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雪冰城上市,最大奶茶IPO來了!
今天(3月3日),蜜雪冰城正式在港交所上市交易,港股市場被一杯5元的檸檬水徹底引爆。
富途證券數據顯示,截至認購結束,蜜雪冰城融資申購倍數達到5324倍,認購金額達到1.84萬億港元,刷新港股歷史紀錄,超越快手的1.26萬億港元,成為新一代“凍資王”。
火爆認購點燃了蜜雪冰城的人氣,2月28日蜜雪冰城在香港各家券商的暗盤暴漲。與202.5港元的發行價相比,富途單家的收盤數據顯示,蜜雪集團報收250港元,漲幅23.46%。
這場現象級IPO背后,是資本對“下沉市場王者”的狂熱追逐,也是新茶飲行業“低價神話”的極致演繹。
但光環之下,爭議與隱憂并存,蜜雪冰城能否打破“上市即破發”的行業魔咒?
“凍資王”誕生
1.84萬億港元,這筆天量資金涌入蜜雪冰城的認購賬戶,與其說是對一杯奶茶的信仰,不如說是對“中國式下沉經濟”的押注。
蜜雪冰城的崛起,本質上是一場“反消費升級”的勝利。當奈雪的茶用20多元一杯的芝士草莓對標中產,蜜雪冰城用5元的檸檬水俘獲了縣城青年的胃和錢包。
招股書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蜜雪冰城全球門店數已達46479家,覆蓋中國31個省份、4900個鄉鎮,以及東南亞、日韓等11個國家。2024年,其終端零售額達583億元,門店網絡實現出杯量約90億杯,相當于每天賣出近2500萬杯飲品。
更驚人的是,這家以加盟模式驅動的企業,毛利率連續三年穩定在30%左右,凈利潤率在15%左右,遠超奈雪的茶等直營品牌。
資本市場的熱捧,本質是對蜜雪冰城“極致性價比+超強供應鏈”模式的認可。
通過自建五大生產基地、覆蓋全球38國的采購網絡,蜜雪冰城將一杯檸檬水的成本壓縮到極致——其采購的奶粉、檸檬價格分別低于行業平均10%和20%。
這種“農村包圍城市”的擴張邏輯,讓它在低線城市和東南亞市場幾乎無孔不入。
雪王上市,隱憂浮現
盡管如此,蜜雪冰城的上市之路并非坦途。
早在2022年,其首次沖擊A股失敗;2024年初轉戰港股,又因招股書失效鎩羽而歸。直到2025年1月,第三次遞表后終獲證監會備案,并于2月14日通過聆訊。
對于新茶飲們而言,“上市”容易“守市”難。
茶百道、古茗上市首日均破發,奈雪的茶市值最高縮水90%,蜜雪冰城試圖以“萬店規模+盈利神話”打破魔咒。
資本市場的掌聲越熱烈,越需警惕暗流涌動,蜜雪冰城上市背后早已暗藏三大隱憂。
其一,加盟模式的“雙刃劍”。
蜜雪冰城的加盟模式作為其快速擴張的核心驅動力,既成就了其全球門店超4.5萬家的行業龍頭地位,也暗藏著不容忽視的潛在風險。
該模式通過輕資產運營實現規模裂變,99%的門店采用加盟制,總部通過供應鏈輸出(2024年前三季度食材、設備銷售占營收97.6%)構建穩定盈利閉環,2023年終端零售額達478億元,市場份額居中國第一。
然而,這種 “以量取勝” 的策略正面臨多重挑戰:
一方面,加盟商需承擔門店裝修、租金等全部成本,單店盈利空間受市場競爭加劇擠壓。另一方面,管理半徑的急劇擴張導致品控風險上升,消費者投訴平臺出現異物混入、服務滯后等問題,暴露出標準化管控的漏洞。
這種模式既依托規模效應實現了下沉市場的深度滲透,又因過度依賴加盟導致發展質量與速度失衡,成為其在資本市場的隱憂。
其二,成本與創新的困境。
蜜雪冰城作為新茶飲行業的低價標桿,近年來正面臨成本與創新的雙重挑戰。
一方面,蜜雪冰城的成本優勢建立在規模效應上,但原材料價格波動(如糖、奶、水果)可能侵蝕利潤;另一方面,產品創新滯后導致市場吸引力下降。
早在去年,就有媒體報道2024年開年到3月20日,蜜雪冰城的飲品新品合計僅3款,相當于月均上新1.5款,遠低于行業單個品牌月均上新3~4款的平均值。
相較新品,消費者對其經典單品冰鮮檸檬水、冰淇淋甜筒以及珍珠奶茶等依舊更為熱衷。面對消費者口味變遷,能否持續吸引年輕人存疑。
其三,資本市場的“耐心考驗”。
盡管IPO認購火爆,但港股對新消費品牌向來苛刻。
蜜雪冰城募資用途中66%用于供應鏈擴張,而非品牌升級或數字化。在“量”與“質”的平衡中,蜜雪冰城似乎選擇了前者,但這能否支撐長期估值?對于資本市場的耐心是場巨大考驗。
第二增長曲線何在?
蜜雪冰城的上市再次引燃了新茶飲的關注度,但市場對它的期待,早已超越一家茶飲公司——它被視作中國消費下沉與供應鏈能力的樣本。
憑借龍頭溢價和打新熱情,據機構預測,短期內股價比較樂觀。尤其是其供應鏈深化(如海南基地投產)和雪王IP破圈(動畫、電影計劃),可能成為催化劑。
但上市之后,長期看形勢依舊嚴峻。當縣城市場飽和后,蜜雪的第二增長曲線何在?
中國現制茶飲門店總數已超50萬家,蜜雪冰城在低線城市的滲透率接近天花板,未來增長需依賴海外市場。但海外市場拓展中,文化差異和供應鏈復制仍是障礙,若海外擴張未能兌現,高估值將成空中樓閣。
蜜雪冰城的上市,是中國消費市場“普惠模式”的勝利,也是資本對規模化復制的樂觀期待。它的成功印證了“下沉市場”的潛力,但過度依賴加盟和成本控制,可能讓其在品質與創新的競爭中逐漸失速。
當“萬店規模”的光環褪去,蜜雪冰城需要回答一個更本質的問題:是繼續做“奶茶界的拼多多”,還是成為一家真正具備品牌溢價和全球影響力的企業?
蜜雪冰城的成功,是時間的沉淀,但資本給的耐心,可能比茶飲的保質期更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