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都有朋友問張醫生,為什么會對普利類和沙坦類降壓藥情有獨鐘,老是推薦60歲以下的高血壓病人選擇這2款降壓藥?甚至有的朋友會懷疑張醫生是在做廣告。其實真相并不是朋友們想的那樣的。
要想弄清楚事情的原委,朋友們首先需要知道一個基礎知識,在醫學界,普利類降壓藥和沙坦類降壓藥一起被稱為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阻斷劑。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這個系統和人體的血壓調節有著密切的關系。
當人體血壓下降或血容量不足時,腎臟會分泌一種叫做腎素的東西,將肝臟產生的一種叫做血管緊張素原的物質轉化為血管緊張素I,血管緊張素Ⅰ再通過血管緊張素轉化酶轉化為強效的血管緊張素II。血管緊張素II會直接收縮血管、刺激分泌醛固酮,導致水鈉潴留,最終升高血壓。
整個過程就像一條流水線,環環相扣,有條不紊,一旦其中的一個關鍵環節被打斷,升高血壓的途徑就會中斷,血壓也就會隨之下降。而普利類降壓藥和沙坦類降壓藥都屬于作用在這條流水線上關鍵環節的藥物。
普利類降壓藥的實用名叫做“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而沙坦類降壓藥的實用名叫“血管緊張素II受體拮抗劑”,他們就像一把鑰匙,鎖住了升壓流水線的關鍵環節,讓血管“放松”,減少體內水分潴留,從而達到降低血壓的目的。
聊到這里,讓我們回到今天的問題本身,為何張醫生推薦65歲以下的朋友首選這兩種降壓藥,這是因為導致血壓升高的原因是非常復雜的,而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只是其中比較常見的一條途徑。這個系統導致血壓升高,常見于65歲以下人群,被稱為高腎素型高血壓。
正因如此,普利類和沙坦類降壓藥才會被定義為一線降壓藥,醫生們對其評價頗高,被譽為具有明確的降壓及靶器官保護作用,可以作為中青年高血壓的起始降壓藥物。這么高的評價并不是沒有依據的。
一項納入20項高血壓臨床試驗的匯總分析顯示,普利類降壓藥在降低全因死亡方面的作用是優于安慰劑及其他降壓藥物的,這是關于死亡率方面的調查。而隨后的一項匯總分析發現,當消除臨床試驗中降壓藥物間的血壓差異后,無論是普利類降壓藥,還是沙坦類降壓藥,對于主要心血管終點預后的影響與其他類型降壓藥物無顯著差別。也就是說,在預防心血管病方面,二者的療效也不差。
正因如此,英國高血壓指南推薦:對于年齡<55歲高血壓病人,起始采用普利類降壓藥控制,對于不能耐受的朋友,可以使用沙坦類降壓藥控制血壓。美國社區高血壓指南推薦無合并癥、年齡<60歲的1級高血壓病人,在最開始治療時,要采用普利類降壓藥或沙坦類降壓藥進行降壓。
除了年齡因素以外,這兩類降壓藥還適合一些讓朋友們意想不到的病人。研究發現,當存在肥胖、血脂異常、吸煙等危險因素時,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的激活會更加顯著。所以,沙坦類和普利類降壓藥對于此類朋友尤為適用。但需注意的是,二者具有潛在致畸風險,不宜用于計劃懷孕或育齡期的中青年女性高血壓病人。
聊到這里問題就出現了,對于這些特殊的女性病人,我們該怎么辦,指南給出了明確的指導意見,在此情況下,β受體阻滯劑尤其是拉貝洛爾,可以作為替代降壓的優先選擇。
聊到這里,咱們稍微多說一句,現在,中青年高血壓人群血壓控制并不理想。法國的研究發現,中青年人群血壓控制達標率在35~44歲人群為31.4%,在45~54歲僅為24.1%。當然,老外的數據并不能代表我們自己。讓我們來看一看我們自己的數據:
近期涉及我國10省市的一項大樣本調查發現,35~59歲的中青年高血壓朋友降壓治療達標率僅為1/3,就算是張醫生身邊的朋友,血壓控制的達標率也不高,這提示我們,有必要盡早啟動優化的初始聯合降壓方案,特別是對單藥控制不佳的心血管病高危高血壓病人。
對于他們,如果沒有禁忌癥,聯合用藥應以普利類降壓藥或沙坦類降壓藥為基礎,聯合地平類降壓藥或噻嗪類利尿劑;也可以洛爾類降壓藥為基礎,聯合地平類降壓藥或噻嗪類利尿劑。但有一個知識點需要朋友們注意,當洛爾類降壓藥和利尿劑聯合使用時,有潛在的代謝風險,因此,應慎用于合并代謝綜合征或糖尿病的朋友。
聊到這里,有一個問題不知道朋友們想過沒有,張醫生在提到聯合降壓方案時,似乎很少提到沙坦類、普利類和洛爾類藥物之間的聯合用藥方案,事實上,對于舒張壓升高合并心率增快的朋友,也可以沙坦類或普利類與洛爾類降壓藥聯用,但二者與洛爾類降壓藥在作用機制上有一定的重疊,因此,發揮的作用屬于1+1<2的。
再強調一個知識點,這里提到的心率增快,指的是靜息心率每分鐘>80次。最后,特別提醒朋友們,不建議沙坦類降壓藥和普利類降壓藥進行聯合使用,原因很簡單,二者是作用于同一個系統上,原理十分接近,如果聯合使用,療效的提升會十分有限,而副作用的發生概率卻會大幅度提升,這會讓接受治療的朋友得不償失。
需指出的是,上述推薦適用于無合并癥和并發癥的普通中青年高血壓朋友,對于伴發糖尿病慢性腎臟病、冠心病、心力衰竭等臨床情況,應依據相關指南的推薦,選擇適宜的降壓藥物。
今天的內容就聊到這里,如果對您有幫助,請關注我,我會帶您了解咱們國內最前沿的醫學知識,我是張醫生,下次再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