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力哥有個毛病,要么不寫,一寫容易寫high,興起就會連放機關炮,大家多擔待哈~
還是承接昨天的
文章既介紹了哪吒2取得的驚人成績,也對餃子導演表達了肯定和敬意
后面陳述了口碑極度分裂,尤其國內外評價差異巨大,并分析了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包括哪吒2各種優點和不足,進而引申到中國電影如何走出國門,被全世界喜歡,賺全世界的錢,最終有利于中國文化輸出,消除誤解偏見,培養親中力量,改善國際環境,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問題是哪吒似乎成了部分死忠粉心中的某種“宗教”,聽不得半點負面,一聽就炸,取關抗議
昨天留言墻做了個小調查,但回復匆忙,投票設計不合理,重新來過——
哪吒2國內已有近3億人次觀看,排除二刷三刷,實際人數也有2億多,雖然創歷史記錄,但相比人口基數,不到2成
加上這2億多有相當比例只是跟風,看完評價soso,所以我才說,任何一個再火的人/IP/文化現象,一旦出圈成為社會焦點,必然不喜歡的比喜歡的多
其他質疑,昨天留言都回復差不多了,有一個被多位當媽的讀者拿來diss的點,我覺得值得展開嘮嘮——
我說殷夫人有句臺詞:“我不在乎你是魔是仙,我只知道你是我兒,你什么樣子我都愛”
乍一聽很感人,表達了母愛的偉大包容,但仔細分析挺嚇人
假如你兒真是殺人如麻的大魔王,甚至要把你殺了喂豬,你也不管不顧,只認自己母親的角色?
這種近乎盲目的愛,其實是一種溺愛
雖然影片中哪吒沒那么壞,他父母也算不上溺愛,但字面邏輯推演,的確有內味~
有些當媽的坐不住了
你說親情友情愛情奮斗勇氣夢想這些普世價值能出圈,哪吒除了沒愛情其他都有,怎么哪吒展現的親情就說是溺愛?美國電影展現的親情就是普世價值?這不雙標嗎?
因為常年官宣,“普世價值”四字在墻內成了貶義詞,美帝想搞顏色革命的借口
單從字面上看,普世價值是不分種族、國家、文化、宗教……在全球范圍內都普遍適用的價值觀,強調人類共有的尊嚴、權利和責任
從底層邏輯推演,普世價值是調整人與人關系的基本準則
我說過多次,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黃金律”
進一步推演,有兩個最基礎的普世價值——自由和平等
你不想被人限制自由,就不要限制別人自由
你不想被人不平等對待,就不要不平等待人
但如果統治者權力不受約束,想怎么樣就怎么樣,就可以長期剝削欺壓人民,剝奪其自由
正是為了實現“道德黃金律”,更好處理人與人的關系,才衍生出民主、共和、法治、寬容、和平等價值觀
民主是避免少數人欺負多數人,所謂獨裁極權暴政
共和是避免多數人欺負少數人,所謂“多數人的暴政”
法治是避免任何人凌駕于他人之上,因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寬容是每個人想法訴求都不同,允許自由就會產生矛盾,就得允許反對,求同存異
和平是有些矛盾可能特別激烈,也要盡可能避免使用暴力
以上只是政治層面解讀,普世價值實際范圍更廣
比如“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雖然不同人有不同審美標準,但喜歡美好事物,厭惡丑陋事物,也是人類共通價值觀
所以我才說魔丸版哪吒造型比較獨特,肯定有人喜歡,但和大眾審美相差較大,很難被所有觀眾,特別是海外觀眾喜歡
如果我們的動畫主角能多一些像敖光這種造型的,更容易跨文化傳播,被全世界喜愛
這方面,已有一個非常成功的IP,受全世界玩家追捧,特別是成功反向輸入二次元王國日本,大賺日元
沒錯,就是原神
再如親情友情愛情也都是人之常情,歌頌這些人類樸素情感的作品,也容易跨文化傳播
歌頌親情本身沒毛病,但親情表現形式和力度,卻因文化背景不同,會產生差異,不一定能形成普世價值
我們生活在一個復雜的人際關系網絡中,我們心中的愛,既包括實體的父母、配偶、子女,身邊親友鄰居,也包括自己成長的家鄉,以及虛構的想象共同體,比如民族國家
還有一個常被忽視——對自己的愛
這就回到之前那篇里提到的“愛的秩序”
那么多需要愛的對象,不可能一視同仁,難免優先劣后
有人優先認同自己“人”的身份,對全人類痛苦都感到難過,所以反對一切戰爭
有人優先認同自己“中國人”身份,只要中國和平,越來越強,并不在意外國人死活,甚至還想著“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別說俄粉烏粉吵了3年,誰都沒說服對方,現在連美烏老大都當眾吵了起來
這種問題,就無法形成普世價值
看微觀,有人最愛自己,有人最愛配偶,有人最愛父母
但多數為人父母者,最愛孩子
畢竟是血脈延續,愛孩子也是愛自己的體現,希望基因能流傳下去,后代過上更好生活
特別是“親自生”的媽,對孩子的愛,往往比“親生”的爸更濃烈~
這點全世界都一樣,但中國傳統文化中,父母對子女的愛,往往被拔得過高
慈禧年輕時寫過一首打油詩——
世間爹媽情最真
淚血溶入兒女身
殫竭心力終為子
可憐天下父母心
問題在于,中國父母對子女的愛,有時超過對其他一切愛的總和,甚至成為唯一重要的愛,愿意為了這種愛,付出一切
所謂“一切為了孩子”
我現在最怕聽到“不計一切代價”這幾個字
世間一切皆有價,不計代價,不顧一切,意味著失去理性,只盯著一個目標狂沖,何等可怕?
