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發布過一篇文章《這樣的分配讓獎勵性績效工資向一線教師傾斜的規定成為了一紙空文》,這篇文章一經發布就引發了老師們的廣泛關注和熱議,老師們紛紛就截圖信息所反映出的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懸殊的結果表達了自己的憤慨,從老師們的留言評論來看,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嚴重不公已是各地存在的普遍現象。
為了激發義務教育教師從教積極性,真正實現多勞多得以及達到獎勤罰懶的激勵作用,更是為了提高義務教育教師的工資待遇,國家層面從2009年起實施了績效工資制度,至今已有十六年了。除了還有少數省份沒有按規定和要求執行之外,十六年來伴隨著績效工資的逐年實行,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不公問題一直存在。
績效工資被分為基礎性績效工資(占比70%)和獎勵性績效工資(占比30%)兩部分,基礎性績效工資按月打入教師個人賬戶,獎勵性績效工資根據教師個人學期或學年考核結果發放。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都是由地方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方案,國家層面是要求向一線教師傾斜,問題就出現在傾斜的方向有了很大的偏差。
各地分配方案基本上都是傾斜于學校的行政領導和中層干部以及部分后勤人員,結果讓滿工作量甚至超工作量的一線教師領到手的獎勵性績效工資遠不及非一線教師,與學校的行政領導有數倍差距,這就嚴重挫傷了一線教師的積極性,違背了績效工資實施的初衷,更是讓老師們原本可以提高的待遇卻出現了嚴重的縮水。
之前看到有位河北老師發布的信息(如上圖所示),說希望國家把績效工資如實發給教師個人,別經學校領導的手了,一經領導的手,老師們的績效工資,就算是一線滿工作量且教學成績優異的老師的績效工資也得被剝去三分之一。這位老師所說的就是由學校制定分配方案將財政下撥的這筆獎勵性資金按照考核結果發放的獎勵性績效工資。
本應向一線教師傾斜的獎勵性績效工資卻因分配的傾斜導致多勞少得,完全偏離了初衷,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取消獎勵性績效工資的二次分配,正如這位老師所說,將獎勵性績效工資連同基礎性績效工資一起全額發放給教師個人。如果真要激勵,就像有些地方那樣,實行績效增量,根據教師個人的考核結果直接打入賬戶。
教育部于2019年提出要在績效工資增量上做文章,必須落實績效增量工資,用且只能用增量績效工資來衡量教師的工作,起到真正激勵的作用。如此一來,教師便可拿到績效工資當中的全額數量的基礎性績效和獎勵性績效工資,還能通過提高教學質量來獲得另外的也就是增量績效工資作為獎勵性績效工資。
績效工資增量也就是原有的績效工資全部發放給教師個人,再由地方政府財政拿出另外的專門資金用于獎勵教師業績,實行多勞多得,獎勤罰懶。在各地實施原有的績效工資出現很多問題并引起廣大教師的抱怨后,教育部提出要落實實施績效增量工資而且到目前為止已有省份已經開始著手落實。
山東從2019年開始搞活績效工資分配,建立教師績效工資增量機制,取消績效工資基礎性績效和獎勵性績效工資比例要求,讓學校統籌分配以便能有效體現工作量和工作績效。山東省教育廳廳長當時接受專訪時表示,全省2020年年底前中小學績效工資增量全部納入獎勵性績效,用“增量”撬動“存量”,激發教師內生動力。
另據報道,山西太原2020年發布《關于辦好新時代人民滿意教育的若干意見》,其中提到在現有績效工資總量基礎上再增加20%的績效工資納入學校獎勵性績效工資總量管理。原有的績效工資被績效增量工資取代會讓教師待遇得到實實在在提高,期待全國各地都能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實施績效增量工資制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