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根和富根,這兩個同年同月同日生,且來自同一個村莊的人,命運的軌跡在歲月中交織又逐漸分岔。
當年,貴根娘和富根娘同在一塊地里辛勤勞作。為了方便,她們把兩個尚在襁褓中的娃放在一個雙人搖籃里。喂奶的時候,誰有空誰就一手抱一個,讓兩個娃同時含著奶頭,畫面溫馨又和諧。
時光流轉,貴根和富根到了能滿地跑的年紀,便整天一起玩泥人、玩過家家,小小的世界里,彼此是最親密的伙伴。七歲那年,他們一同踏入校園,不僅同班還同桌。上學放學的路上,他們肩并肩、手牽手,形影不離。甚至誰要去上廁所,另一個也必定陪著,仿佛穿著 “連襠褲” 一般,情誼深厚。貴根性格乖巧懂事,對學習充滿熱情;而富根則生性調皮搗蛋,對書本毫無興趣。
小學時光匆匆而過,畢業之際,貴根憑借優異的成績順利考入縣城的重點中學,而富根卻連鎮上的普通中學都沒考上,無奈之下只能輟學在家。從那時起,他們的人生道路第一次出現了截然不同的方向。
貴根開始了住校生活,每個月底才回家一次。每次回家,他都迫不及待地去找富根玩耍,興奮地給他講述縣城里的新奇見聞。而富根同樣滿心期待,每個月底都會早早地跑到村口去迎接貴根,然后拉著他聊村里的家長里短。兩人在一起時,歡聲笑語不斷,仿佛又回到了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樣的相聚漸漸變少,聊天的話題也不再像從前那樣投機。或許是貴根的學業負擔日益加重,心思都放在了學習上;又或許是富根捉蛇的事情越來越多,無暇顧及其他。總之,后來他們見面的次數越來越少,到最后只是偶爾撞見時,才會親切地打個招呼,“回來啦”“忙著呢”,簡單的話語中,仍能感受到一絲往日的情誼。
一晃幾年過去,貴根不負眾望,考上了名牌大學。消息傳來,鄉親們紛紛前來恭賀,大家豎起大拇指,稱贊貴根中了 “狀元”,為村里爭了光。貴根的家人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貴根自己也對未來充滿了憧憬。
可就在貴根沉浸在喜悅之中時,富根卻闖下了大禍。
那是一個寧靜的夜晚,富根路過小寡婦春嫂的屋旁。屋內傳來 “嘩嘩” 的洗澡聲,這聲音撩撥得富根內心一陣沖動。鬼使神差之下,他將剛剛抓到的一條又粗又長的烏騷蛇弄昏后,從簡陋的天窗扔進了春嫂洗澡的屋子。頓時,屋內傳來春嫂驚恐的尖叫聲。緊接著,富根破門而入,上演了一出 “英雄救美” 的戲碼,可隨后卻強占了春嫂的身子。
受辱后的春嫂悲憤交加,她找到表弟貴根,希望他能為自己主持公道。貴根得知此事后,義憤填膺,他幫助春嫂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權益,決心要好好懲治一下富根這個不知好歹的混小子。
最終,富根罪名成立,鋃鐺入獄。而富根也因此與貴根結下了深深的梁子,曾經的兄弟情誼,在這一刻似乎蕩然無存。
又過了幾年,貴根大學畢業后回到縣城,成為了一名公務員。他滿懷壯志,立志要為家鄉的建設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而富根刑滿釋放后,在城郊辦起了養蛇場,他決心洗心革面,通過勤勞的雙手走上致富之路。
盡管兩人同處一個縣城,但由于心中都有各自的 “疙瘩”,彼此互不往來。
后來,貴根憑借著自己的能力和努力,仕途順暢,一路晉升,當上了縣長;富根則在商海中摸爬滾打,生意越做越大,成為了縣里頭號企業家。這樣一來,兩人在一些場面上便難免有了接觸。偶爾,記者還會將縣長接待大企業家時 “親切握手” 的照片撰文登在報紙上。從表面上看,此時的貴根和富根都已成為縣里風光無限的人物。
然而,在鄉親們的眼中,兩人的形象卻有著天壤之別。富根慷慨解囊,捐資修建鄉村公路,讓鄉親們出行更加便利;興建希望小學,為村里的孩子們提供了更好的學習環境;開辦敬老院,讓老人們安享晚年。他的這些善舉造福于民,功德無量,令人欽佩不已。反觀貴根,身為一縣之長,不僅沒能讓鄉親們得到更多的實惠,反而在抓計劃生育、搞殯葬改革等工作中,常常拿家鄉開刀,作為試點地區,這讓鄉親們感到有些失望。
這不,春嫂的兒子想上縣城重點高中,春嫂滿懷希望地找到當縣長的貴根表弟,希望他能幫忙開個后門,卻被貴根婉言拒絕了。就在春嫂感到絕望之時,富根主動伸出援手,他找到學校,交了一筆贊助費,最終讓春嫂的兒子如愿以償地進入了重點高中。不僅如此,富根考慮到春嫂經濟困難,還將她招進公司做了倉管員,這樣一來,春嫂就能與在同城讀書的兒子相互照應,生活也有了保障。
春嫂對富根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在她的倡議下,鄉親們一起在村口為富根立了一塊花崗巖功德碑。
然而,好景不長。沒過多久,縣里為了弘揚主旋律,在村口立了一塊大大的 “建設美好鄉村” 宣傳牌。這塊宣傳牌立得位置不巧,恰好把富根的功德碑給遮擋住了。
功德碑被遮,鄉親們對此議論紛紛,有人覺得可惜,有人則認為這是一種隱喻,暗示著某在背后搗鬼。富根聽聞此事后,只是淡淡一笑,他說自己做這些事并非為了留名,能幫到鄉親們,他心里就滿足了。
貴根得知此事,心中也泛起了復雜的情緒。他看著那被遮擋的功德碑,回想起與富根曾經的點點滴滴,以及這些年兩人截然不同的人生軌跡。他明白,富根的善舉確實值得褒揚,而自己作為縣長,或許在關心鄉親們的方式上,還需要更多的反思和改變。
從那以后,貴根開始深入基層,傾聽鄉親們的需求,積極推動有利于家鄉發展的項目。而富根依舊默默做著自己的慈善事業,他和貴根雖然沒有直接交流,但兩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為這片養育他們的土地努力著。
也許,時間會慢慢沖淡曾經的矛盾,也會讓他們重新找回那份兒時的情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