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圖片報名,抓住風口(iOS用戶請用電腦端打開小程序)
本期要點:美國科技脫鉤政策中的致命錯誤
你好,我是王煜全,這里是王煜全要聞評論。
隨著特朗普政府(特別是埃隆?馬斯克領導的政府效率部,即DOGE)采取了一系列改革舉措,科研人員開始對未來產生普遍憂慮。
據《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報道,DOGE已經對美國的科學生態造成了嚴重破壞,并將在未來幾十年里深刻影響到美國的科技實力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文章指出,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頂級研究機構,這些機構大多是在二戰后,聯邦政府為鞏固美國作為全球超級大國的地位而培養發展起來的。長期以來,政府一直是科學研究的最大支持者。
許多突破性技術,如互聯網、GPS、量子點技術、芯片、核磁共振成像等,都依賴于政府的持續投入。當前如火如荼的人工智能與自動駕駛技術,其底層研究同樣受益于政府多年來的資金支持。
然而,文章認為,特朗普政府削減聯邦科研預算、裁撤關鍵科學崗位、限制國際合作等舉措,正在瓦解美國的這一根本優勢。
但我們認為,情況沒有那么簡單。美國獲得科技領先地位,并不只是聯邦政府的投入所帶來的,而是一個貫穿歷史的動態調整過程。
其中的轉化鏈條非常復雜,以至于特朗普政府只能看到中美科技產業“倒掛”的現象,卻誤判中美科技產業的關聯性,才做出了現在這樣“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應激反應。
回顧歷史,美國科技領導地位的形成,最初確實得益于美國政府的支持。其核心源于1945年發布的《科學:無盡的前沿》報告,確立了“政府主導基礎研究”戰略,推動成立了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并通過聯邦資金助推基礎研究,使得美國在1950-1970年代實現了半導體、航空航天等領域的突破性創新。
但這一模式存在先天缺陷:專利轉化率長期低迷,甚至還不足5%。
其中原因也不復雜。一方面,學術界的自由探索與產業需求長期脫節;另一方面,由于私人資本因風險過高不愿涉足基礎研究,基礎研究一直只能由政府主導,專利也就歸國家所有,高校缺乏將專利向企業轉化的路徑。
于是,1980年《拜杜法案》出臺,允許高校保留聯邦資助研究成果的專利所有權,并可自由轉讓商業權益,這樣就激活了技術轉化機制,大大提升了科技轉化的效率,硅谷半導體產業也正是這一政策的產物。
然而同時,美國制造業空心化的副作用開始顯現,導致其在科技產品化突破的同時,下一步產業化能力卻大大衰退。
由于美國本土的制造業僅剩航空航天、醫藥和汽車產業還具有一定優勢,因此,我們曾觀察到一個堵點——大部分專利無法量產,變成實實在在的產品或服務,只能停留在設計和研發的原型階段。本土大量的科技企業無法穿越“死亡谷”,只有約十分之一的實驗室成果能進入量產階段。
轉機出現在中國的崛起之時,絕大部分美國的初創科技企業以及眾多大型科技企業開始積極謀求國際合作。全球大量的前沿科研成果開始依賴中國企業來完成工程化轉化,并在中國進行科技產品的大規模生產。因為,正如我們反復強調的,當今全球只有中國具有科技產品的“量產化”能力。
如今,大家不難發現,有影響力的新科技產品中,只有SpaceX的可回收火箭、波音飛機以及各類新藥,美國仍保持本土量產的優勢。iPhone雖然是在加州設計,但大部分生產環節都在中國。特斯拉作為美國企業,約一半的電動汽車也是由中國工廠生產的。此外,鈣鈦礦光伏技術雖然由美國高校首先開發,超70%的中試生產線卻設在了中國。
這種研發轉化到量產的斷層,使美國陷入"創新悖論":雖然擁有全球最多的科研成果,美國企業的研發和設計能力也很突出,在產業中往往也占據主導地位,也因此獲得了豐厚利潤,但量產都在海外,造成美國的貿易逆差持續擴大。盡管這種產業分工在經濟學上是最優選擇,也符合美國企業的利益,但卻不能給美國帶來足夠的就業,不是特朗普政府想看到的。
所以,在上一屆執政期間,特朗普政府就開始了對中國的“科技脫鉤”,同時對科技產品加征關稅,試圖在限制中國科技產業發展的同時,改變全球科技產業的分工狀態,迫使制造業回流美國。
在這一屆執政過程中,在馬斯克的主持之下,特朗普政府又對美國本土的科研痛下殺手,很顯然還是因為科研的轉化效率低,被認為浪費嚴重,要從源頭加強控制。卻忘了科技轉化的核心早就不是科研環節,壓縮科研經費,不光不能提升轉化效率,反而使得量產能力強大的中國有機會加大科研投入,把科技產業優勢向前延伸到基礎研究領域。
所以,我們可以預見,由于缺乏中國企業的參與,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美國的技術將更難以轉化為量產的產品。這才是使美國的整體經濟受損的癥結所在。
很明顯,特朗普政府所持有的,還是傳統的“地緣政治”思維。其中的核心邏輯在于,在國際政治中,權力的大小往往源于相對實力,而非絕對實力。哪怕整體蛋糕變小,只要我仍然比你分得多就行。
但是,實力的計算不可能那么精確,因此很多時候就變成了,哪怕美國會受損,但只要這件事能夠傷害到中國,美國就會去做。就像《哪吒2》中的那句經典臺詞:我死不死無所謂,我只要你死!科技脫鉤和產業脫鉤,自然就成為了特朗普政府的選項之一。
最后,我們認為,大洋彼岸的這場“革命”(或更應稱為“動蕩”),是特朗普政府一心想要做的事情。其他人或許很難阻止,只能想辦法適應,但由于特朗普缺乏產業理解,其目的最終難以達成。
而馬斯克作為打破規則、沖亂秩序的具體執行者,由于會給大家帶來極大的陣痛,很有可能最終會成為目標無法實現時的背鍋俠。
在科技突破和地緣沖突并行的環境下,各位企業家和創業者該怎么辦呢?最近,我們的科技特訓營直播課正在對這個大趨勢進行講解,如果你感興趣,歡迎掃碼加入,與我一起,先人一步,看清未來!
此外,前哨AI小課第四季已經開始,想要用AI提升自己工作效率的朋友不容錯過,現在購買還可以享受早鳥價!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王煜全要聞評論,我們明天見。
【科技特訓營】看懂科技產業,離不開長期觀察。線上書院模式,與王老師深度鏈接!為未來五年做好準備,先人一步,領先一路!
↓長按圖片掃碼報名,先人一步,領先一路
↓¥399,掌握王煜全AI產業預測精華(iOS用戶請在電腦端打開)
此外,我們還為您準備了一份清單
“馬斯克的商業帝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