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連斯基在白宮媒體會上與特朗普、萬斯的4分鐘“爭吵”經媒體渲染在社交媒體上發酵,他與烏克蘭外交代表團被取消了白宮午宴和下午的“礦產協議簽署”,澤連斯基飛往倫敦受到英國首相斯塔默的歡迎和歐盟領導人“勇敢”的贊揚,他也得到了支持者“英雄”的高呼,但英國政治刊物則不這么看,他們認為澤連斯基是被“寵壞的孩子”,他的“任性”讓烏克蘭哭泣、歐洲震驚。
01
究竟是特朗普傲慢還是澤連斯基沒有“尊重美國”?
在美國國務卿盧比奧看來,這絕對是外交史上的“災難”,隨后盧比奧接受了CNN的采訪,講述了“礦石協議”的前后經過,澤連斯基有過3次“反悔”,但這次是在雙方外交人物溝通后,得到了澤連斯基的認可,雙方完全可以在網上簽約,但澤連斯基要求來白宮訪問。雙方當著媒體的面,重申美國會繼續支持烏克蘭,但在友好交流的最后幾分鐘,澤連斯基不滿意萬斯的“外交解決方案”,強調普京是不值得信任的人,他希望美國站在烏克蘭一方并給予安全上的保障,這在特朗普看來,澤連斯基根本就不想“和談”,而是威脅美國將遭受到類似侵略想利用美國來完成他的目標。
澤連斯基顯然沒有認識到白宮已經換了主人,美國的戰略已經做了調整,特朗普競選成功就是要終結民主黨政府的“自由擴展主義”,美國要回到“半孤立主義”,也就是以國內事務為主。馬斯克關閉“國際發展署”不再支持“顏色革命”,這都是強烈的信號,特朗普要走“務實路線”,讓經濟回流、復興本土經濟。特朗普的目標一直就很明確,就是要促使“俄烏和談”,但這對歐盟、澤連斯基來說,就是對普京的“綏靖”,澤連斯基希望得到美國的繼續支持在戰場上取勝,這是他們完全不同的訴求,結果肯定是不歡而散。
從澤連斯基的角度,一定會覺得冤,他當選是得到全球主義和拜登政府的支持,他也一直是受這套“民主”價值觀影響,要烏克蘭轉向歐洲去“俄語化”,也就是去專制,但烏克蘭的復雜之處在于它處于歐洲和俄羅斯中間,烏克蘭有800多萬俄羅斯族人他們比較親俄,而且他們都是斯拉夫人,在語言、文化上有很深的淵源,他們要融入歐洲其實很難,更不用說加入北約,這一定會給俄羅斯帶來安全上的危機。美國對待俄烏戰略一直存在兩派不同的聲音,一派要“自由擴張”,一派要尊重文化、歷史,保持對話。
特朗普的右派幕僚都支持對話,他們認為烏克蘭政府腐敗,烏克蘭是有名的“代孕中心”、存在人口販運,推行同性、變性覺醒文化,在文化上,美國保守派反而與俄羅斯更能共情。
在俄烏戰爭之初,他們都同情烏克蘭人的遭遇,也佩服澤連斯基反抗侵略的勇氣,美國提供了最多的資金、武器上的援助,但3年戰爭,烏克蘭卻失去了大片土地。馬斯克說烏克蘭去年一年戰線幾乎沒有推進,這等于是在彼此“消耗”,使上千上萬的士兵在死去,烏克蘭有幾百萬的難民,城市被夷為平地,到處是戰爭的瘡痍。
02
雙方都需要停戰、喘息,烏克蘭人需要生存下來,重建家園。
這是發生在烏克蘭街頭,“抓人”的視頻,有19個征兵處出現賄賂情況,前不久有一位母親為了不讓小兒子上戰場在征兵處引爆炸彈,這說明如果歐洲、美國不派兵烏克蘭獲勝的希望很小。
美國已明確不會再支持戰爭,而且不會派兵。
今天看社交媒體說,德國外交部長發表了激情昂揚的演講,表示德國已做好與俄羅斯開戰。
德國如果與俄羅斯開戰就會觸發“北約防務”條例,迫使美國參戰,這也是特朗普擔心的“第三戰爆發”。
美國有議員已經提議美國退出北約,說是美國承擔了大量的費用,歐洲很少國家達到2%的國防預算,他們都是躲在美國的安全保護下,把資金用于高福利和接受穆斯林難民,讓歐洲人口“大置換”。
03
在慕尼黑歐洲安全會議上,萬斯明確表達了不滿,認為歐美的敵人不是來自外部而是歐洲內部,他們已在背離歐美共享的價值觀,他們在打擊“言論自由”。萬斯說,我不知道歐洲究竟在捍衛什么?
