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初春,腎臟病門診都會出現一波高峰,常見原因之一在于感冒感染。不管是急起急落的氣溫,還是一輪一輪傳染性極強的病毒、細菌感染,對免疫力低的人群都極不友好。
感冒感染只是誘因。要知道,并不是每位腎病患者感冒后,都會復發或加重。也有患者在感冒康復后復查,24小時尿蛋白沒受影響,依然穩定在陰性,甚至有所下降。這也變相說明部分患者在飲食、情志、疲勞程度管理方面存在不妥之處。
針對感冒,排除病理類型、個體差異,患者的應對態度和具體步驟也會決定病情走向。
事實上,一次感冒可能造成兩次腎損傷。一次是感染,一次是用藥。
感冒,特別是近年高發的流感,具有高度的傳染性和致病性,會引起嚴重的炎癥反應。對于患有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肝病、腎病等基礎疾病的人來說,可以導致基礎病的迅速惡化,如果治療不及時,甚至會引發肺炎、心肌炎、腦膜炎、血氧暴跌等一系列并發癥,危及生命。
再者,如果用藥不科學,出現重復用藥、超療程用藥、無適應癥用藥,也會導致藥物性腎損傷。比如解熱鎮痛藥常作為感冒藥、止痛藥的主要成分,如果患者服用的藥物中有相同成分,很容易超量。
較好的做法是在感冒后,到就近醫院檢查血常規、C反應蛋白、SAA(血清淀粉樣蛋白A)等,看到底是病毒還是細菌,針對性用藥先控制炎癥。
另外,腎病患者要注意觀察身體水腫、小便泡沫,監測血壓、血糖和體重(輕微水腫肉眼不可見,但可以導致體重連續增長)。感冒康復后,治療中的患者可以按規律復查;已經停藥的患者也要及早復查尿常規、血常規、腎功能。一般來說,慢病的急性進展,越是及早治療,越容易逆轉。即使指標上漲,也會在及時對癥治療后恢復至原有水平。
另外,春季以后,隨著肝氣生發,食欲胃口大開,飲食管理不到位,血壓、血糖、尿酸、血鉀、血脂也跟著升高,這兩個常見原因常常“綁定”在一起,導致病情加重。
初春輕暖乍寒,容易因感冒感染、飲食生活和血壓血糖管理不達標,致使腎病復發。提醒您做好保暖,勤測血壓、血糖,如果發現升高明顯,及時就醫調整藥物方案,以免遷延腎臟,加重病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