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娛樂圈再度傳來噩耗。
知名音樂人、歌手方大同所屬公司發(fā)布訃告,方大同于2025年2月21日去世,享年41歲。
方大同,1983年出生于美國夏威夷州,是華語流行樂男歌手,其代表作有《Love Song》《三人游》《特別的人》《愛愛愛》《春風吹》《紅豆》等。
這位才華橫溢的音樂才子,以其獨特的嗓音和充滿哲思的歌詞,陪伴很多人度過了青春歲月,卻在自己最美好的年華戛然而止,留給世人無盡的惋惜與懷念。
方大同的健康危機,其實早有預兆。
2010年9月,方大同因氣胸緊急入院。
短短一兩年間,他馬不停蹄地在全球各地舉辦了近30場演唱會,高強度的工作節(jié)奏讓身體不堪重負。
自此之后,方大同陷入了"住院治療-匆忙復工-再度入院"的惡性循環(huán),嗓音也因呼吸機能損傷變得沙啞。
所謂氣胸,是一種令人窒息的病理狀態(tài)。
當氣體進入胸膜腔,占據(jù)了肺部本來的膨脹空間,導致肺組織受壓而造成塌陷,也讓人真切地體會到了什么叫"會呼吸的痛"。
2024年10月,方大同攜新專輯《夢想家The Dreamer》回歸,并表示自己正在康復的路上,身體狀況已有了長足改善,但還沒有完全康復。
當時,一名網(wǎng)友詢問方大同“真不希望這是你的最后一張專輯”。
方大同也簡單明了地表示“不會”。
可當初的這份承諾,終究也抵不過人生的變數(shù)。
2024年10月29日,是方大同最后一次公開露面。
照片中,他頭戴黑色棒球帽,身穿厚外套,身形單薄如紙。
他虛弱地倚靠在友人的臂彎中,即便戴著口罩,也難掩一臉的疲憊與憔悴。
方大同去世的消息傳出后,曾與他合作過的王心凌、袁維婭、王力宏等歌手發(fā)文悼念。
還有網(wǎng)友曬出2月22日薛凱琪在音樂節(jié)唱歌的現(xiàn)場片段,稱“怪不得那天唱到一半她哭了”。
方大同與薛凱琪不僅是音樂上的默契搭檔,更是彼此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摯友。
薛凱琪經(jīng)常在網(wǎng)上分享和方大同的日常互動。
在一次訪談節(jié)目中,薛凱琪透露,自己因家庭變故與事業(yè)壓力深陷抑郁,甚至一度試圖輕生。
在那個絕望的夜晚,她撥通了方大同的電話,希望得到對方的開導。
方大同理性地幫她分析問題,并告訴她活著才有希望。
這一場深夜通話,也成為薛凱琪人生的轉(zhuǎn)折點。
就在前陣子,薛凱琪還滿懷期待地表示,希望兩人能再次同臺演出。
可伴隨著方大同的病逝,這份期待,也化作了她一生未盡的遺憾。
方大同的歌,曾治愈過無數(shù)80、90后的迷茫與困惑。
《愛愛愛》教會我們?nèi)绾稳郏度擞巍访枋隽巳顷P(guān)系中復雜的情感糾葛,《紅豆》則表達了對于戀人離去的遺憾與無奈。
在那個MP3盛行的年代,他的音樂陪伴我們走過無數(shù)個挑燈夜讀的夜晚,也見證了我們從青澀走向成熟的點點滴滴。
方大同的猝然離世,除了引發(fā)集體的悲慟,也給我們普通人帶來了一些啟示:
我們每個人,都在不可逆的時間洪流中航行。
再精細的未來規(guī)劃,都抵不過一次命運不懷好意的修改。
一場疾病,可能會在某天突然降臨,為我們的生命帶來不可承受之重。
無病無災,平平安安地活著,才是人世間最大的幸運。
前不久,大S在日本旅游期間因患流感而去世的消息,引發(fā)全網(wǎng)震驚。
很多人感到難以置信:區(qū)區(qū)流感,怎么會奪走一個人的性命呢?
