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河堤凝固在冰雪圍剿中,沒有一絲開化的意思。
我在一座廢棄的鐵路橋上徘徊許久,沒有朋友的約定,也不等待雪仙子下凡,或者有想不開而投河的預謀。而是在觀察河面上幾只水鴨的動靜,捕捉美的瞬間,把它裝進相機框,激活雪日的畫面。
誰會是第二個上橋人呢?也許在某個角落里有一架相機,正對著橋取景拍攝呢!因為人有相互窺視的嗜好,有互相拿作參照物習慣,樂于審丑,以便拉高自己的站位。而心懷美好的人,總想舉高畫中人物,以此襯照畫幅品相,留下一個美感,取悅自己與別人。文學家卞之琳這首《斷章》詩,或是一個解讀: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詩作者的感慨由何而起,不得而知,但字里行間透出的信息,卻是金玉之光。我們每個人都是別人眼中的風景,別人也是自己的關(guān)注體,不怕被丑化的自信,來自于健康閱讀視角。
把無趣當有趣擺弄,則是藝術(shù)從業(yè)者的魂。臆想中,見橋面已被白雪覆蓋,像一張白羊毛毯平鋪而去,與河堤連成一片。橋兩側(cè)豎起的欄桿,似乎不在雪裝飾的范圍,銹跡斑斑地挺在那兒,陳述著它的過往歲月。
這條鐵路通往市區(qū)一座工廠,承載物資調(diào)配運輸任務,后來由于失去作用而閑置起來,成了貫通河兩岸的便道,而拆除道軌卻是沒幾年的事……一陣風從西北方向刮來,掀起地上的積雪,擰出云團似的雪煙,一綹綹拋向天空,模糊了我的視線,也打擊了我呆下去的信心。
雪花沖出自己休眠地,延續(xù)了生命的翔舞,卻加快了融化速度:卷進河中的雪花,瞬間融于奔流,連呻吟也沒有。撲向樓臺的雪花,給窗子玻璃打上雕花,不是被室內(nèi)溫度吃掉,就是被房主人趕跑。飄上樹梢的雪花,又被風搖落下來,連花瓣也摔碎了,只能等待下一陣風到來。
其實,人都不甘于沉寂,作精神上的庸?jié)h,尤其上年歲人,更巴望青蔥歲月復活一次,即便四季景色不如前,也會甘之如飴,是以小詩詠嘆:
美草美樹美有滅,清月無氳終會缺。
一襲鴿哨起谷地,留住余韻向冰雪。
四季交替,時空變換,刷新了自然界。而雪正是一桶白漿,從天上潑下,人均沐浴。雖然我不能像雪鳥一樣翱翔,只能跋步而行,連腳印也湮滅了,卻依然喜歡在雪地上奔跑。
沿河便道上人聲鼎沸,各種各樣的滑雪運動在無序展開,猶如萬花筒般多姿多彩,仿佛一場雪潤滑了生命線,在各自的跑道上徑奔。甚至有家長在陪伴孩子玩耍時,竟搶用滑雪板遛坡,做出各種各樣的浪漫舉止,回歸兒時的精彩瞬間。
在河堤與彩虹橋交匯處,有一段天然斜坡,沒有林木遮掩,成了大人和孩子們的游樂場。出售滑雪玩具的老板,也沒有放過眼前商機,在攤點打出五花八門促銷標語,擺出一副不容砍價架勢。
掃二維碼付賬的家長,一臉自豪,叫兒女邁開四方步加入到滑雪大軍中,不再有饞渴的眼神——自卑是傷害兒童的一道閃電,烙印會伴其一生。有自卑感的孩子,甚或影響其性格走向,滋生偏激情緒,給自己添堵。
在南岸河堤頂,有一對漢白玉石獅子,面向河流擺放,呈外撇八字狀,頗有獅視眈眈的意思。我站的位置,能夠清晰看到那兩尊石獅的模樣,也可觀察到周邊休閑設施。這里怎么蹲著兩只巨獸呢?