這個冬天肆虐的甲流其實比當年奧密克戎癥狀更嚴重,怎么不再不計一切代價zero了呢?
愛可以有優先級,但不能只剩唯一性
我家有個長輩,結婚后晚飯燒兩個雞腿,自己一個不吃,全給丈夫吃
等有了兒子,晚飯燒三個雞腿,自己還是不吃,但也不許丈夫吃,三個全給兒子吃
以此表達對孩子最強烈甚至排他的愛,以致于不惜犧牲自己,傷害丈夫
正確做法應該是力嫂那樣,晚飯燒6個雞翅,理應每人2個,但把自己一個省給兒子,以表達對兒子最優先的愛
最后她吃1個,我吃2個,娃吃3個
兒啊,媽愛你,而且最愛你,但媽媽的世界不只有你,也有其他值得我愛的!
反觀敖光在電影中展現的愛,有很強的唯一性——只要我兒安好,其他皆不重要!
更可怕的是,中國父母對子女過度的愛,并非真的“無條件”,實際暗藏儒家“仁愛”思想中的對等交換原則
我掏心掏肺為你付出一切,你以后也要全心全意報答我,不孝順就是狼心狗肺,會天打五雷劈,一輩子戳脊梁骨!
可子女再怎么報答養育之恩,也只是“寸草心”,終究不可能還清父母偉大的“三春暉”——成長起來的草木,怎么可能還清春日陽光的恩情?
所以道德上,父母永遠壓子女一頭,這就是儒家“對等的愛”,而非“平等的愛”
其實父母撫養子女,子女贍養父母,都是普世價值,遺棄父母的子女在任何時代任何文化都會受到道德拷問,所以描寫物質極端匱乏情況下的道德困境的日本電影《楢山節考》才會獲得全世界贊譽,類似還有“只有河南·戲劇幻城”的主劇“李家村”,一樣催人淚下,感人至深
中國孝文化的問題在于,除了“孝”,還要“順”
“孝”只要對父母好就行,“順”則連同自己的生活,都要按父母意愿行事
特別是在找工作、找對象,生孩子等重大問題上,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覺得自己有權干涉子女生活,甚至替子女做選擇
子女不認同,對著干,就是“翅膀硬了”,大逆不道!
這是一種病態的親子關系,本質是一種人生依附和控制,父母把子女當成私有財產,最終父母不得自由,子女也得不到尊重,反而違背平等自由的普世價值
海外觀眾對于這種“愛”,就很難共情
哪吒2最牛的地方,在于既展現了這種深植中國傳統文化的愛,引起廣大父母共情
最后筆鋒一轉,敖光不再要敖丙唯命是從,把拯救龍族的使命強壓給兒子,而是還敖丙自由,讓他按自內心想法,書寫自己的人生篇章
作為合家歡商業電影,最后能提出這種反思,實在難能可貴!
再往深處挖一挖,這種文化差異的實質,還是前現代社會和現代社會的差異
在古代,自由平等并非普世價值
西方通過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和幾場大革命,才逐漸在全社會形成這種共識,進而推廣到世界
但其他古文明,多少都保留了一部分與平等自由相抵觸的傳統文化
這次在埃及,我在很多飯店旅館清真寺門口都看到各種文字的伊斯蘭宣傳單
其中有張單頁叫《穆斯林婦女的權利》,差點沒把我笑抽過去
因為西方總指責伊斯蘭國家女性受歧視,他們也知道男女平等是普世價值,所以要從古蘭經里找出各種經文,證明穆斯林女性享有平等權利,作為外宣切入口
傳單開篇就反唇相譏,說現代歐美提倡的男女平等反而是玩弄物化女性,走上歪門邪路
最后把羅馬、希臘、印度、中國、猶太和基督教傳統文化中對女性的態度做了片面曲解
言下之意,全世界都不尊重女性,唯有伊斯蘭真正尊重女性,女性地位最高
那啥,真的,就……¥%&*@*~
不說塔利班正在做的那些荒唐事,光看埃及土耳其這些世俗國家的樣子,我也已無力反駁,懶得吐槽~
這張宣傳單,可以說體現了埃及官方意識形態
其中體現的無知、驕傲、狹隘、愚昧、顛倒黑白、以偏概全……對外國游客毫無說服力,只能給國內百姓洗腦
上過開羅大學的埃及導游在講古埃及文化時頭頭是道,聽到我心服口服(我知識儲備不如他)
但解釋巴以沖突來龍去脈時,其中的顛倒黑白,以偏概全,直接讓我驚掉下巴(后續埃及游記再展開)
這就是埃及人從小接受的洗腦教育,哪怕 百里挑一的精英高材生,一樣逃不過偏見
可見,前現代國家向現代國家的轉型之路,真的很難,特別是沒經歷過徹底宗教改革的伊斯蘭世界
相比而言,中國實用主義掛帥的傳統文化約束力更弱,當代年輕人更易擺脫傳統文化糟粕的束縛
尤其在構建平等尊重的新型親子關系和兩性平等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
只不過,這條路依然漫長而曲折
我現在做的,就是為加速中國社會現代化轉型,盡綿薄之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