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這個申請季沒幾個月就要結束了,在等幾個月就要開啟26fall了。
就留學規劃這個東西是這樣,你越早準備,越早規劃對你越有利。有的學生往往本科讀到第三年的時候,才想到自己要出去留學下。那時候其實已經比較晚了,績點你沒去刷,實習你疏于準備,雅思你才撿起來。各種就很匆忙,競爭力就不完善。
英國大學講究一學校二績點三文書,四其他一切比如科研啊,項目經歷啊,實習啊,獲獎啊,志愿者經歷啊等等都屬于錦上添花。錦上添花的東西不影響你錄取概率的,基本為文書服務,核心是一個心理作用。核心還是前面說的三個要素。
當然,關于學校,也要分上中下三等,有認可優先級。今天我們聊下英國大學們最偏愛的留學生學校類型。
No.1 英本,親兒子
英本就不要說了,錄取優先級,每年都是最被偏愛的一波。申請結果優先發,第一波錄取肯定是給的英本學生,其次才是海本這些。
英本的學生有個巨大的優勢,就你分數不夠,他們也會給你condition offer,舉個例子,像kcl這種,比如你申了個Finance and Banking專業,你績點只有61,學校也會給你offer的。這個專業明面上是high2.1的專業,要求是65分。但英本的學生不到這個分一樣錄。你最終成績符合要求就可以換。
即使不到要求,也可以嘗試argue,就分數差的不多,學?;疽矔?。不像大陸本,因為同質化申請太多,人家con的機會都不愿意給。分數超學校的85分要求都沒用。該拒還是得拒,問就是競爭激烈,比你背景好的學生數量有點多。
No.2 海本,同等級待遇
海本的學生,其實和英本差不多待遇,也是優先錄取。特別是那些非大眾市場的,學校要保持國際學生比例多樣性,就要全球搖人。不會專門在一個市場補人,中國學生申請量大,人數多,這其實是劣勢。但如果你能以海本的身份去申,可以避難掉這個劣勢。
當然,如果你本身戶籍不是大陸的。優勢就更大了。就比較優先錄取的是美本,加本,歐陸其他學校的本科這種。
即使同樣是中國的大學,港本,澳門本科以及彎彎那邊的本科都屬于海本,申請要求單獨羅列。難度會更低,就不會動不動漲申請門檻,提高分數要求這種。就人沒那么多,就不會有那么多競爭梯度。
海本的學生最大的優勢就是,績點夠了,差不多就能正常被審核。就不太存在卡list這種。大陸學校太多,然后會分abcd幾個檔位的錄取限制。有的學??赡芫椭挥?檔,不到要求的都不能申,還有些熱門學校,比如ic商學院這種,你最低得是個211,否則申的資格都沒有,遞交也是秒拒的,送你一個參與獎。
No.3 中外合作2+2,拿英國學位,半個親兒子
中外合作的學校國內越來越多的,比較有名氣也拿結果最多的是西浦和寧諾這種。各有優勢,西浦這種申ucl和ic這種多。寧諾這種申牛劍這種更多。這類學校就是g5收割器。就西浦和寧諾這類學生來我們這邊做申請的,最低都是人均一個ucl的offer,即使是2.2分數的學生。就申請認可度方面,恐怖如斯,是高于國內很多中等985和211的。
除了這些頭部梯隊的,還有些比如uic這種和港浸會合作的,也是一樣。也很好申,績點3.0就好去申ucl這種學校了。而且也很好錄取。
國內現在其實越來越多這種中外合作學校了,有3+1的,也有2+2的,像央財,江財,華南農業,華南師范,西財,上大等等都有對應的合作學校。好點的都和曼大這種有對標合作。中間點的還有伯明翰格拉這些學校。就讀完,是拿雙邊學位,基本國內分數只要維持85+,去英國那邊拿個70+畢業,一樣是橫著申的。除了牛劍難搞點,ucl往上很多都可以拿下。分數高點到80+,一樣申牛劍的碩。就我這邊好幾個西財2+2的學生申到劍橋的,去英國反而更好拿分。
No.4 國內985& 211,認可度湊合
大陸本就即使你是211和985,你還要看是不是在list的985或211,很多其實不在人家list,當雙非用的。
英國好多學校都卡這種list,比如曼大的商學院,你在list的天津財經這種都相對好過211。國內很多211學校去申英國其實也難受的,尤其是那邊末尾211,很多時候分數高也拿不到好的結果。
特別是那些個出國人數還少的那種211學校,基本還不如一些一本學校像山東財經這種的。不止是曼大這類學校這樣,ucl啊,Durham啊這種都給限制。
真正不太受限制的是top 985,就c9這些,其實加起來一共有15所左右,申請沒啥限制。去g5的人數也比較多。只有這15所top985,還有幾所211財經有偏海本待遇。其他的都是撿來的,高低給你個白眼那種。
No.5 雙非或三本,姥姥不疼舅舅不愛
認可度最差的就是雙非和三本的學生,但往往這類學生更加要強,更加想改變自己的境遇。一般都有名校情節,像沖好學校。
但英國大學對雙非的態度其實最是惡劣,限制也最多,一會把分數從75提到80,從80提到85,又從85提到90.甚至有些專業提到93分。就你可能專業第一也達不到這個門檻,就人家機會給你了,你自己抓不住就不怪人家吧?就還是擇優錄取,挑雙非里面的尖子中的尖子。
除了卡分,還會被卡學校,很多好點的 qs前百直接就限制你申。不給機會,只有沒人去的,申請量少的,上個財年沒收滿人的專業喊你去補位。說白了你就是備胎待遇。
但話說回來,就是因為限制多,難度大,要求多,才有操作的可能性。雙非的學生也是變數最大的,能改變機會最大的,信息差最多的。每年都有好多學生在改命去好學校。有直接一碩去的,也有曲線救國去的。就路還是有的。
總了個結:就本科選學校還是要好好選,本科沒選好,讀碩士的時候就事倍功半。本科選好,又有出國打算,那就是送你一場機緣。
就如果你的分數只能在國內撈個普通211,家里不差錢的,還不如直接改換門庭選西浦或寧諾。之后再2+2出去,本科好好拿分。碩士最差也是個ucl起步,成績好點,ic和牛劍也都不是問題。直接換個賽道再終點匯合了。
特別是那些高中愁怎么規劃的,現在再搞香港的dse體系,其實都是一樣,利用信息差去換學校。其實國內有很多那種合作的,就低分進比如央財的那種中外合作班。只拿海外學位,你一樣申海外的名校,最終結果都是一樣的,回國就業沒有任何歧視。
PS:這個月3月1日起,我這邊就要開始收26fall的新學生了,有需要提前了解我這邊申請服務或文書服務的,可以加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