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個墨跡娃、拖延大王,是種什么體驗?
“吃飯,睡覺困難戶,一頓飯吃上40分鐘?!?/p>
“寫作業你不催,她能做到晚上12點半。這還是一年級的娃啊,讓她別做了,她又要做,一次兩次就算了,長期晚睡對身體也不好啊。第二天問她,這么晚睡,困嗎?她說不困。我.....”
家有拖延娃不容易啊,一肚子苦水咕咕往外倒,倒不完,根本倒不完~
其實吧,娃不自律很正常,因為大部分我們成年也不一定能做到啊,想想自己有多少次說要早起運動,結果第3天就起不來了。這么一想,心里的憤懣有沒有少一些。
作為老母親,想要自家娃自律的心非常理解,不說毅力過人,每天吃飯、寫作業、學習都能順利完成,不用過多費心就很完美了。
嘖嘖,這樣的夢中情娃,誰不想要哇~
咱們與其天天跟在屁股后面嘮叨,不如多正面引導,讓孩子自己愿意做好學習中、生活中的每件事。
我們收集了一些真實又勵志的紀錄片,讓娃珍惜現在擁有的資源和幸福家庭,幫助點燃心中自律的火苗,激發學習的內驅力。
比說教更能讓娃自律的紀錄片
掃碼免費領
《翻山涉水上學路》
我們都上過學,也曾每天走在上學路上,但沒有一條上學路是這樣的,孩子們每天都要面對危險,野獸橫出的草原、洶涌湍急的江河、零下50度的雪地,這是世界上蕞危險的上學路。
紀錄片《翻山涉水上學路》講的就是這樣一群在上學路上歷經艱辛、以命相博的孩子們......
《監視資本主義:智能陷阱》
看完心里一驚,我們手中的手機,在一系列軟件工程師們眼中,都是他們利用算法來改變和監視用戶的工具。
我們疑惑的,無法放下手機是意志力薄弱?
真相是——科技公司通過精心設計的算法,利用人類心理弱點,讓人們對手機和社交媒體上癮。
我們疑惑的,社交平臺和自行車一樣是工具嗎?
真相是——社交平臺不僅僅是工具,它們通過算法精準推送內容,引導用戶的行為和思維。
我們疑惑的,假新聞為什么無往而不勝?
真相是——假新聞比真新聞傳播得更快,因為它們更具吸引力,更能引發情緒反應,推動用戶互動。
把科技殘酷真實的一面展示出來,不光孩子,我們成年人也值得一看。
《小小少年》
六個癡迷于自然、科技、藝術、運動等不同領域的天賦少年,成長故事。
從同齡人角度展示了不同的精彩,更容易引起共鳴,孩子會看到興趣和熱愛的力量。不僅適合孩子,更適合成年人,父母的支持才是孩子用勇敢追夢的堅強后盾。
《十八歲的流水線》
紀錄片中的孩子,因為種種原因,早早離開校園進入工廠,成為流水線上的一顆螺絲釘,重復著枯燥無味的流水線工作,每天面對的是機器的轟鳴和無盡的加班。
我們不是唯學習論,但看完他們的經歷你會發現,如果貪圖眼前的享樂,未來可能會遭遇更大的困境。
《讀書的力量》
“為什么要讀書”,央視這部紀錄片從歷史與現實、國家與民族、人生與社會多維度深刻生動地闡釋了讀書的力量。
孩子們會明白什么是“知識改變命運”,順帶還能幫娃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篇幅有限,只放了一部分,更多的內容大家可以領取后慢慢看。
比說教更能讓娃自律的紀錄片
掃碼免費領
姐妹們有商品、育兒等方面的任何問題,都可以隨時找“大管家”,她貼心又靠譜,包解決,包滿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