,不重視小客戶的需求,這其實是一種職業上的知行不一致。
第二段更值得復盤。臺積電在40納米工藝出現了良率問題,而臺積電遲遲不能解決,雙方在張忠謀返任CEO之前一年就針對此問題有了爭議,但一直沒有結論——實際上就是臺積電時任負責人(及該產線相關負責人)不想承擔這些損失,想把問題都推給客戶。
張忠謀花了三個星期的時間,把40納米良率問題及英偉達具體的案例仔細研究分析后,算清楚了得失,于是給黃仁勛提了一個一億美元賠償的方案,最終清除了合作中發生的不愉快,延續了良好的合作關系。馬后炮地說,有這一億美元的賠償,才有這兩年臺積電每年從英偉達身上賺取數十上百億美元的回報。
其實,臺積電時任CEO蔡力行也是業內頂級人才,而且其避免向英偉達進行賠償未必是出于私心。只是這種面對損失能與客戶共擔的魄力,才是張忠謀為什么能夠成為開拓產業新模式的行業領袖的關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