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提起香港,大家總會用“亞洲四小龍”、“購物天堂”、“國際金融中心”等形容詞贊美這座城市。
但現在已經很少有人特意去夸贊香港了,取而代之的是褒貶不一的評價。甚至很多人都在說:香港,正在慢慢淪為一個內地一線城市。
這種細微的變化,我確實深有體會。
以前每年都要去香港掃貨代購的朋友,現在已經好幾年沒去了,她對我說:“現在國內電商這么發達,想買什么都能買到,快遞還這么迅速,為什么還要跑去香港受累?”
另外一個在金融行業工作的朋友,曾經覺得能去香港工作是件很牛的事,但現在卻說:“內地的金融市場發展也很快,北上廣機會也很多,沒必要非得去香港,那里消費太高了。”
確實,香港的消費高,是無數人詬病的原因之一。
在旅游行業里,香港的餐飲店價格普遍是內地的三倍,酒店更是公認的價高房小。
在金融方面,2022年,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的IPO融資額分別達到了2485億元和2188億元,而香港交易所僅為1046億港元,差距明顯。
在貿易方面,香港曾連續11年在全球港口貨柜吞吐量排名第一,現在卻跌出全球前十。排第一的是上海,第二是新加坡,第三是寧波港。
曾經的“亞洲四小龍”,如今的光芒正逐漸被上海、深圳這些內地城市蓋過。
那么,香港現在還“香”嗎?或者說,香港還剩下哪些優勢?
我想,在未來5-10年,香港在這3個領域依然有著相對于內地勢不可擋的優勢。
首先體現在醫療領域。
雖然內地醫療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但就目前來看,香港的醫療,特別是在癌癥治療等專科領域,還是遠領先于內地的。
香港在胃癌(高于歐美13%)、肺癌(高于美國6%)、乳腺癌(5年生存率89.8%)等領域的治愈率位居世界首位,肝癌和直腸癌治愈率與美國齊平。
而且,香港的醫生密度為每千人3.7名,高于內地的平均水平,藥物引進與國際同步。
其次體現在教育領域。
香港實行兩文三語(英語、普通話、粵語),課程與歐美接軌,學生可無縫銜接海外名校。
公立學校實施15年免費教育(幼兒園3年+小學6年+初中3年+高中3年)。
除了可以考香港本地的大學外,未來既可以通過DSE直通海外名校,成績獲全球300+大學認可;也可以通過華僑生聯考低分讀內地985/211大學,避免了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那種窘迫。
最后一點就是在金融方面的自由度。
對于企業家來說,香港的營商環境還是非常有吸引力的——稅制簡單,企業稅率低(16.5%),無增值稅、遺產稅,資本自由流動。
所以,一味的說香港已經“淪為”內地一線城市,可能有點言過其實,這座城市仍然有它自己獨特的優勢。
如果你仍然看好香港的未來,或者仍然需要一個香港身份來作為規劃,目前有以下幾種獲取香港身份的主流方式:
01
香港高才通計劃
為了歡迎全球高端人才,香港在2022年底推出了“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
如果你的年收入達到250萬元以上港幣且能提供完稅證明,或拿到了全球百強大學學士學位,那么一秒鐘都不用猶豫,馬上去申請香港高才。
香港高才通計劃,流程簡單,獲批速度快,但申請人最好有到香港工作的打算,不然續簽也會很麻煩。
02
香港投資移民計劃
去年三月份,香港重啟了投資移民計劃,新的投資移民計劃要求必須在香港投資3000萬港幣(約合人民幣2700萬)。
港府還多次降低申請門檻、簡化申請條件——容許投資住宅物業,放寬凈資產審查及計算規定,夫妻共同資產可計算在內等等。
不過,香港投資移民需要提前申請一個海外身份,具體詳情歡迎聯系我們。
03
香港優才計劃
除此之外,還有前兩年特別火的香港優才計劃。
評核問卷分六大范疇12項準則,包括年齡、學歷、語文能力、工作經驗、全年收入和業務所有權。申請人符合最少6項準則,即可提交申請。
總的來看,港府就是想要高學歷、高收入、工作履歷漂亮或者創業型人才。
對于想申請香港身份的朋友來說,雖然沒有特定的申請窗口期,但不可否認的是,申請難度在逐步提高,所以建議還是趁著符合條件的時候盡早申請,后面會怎么樣不可預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