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一方面軍也稱為中央紅軍,源自井岡山紅4軍、紅5軍,1930年8月由紅1軍團和紅3軍團合編組成。
1930年至1933年,紅一方面軍連續打敗國軍4次圍剿,部隊發展到3個軍團另4個軍,總計8萬多人。
1932年6月,紅一方面軍鼎盛時期戰斗序列如下。
紅一方面軍司令部
總司令:朱德元帥。
總政治委員:毛澤東,后來周恩來接替。
總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后來楊尚昆接替。
總政治部副主任:袁國平,抗戰時期犧牲。
總參謀長:葉劍英元帥。
副總參謀長:張云逸大將。
紅1軍團
軍團長:林彪元帥。
軍團政委:聶榮臻元帥。
政治部主任:羅榮桓元帥。
參謀長:陳奇涵上將。
政治部副主任:李卓然,建國后中央宣傳部副部長。
紅3軍軍長:徐彥剛,中央紅軍長征后留在蘇區,1935年9月犧牲。
紅3軍政委:羅瑞卿大將。
紅3軍政治部主任:李卓然兼。
第7師師長:彭雄,抗戰時期新四軍第3師參謀長,1943年赴延安途中,海上遭遇日軍戰斗中犧牲。
第7師政委:蔡書彬,建國后湖北省政協副主席。
第9師師長:李聚奎上將。
第9師政委:朱良才上將。
第9師參謀長:耿飚,建國后擔任國防部長。
紅4軍軍長:周昆,1938年下落不明。
第4軍政委:羅榮桓元帥兼。
第4軍參謀長:粟裕大將。
第10師師長:李賜凡,1935年反圍剿戰斗中犧牲。
第11師師長:劉海云,1934年在閩贛邊戰斗中犧牲。
第11師政委:張赤男,1932年在贛南戰斗中犧牲。
第31師師長:尋淮洲,1934年在安徽譚家橋戰斗中犧牲。
第31師政委:張際春,建國后中央宣傳部副部長。
紅3軍團
軍團長:彭德懷元帥。
政委:滕代遠,建國后鐵道部部長。
參謀長:鄧萍,1935年在遵義附近犧牲。
政治部主任:袁國平兼,1941年擔任新四軍政治部主任,指揮突圍時犧牲。
紅5軍軍長:鄧萍兼。
第5軍政委:賀昌,1935年,在中央根據地留守作戰時犧牲。
第5軍政治部主任:黃克誠大將。
第1師師長:洪超,1934年紅軍長征突破第一道封鎖線時,戰斗中犧牲。
第1師政委:江華,建國后浙江省委書記。
第2師師長:郭炳生,1932年8月叛逃,1933年7月在廣昌被紅軍擊斃。
第2師政委:彭雪楓,阻止了郭炳生帶部隊叛逃,1944年戰斗中犧牲。
第3師師長:彭遨,1933年2月犧牲。
第3師政委:謝翰文,1942年反掃蕩中被捕犧牲。
紅7軍軍長:龔楚,1935年叛變,給南方紅軍游擊隊造成巨大損失。
紅7軍政委:張文彬,1942年在廣東工作時被捕,1944年8月犧牲于獄中。
第19師師長:李顯,1932年7月犧牲。
第19師政委:倪愚,犧牲。
第21師師長:龍云,1934年紅6軍團西征戰斗中被捕,1936年3月犧牲。
第21師政委:陳葆元,1932年10月突圍時犧牲。
紅5軍團
軍團長:董振堂,1936年在西路軍戰斗中犧牲。
副軍團長:趙博生,1933年1月戰斗中犧牲。
政委:蕭勁光大將。
軍團參謀長:周子昆,擔任新四軍副參謀長,1941年被叛徒殺害。
政治部主任:劉伯堅,紅軍長征后留在蘇區,1935年3月突圍時負傷被捕,壯烈犧牲。
紅13軍:軍長趙博生兼。
紅13軍政委:王如癡,1935年8月6日,與方志敏一起犧牲。
第37師師長:賴傳珠上將。
第38師政委:劉型,建國后農墾部副部長。
第39師師長:王樹亞,1933年2月戰斗中犧牲。
紅15軍軍長:左權,1942年反掃蕩突圍中犧牲。
紅15軍政委:朱良才上將。
紅15軍參謀長:許卓,1934年2月犧牲。
紅軍總部直屬部隊
紅11軍
贛東北紅10軍同紅31師合編。
軍長:周建屏,1938年因病去世。
政治委員:呂振球,1947年在鄂西北作戰中犧牲。
政治部主任:邵式平,建國后江西省省長。
紅12軍
閩西軍區組建。
軍長:羅炳輝,1946年因病去世。
政委:黃甦,1935年在陜北直羅鎮戰役中犧牲。
紅21軍
江西紅軍獨立第三師,第六師合編。
軍長:劉疇西,獨臂將軍,1935年1月紅10軍團失利后被俘,8月6日英勇就義。
紅21軍政委:李井泉,建國后四川省委書記。
紅21軍參謀長:宋時輪上將。
第61師師長:畢占云中將。
第62師師長:郭天民上將。
紅22軍
江西軍區組建。
軍長:蕭克上將。
政委:梁錫祜,1941年1月在皖南事變中犧牲。
政治部主任:譚政大將。
第65師師長:孫超群少將。
第66師師長:張宗遜上將。
第66師政委:鄧華上將。
1933年5月,紅一方面軍進行了改編,紅11軍、紅12軍、紅21軍、紅22軍編入3個軍團中。3個軍團取消軍一級編制,紅1軍團轄第1、第2、第3師;紅3軍團轄第4、第5、第6師;紅5軍團轄第13師,第15師、紅軍第34師。
1933年10月,紅一方面軍組建第7軍團,尋淮洲任軍團長,蕭勁光任政治委員;組建第9軍團,羅炳輝任軍團長,蔡樹藩任政治委員。1934年9月,紅一方面軍組建第8軍團,周昆任軍團長,黃甦任政治委員。
此外,1933年6月,紅6軍團由湘贛蘇區和湘鄂贛蘇區地方武裝合編。1934年11月,紅10軍團由紅10軍和紅7軍團合編。這兩個軍團也屬于紅一方面軍。
紅一方面軍鼎盛時期,兵力有10多萬人。1934年10月,8.6萬紅軍參加長征,中央蘇區還留下近22萬紅軍,其中一半兒是傷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