在我們民間文化里有很多說辭,否定不了,也詮釋不出,又廣泛流傳著。由此聯(lián)想到,在許多單位大門前都置有獅子造像,或作為一種符號來裝門面吧。畢竟獅子是力量的象征。
走下鐵路橋,沿著北岸石板道西行,見綠化林區(qū)依然白雪如銀,保存了原始的潔凈,與青綠樹色相映相襯,把美透進人的肺腑,昭示了大自然的化妝本領。而蒲葵樹展開手臂捧雪的姿態(tài),又讓我想起了披著白紗的少女玉立在婚禮臺上的樣子。
林木上的雪,不時被風剝落下來,如云花輕散,了無聲息。這時候,只有鉆出樹冠鳥兒的嘰嘰聲,以及擦動枝丫發(fā)出的嗤嗤悶響,再沒有別的聲音了。許是林子中光線幽暗緣故,不見有人和寵物的印記。
在中原地區(qū),每年會有一二場雪到來,潤物育人,不像北方的冬季,雪成了造訪常客,即使不耐煩,也得聽憑自然的分配。而南國的冬季能降上一次雪,等于老天惠顧,人會像過生日一樣歡天喜地,或被拿作聊趣,或給孩子們當童話故事講,以便在寫關(guān)于雪的作業(yè)時,有個啟發(fā)。要么在某個不眠之夜,取出雪花的影子,充作催眠劑,直到腦中那片雪飛出窗口。
一場雪開啟的不止一個詩意冬天。如果缺少一場雪,春的氣息可能姍姍來遲,夏光可能逃逸,而金秋或許放緩腳步……
我這樣說,沒有夸張的修辭,用一句民諺便可以自證。"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是農(nóng)民雨晴表上的一個刻度,莊稼沒有瑞雪浸潤,豐年或是一個噱頭。民諺里隱著的哲思,不是一般的詩情蘊意,而是千年來農(nóng)桑結(jié)出的晶體,灼灼其光,破云穿霧。
如果我是詩人,該怎樣描繪一場雪呢?可能繞彎子來抒情,結(jié)果未必侃到點子上,即便被人瞥幾眼,卻難以扣動閱讀者。琢磨來琢磨去,仍不得半句,又心有不甘。于是,我隨地搓一把雪,狠勁擲向河心,如泄怨憤。可巧,雪團落在一塊浮冰上,旋而不見。
我想象不出那團雪與浮冰捆綁的結(jié)局,因為冰雪融化歸水,可是水又流向哪兒呢?也許大江大海是歸宿,但能到達者終為點滴,大多水分子化云化霧,復歸山野。
詩如一塊餅干,有嚼味,能止精神上的小饑荒。否則,只是畫餅而已。不過,也確有這么個文友,把詩當夜宵來擺弄,在我踏雪時辰還打電話問我讀詩否?我回答在讀雪。她咯咯笑了起來,言語里透出羨慕。為了證明我沒有說假,就打開手機窗口,要她看個仔細,并制作抖音視頻傳過去,好煽動她的詩情。
走進影像畫面的滑雪人,并不知道他們點綴了風景,臉上的表情和舉止將被一個遠方人瀏覽,詩化后復制到一頁臺歷上。然而,人太在意自己的形象,又會變得縮手縮腳,呈出一副窘相。與其如此,倒不如持原有身份證,或者憨態(tài)可掬,像彌勒佛一樣面對大千世界。
我們常常被精致的玉雕吸引,一柄玉如意也端的可以消解躁癢,殊不知璞玉開鑿而得器物,那是匠人刻意而為的結(jié)果,并不是玉石真面目,有瑕疵才是大自然的育嬰。于是,在這種心理支配下,我又走回鐵路橋,放開拘謹?shù)睦K子,不再不故作姿態(tài)了。
接近掌燈時分,天又飄起了雪花,而且越來越大,似乎有意趕走侵擾者,將河堤重新噴白粉刷一遍。返回路上,在經(jīng)過那兩尊石像時,我下意識摸了摸獅子腳。原來它們?nèi)绱烁叽罂齻ィ阋缘钟╋L雪。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