然而,他們卻忽略了一個重要的事實——對于免疫力本身就弱、還患有基礎(chǔ)性疾病的人群來說,流感很可能會引發(fā)嚴重的并發(fā)癥,成為一場致命的威脅。
早年間,大S為了保持形象,曾長期采取極端的減肥和飲食方式。
有傳聞稱,她甚至曾連續(xù)數(shù)月只依賴單一水果以求速效。
在這種情況下,身體會本能地降低新陳代謝速度,導致免疫力下滑,甚至患上了厭食癥。
為了美白,大S還吃過“抗凝血劑”。
“抗凝血劑”本身用于治病,副作用是讓皮膚變得慘白沒有血色,讓人的身體沒辦法凝血。
這也意味著,只要稍微磕碰一下,身體就會出現(xiàn)淤青。
生孩子之后9年內(nèi)兩次生育兩次流產(chǎn),讓大S的癲癇和心臟病愈加嚴重。
她曾多次因為癲癇發(fā)作,被緊急送醫(yī),日常也需要服用各種藥物,才能維持身體健康和睡眠正常。
前段時間就有消息傳出,大S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已經(jīng)處于半癱瘓的狀態(tài)。
吃飯需要一口口地喂,甚至上廁所都得靠具俊曄抱著去。
也正因為身體底子弱,大S這一次才難以抵抗流感的侵襲,到日本幾天后就病逝了。
當下主流的“白瘦幼”審美,導致很多女性會產(chǎn)生嚴重的外貌焦慮。
為了追求靚麗的容貌、理想的身材,她們往往會采取一些對身體極端有害的方式,來達成自己的預期。
從長遠來看,這種做法會導致自身免疫系統(tǒng)受損,抵抗力被削弱,從而埋下諸多潛在的隱患。
當大病來臨時,她們的身體就會脆弱到不堪一擊,根本無力招架。
人這輩子,沒有什么比好好活著更重要了。
永遠不要透支自己的身體,去獲取你想要得到的東西,否則注定會得不償失。
時刻留意自己的健康狀況,做到按時體檢,有病及時就醫(yī),不要硬扛。
只有健康地活著,自由地呼吸,我們才能真正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陪伴所愛之人走更遠的路。
在最新一期的《一路繁花》中,演員蔡明在談及飲食時透露,自己不能多吃韭菜。
隨后她解釋道,由于長期不吃早飯,她的膽囊已經(jīng)摘除,病痛發(fā)作時甚至讓她“痛到想撞墻”。
這也讓無數(shù)網(wǎng)友瑟瑟發(fā)抖,紛紛表示:“以后一定要吃早飯!”
許多人習慣性地忽略早餐,認為少吃一頓無傷大雅。
卻不知這種看似微不足道的習慣,可能會在日積月累中埋下隱患。
身體無恙時,我們總是習慣性地透支健康,長期熬夜、生活不規(guī)律、飲食不節(jié),并堅信身體能夠一直扛得住。
直到某天疾病突然降臨,把我們折磨得夜不能寐、痛苦不堪,才會真正地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
曾經(jīng),關(guān)于延遲退休的問題,被網(wǎng)友們討論得熱火朝天。
但大家可能沒想到的是,按照我們目前的生活節(jié)奏和狀態(tài),很多人未必能夠活到退休的那天。
快節(jié)奏的生活、超強的工作強度、心理負擔過重、亞健康問題,成了很多人的常態(tài)。
我們的身體如同一臺精密復雜的機器,它是由若干個零件組成,每個零件都有它的使用期限。
如果平時妥善維護,該保養(yǎng)保養(yǎng),該休息休息,就能夠如常地運轉(zhuǎn)很多年。
倘若沒日沒夜地運轉(zhuǎn),長期處于一種高負荷的狀態(tài),可能到不了既定的使用年限,就該提前被按下終止鍵了。
北漂苔女士,講述了自己這些年來的真實日常。
她稱自己不知不覺地變得頹廢了,連續(xù)的加班和大小周讓她有種說不出的疲憊。
每天拖著沉重的軀體下班后感到空虛,只想再吃份夜宵,刷刷手機,一熬就又到了兩點;
早上根本起不來,通常是一覺睡到十點,然后匆匆洗漱趕去公司;
單休的周末累到完全不想出門,在家里點個外賣、看看劇,不知不覺又過了一天。
她感覺到自己的生活如王小波所言,變成了一個緩慢受錘的過程。
好幾年前,她背井離鄉(xiāng)來到北京,租著昂貴又逼仄的房間,日復一日地打工。
幾年時光過去,儲蓄卡里的數(shù)字沒有增加多少,體檢報告里倒是多了一大堆毛病。
這也反映出社會上絕大多數(shù)打工人的生存現(xiàn)狀。
我們終日奔波勞累,連軸轉(zhuǎn)地工作,即便忙得暈頭轉(zhuǎn)向,也不敢消停下來。
忙忙碌碌大半生,不僅錢沒掙到多少,身體的各個器官也相繼亮起了紅燈。
如此活著,究竟為了什么?
隨著年歲漸長,你就會發(fā)現(xiàn),年輕時拿命換來的錢,卻再也買不回健康了。
熱搜上頻頻曝出某某名人去世的新聞,又抑或是身邊誰誰誰又身患重病的消息,都無一不在給我們敲響警鐘:
人這一生最大的破產(chǎn),是健康的崩盤。
生命短暫,健康無價,戒掉生活中的壞習慣,盡可能地減少疾病的發(fā)生。
要知道,人若是失去了健康,一切的需求,都不過是浮云;
再多的財富,也無法給我們帶來真實可觸的安全感。
唯有照顧好自己的身體,讓自己安然無恙地活著,才是人生真正的頭等大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