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文章前,辛苦您點下“關注”,方便討論和分享。作者定會不負眾望,按時按量創作出更優質的內容。
前言
提到中國女排,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郎平,她在擔任女排主教練期間,帶領隊伍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輝煌的成績,成為中國女排的傳奇人物。不過,郎平并不是中國女排的第一代領軍人物,這個稱號屬于袁偉民,他一生中兩次扭轉乾坤,堪稱硬核中的硬核。
寒門貴子
袁偉民曾擔任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地位顯赫,但很少有人知道,這位大人物竟然出身于江蘇蘇州城鄉結合部的一個普通家庭。袁偉民的父母都是樸實的農民,1939年出生的他在新中國成立時才十歲,因此他的童年過得相當艱苦。
新中國成立后,袁偉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由于父母的支持和自己的努力,初中畢業的袁偉民順利考入重點中學,前途一片光明。袁偉民對自己充滿信心,早早把考進清華作為新的目標。然而,高中還沒畢業,他就被省體育部門的教練相中了。
當時袁偉民身高已達一米八,在那個年代是難得的體育苗子。分班時,籃球隊、手球隊等多個項目的教練都爭著要他,最終排球隊的張然教練成功將他帶到了男子排球隊。面對計劃的改變,袁偉民并沒有表現出迷茫或消極,而是刻苦訓練,并憑借優異成績考入南京體育學院繼續深造。
1962年,袁偉民進入國家隊,開始擔任主力二傳。1970年,國家隊重建,袁偉民成為隊長,直到1974年退役。
魔鬼教練
像袁偉民這樣的人才,國家自然不會輕易放棄。退役后的袁偉民很快被任命為中國女排主教練。
從接觸排球起,中國排球隊的世界排名一直較低。袁偉民作為一名運動員時,就立志要改變這一狀況。擔任女排主教練后,一件事件深深觸動了他:帶隊訪日時,日本方面派出了所謂的“二隊”迎戰中國隊,這種輕視讓他倍感羞辱。回國后,袁偉民痛定思痛,開始了高強度訓練,由此得名“魔鬼教練”。
因為袁偉民的嚴格要求,隊員們對他頗有怨言。有一次,袁偉民穿著新衣服上班,結果衣服沒穿多久就被隊員弄了個洞。盡管如此,袁偉民還是裝作沒看見。
事實上,袁偉民不僅對隊員嚴格,對自己更是苛刻。雖然不用親自訓練,但他每天總是最早到最晚走,數十年如一日。為了工作方便,他甚至直接住進了單位辦公室。
正是靠著這樣的付出和堅持,袁偉民帶領中國女排取得了“三連冠”的佳績。
晚年生活
拼命的工作狀態給袁偉民帶來了巨大的精神和身體壓力。三連冠后,他辭去了主教練職位,開始彌補對家人的虧欠。誠然,袁偉民是一位出色的運動員和教練,但未必是個好丈夫、好父親。
1975年,妻子鄭滬英懷孕,但袁偉民忙于訓練,直到孩子出生那天才趕到醫院陪伴。多年后,鄭滬英夜間生病,袁偉民即使離家僅十分鐘路程也未回家陪她看病,最后是小兒子陪著母親去醫院,母子倆相對而泣。
此后六年多時間里,兒子袁粒一直對這件事耿耿于懷,沒有叫過袁偉民一聲爸爸。卸任女排主教練后,袁偉民把更多精力放在家人身上,尤其是對妻子的愧疚最多。他知道這些年家里的一切都是妻子一人撐起來的,所以主動承擔家務,還發明了許多實用的小物件。
2004年,袁偉民正式退休,此時他最愛的兩項活動是運動和書法。年輕時超負荷工作使他患上多種疾病,適當的運動有助于保持健康。同時,他對書法的熱愛讓他結識了著名書法家范增。
盡管離開女排已多年,袁偉民心中始終牽掛著中國的排球事業。2009年,他出版自傳《袁偉民與體壇風云》,記錄了對中國體育事業的思考與總結。這本書不僅是袁偉民的心血結晶,也是家庭關系和睦的見證,首次校對工作由妻子和兒子共同完成。
結語
或許老天也在補償袁偉民年輕時失去的時間,如今他含飴弄孫,頤養天年,日子過得十分愜意。希望袁偉民教練能夠繼續健康長壽,見證中國女排創造更多奇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