萬斯有完整的思路和保守派價值觀,歐洲媒體批評他是在向歐洲“輸出右翼意識形態”。特朗普主義與歐洲左翼覺醒文化已經爆發出意識形態之爭,這很可能影響未來的世界格局。
04
在美國對歐盟加關稅,歐盟想去“美國化”的競爭中,歐洲對烏克蘭的支持也出現了不同聲音,但占多數的左翼政府都支持烏克蘭繼續戰斗,這可能是澤連斯基的“底氣”。但這些國家能否提供給烏克蘭幾千億歐元支持這依然是未知數。
對烏克蘭來說,他們迫切需要資金、彈藥、武器還有士兵,他們很多失去親人的家庭在哭泣。
在白宮談判破裂,烏克蘭大使掩面哭泣,還有他們的攝影師也在流淚,這充分說明他們的現狀,烏克蘭人也希望停戰、和平。
委實說,我昨晚一夜未眠,為烏克蘭難過,不知他們未來何去何從。從他們的民族主義情緒來說,很難接受“和談”,澤連斯基到國際上尋求支持,保持戰時總統的形象,都是為了得到更多援助。但他在白宮面對最大的援助方,他卻沒有調整好心態和定位,對萬斯不屑就是對特朗普的不敬,也是讓美國人無法接受,因為這是他們民選上來的總統。
從美國的民調可以看到,大多數美國人都支持和平。
澤連斯基“吵架”后并不知道事情的嚴重,他以為像前幾次一樣,美國需要這份“協約”,其實美國不過是用這份“協約”與烏克蘭利益綁定,由美國投資共同開發,把資金用于烏克蘭重建,而且這些礦藏在烏東地區也是在承認烏克蘭的主權,美國由此可以與普京談條件,這在特朗普看來,是一個有創意的“和談協議”,但澤連斯基出爾反爾讓特朗普幕僚一致認定澤連斯基沒有誠意,他們簡短討論后,由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沃爾茲出面,告訴烏克蘭代表團,取消下午的協議簽署。
澤連斯基并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但烏克蘭代表團意識到了,他們極力爭取但來不及,他們有的人哭了,而且都很沮喪。
在白宮發布會上,特朗普就承諾要繼續給烏克蘭提供資金、武器支持,直到和平協議生效。
但據說白宮發言人說,“美國援烏”已停止。澤連斯基當天飛到倫敦,工黨政府斯塔默將繼續支持烏克蘭,已確認向烏方提供20多億英鎊援助貸款。
20多億英鎊還是援助貸款,這對烏克蘭來說,只是杯水車薪,與他們需要的2000多億相去甚遠。
北約秘書長呂特建議澤連斯基盡快與特朗普修復關系,澤連斯基也想簽下“礦石協議”,這是對烏克蘭人有利,但他們之間已經出現了不信任,烏克蘭是另派代表還是澤連斯基拿出誠心?
總之,在關系國家生存和利益面前,需要智慧和謙卑,因為美國不是烏克蘭的盟友烏克蘭也不是北約成員國,特朗普已經調整拜登時期的左翼意識形態輸出戰略,因此需要充分了解特朗普的“美國戰略”,改變以前認識才能處理好與美國目前的關系并得到支持,而“勇猛”是不能解決外交問題只能用在戰場上。
我們多希望烏克蘭領導人明智做決定,早日迎來和平和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