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水可能是浙江最不發達的地級市,全市9個區縣250多萬人口,2024年GDP剛好過2100億元,這個成績在不發達的省市來說,還說得過去,但對經濟發達的浙江省來說,就只能墊底了。俗話說得好,瘦死駱駝比馬大,麗水經濟在浙江落伍,但在全國比起來,還是挺不錯,也正是如此緣故,出現道蓬坑這樣的無人村,多少有些令人意外。
與其他無人村不一樣的是,道蓬坑村雖然處在大山深處,但是位置還是挺不錯,位于麗水市縉云縣方溪鄉,地處縉云縣東南側的城郊位置,緊鄰蛟龍大峽谷景區,距離縉云縣縣城不遠,只有不到20公里的路程,但進入村莊的道路多是盤山鄉道,道路崎嶇蜿蜒,不敢開快車,要近40分鐘才可以到達。
道蓬坑村雖是古村落,同時也是普通的自然村,歷史并不清晰,只能從遺留下來的老建筑推斷,應該有100多年的歷史。古村落坐落在兩個山脊之間的洼地上,一條溪流從山上到山下穿村而過,規模不大,曾經大約有30戶,100到200人,只是后來不知出于何故,村民多數搬離,成了即將消失的村莊。
道蓬坑村儼然成了無人村,原本溪水潺潺的河溝兩旁長滿雜草,看不見流水,只能聽見潺潺的水流聲,村中的房屋多是黃墻青瓦,獨門獨院,不規則地分布在兩旁,或許是太長時間沒有人居住,房前屋后都長滿了雜草,好不容易走進房屋,大門緊鎖,從破敗的窗戶窺探老屋,家具還在,只是布滿灰塵有些荒蕪。
看過無數個古村落,無人村落,唯有道蓬坑村房屋特別有意思,其它古村落無論歷史多悠久,破敗時間有多長,老房子或是用磚木結構,或是木頭房子,而道蓬坑村卻多是黃墻青瓦,應該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中國主流民居,說是冬暖夏涼,其實是因為成本低廉,不得已而為之,現在看來就是落后。
道蓬坑村曾經有30多戶人家,近些年多數村民在外地務工,或是做生意發了財,在鎮上、縣城買了房,搬離了古村落。也有例外,村莊最上方還有一戶人家,這戶人家為什么不搬走了,與主人交流得知,原來是五、六十歲的兄弟二人,一方面是照顧90多歲的老父親,另一方面是經營自家水電站被迫留下,也正是如此成了最后的守村人。
已經發文,不允許城市人回村買地建房,之所以出臺這樣的文件,說明回村建房成了趨勢,這最大的壞處可能讓多年城鎮化建設成果化為泡影。反觀道蓬坑村的留守老人,有老父親要照顧,還有自己產業要經營,表面上看起來有些凄涼,實則是人生最大的贏家,你說是不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