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內卷,少部分來自學校之間的比拼和競爭,大部分卻是千千萬萬家長們為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結果。
每年的寒暑假,按說,這是學生們歡呼雀躍、放松自由的時刻,可不知從何時起,早就成了他們的夢魘、悲嘆、無奈和怨恨。他們不再渴盼,也不再希望擁有。因為,寒暑假,比著平時還要勞累和繁忙——家長們“愛”子心切,早就給安排好了五花八門的輔導班:上午閱讀寫作,下午數學,晚上英語,第二天上午美術,下午編程,晚上物理……
說實在的,現如今,能主動、積極學習的孩子,寥寥無幾。無可奈何之下,家長們只好上場提醒督促和威逼利誘。
為了不讓孩子在薄弱瘸腿學科上落下,家長們一廂情愿地給孩子報這個班那個班的,是無奈之舉,也是為孩子成績和未來著想。這樣做,很好,但是,怎么選擇輔導班,選擇什么樣的輔導班,才是至為關鍵之點。
就是說,不是每個輔導班都可以報的,而應三思而后行。有些輔導班,不上也罷!
以下是我這近十年代輔導班的經驗和感悟。
我和兩家輔導機構有常年的合作關系。這兩家輔導機構主要開設寒暑假班。兩家打出的招生廣告足夠吸引家長的眼球,勾起家長們的繳費欲望。家長們以為看招生廣告說得這么好,孩子在這里學習,應該會有收獲的。
這里,就涉及到怎么選擇輔導班這個尤為關鍵的問題。一旦選擇不好,不僅會讓上千元打了水漂,而且還讓孩子學不到多少知識,白白耽誤和浪費大好時光。
在選擇輔導班上,我的觀點和主張則是兩個“最好”:
最好去選擇一對一的輔導,
最好是讓孩子帶著老師走。
大部分輔導班,都是大班額,甚至是學生越多越好。站在輔導機構的角度談,這才是他們最最渴盼和希望的。多招收一個學生,即意味著多了一份收入。
可不少家長不懂這點,以為廣告好,口碑好,就趕緊掏錢吧。殊不知,班額大,學生多,學生的學習氣氛和環境不好。
學生多了,老師就難以控制和管教。因為,這不同于學校,一上課了,學生都會自覺聽話,認真聽講。在輔導班里呢,有些學生本身就不想來,是被逼迫來的,自然也不愿聽講,只想和旁邊新認識的拉呱聊天;老師呢,也大都本著“不敢管,也不能管”的原則,只想本著良心把該傳授的知識說出來就行,至于學生聽不聽講,收獲如何,那是另一回事。
班額越大的輔導班,學習環境就越差,學生的收獲也越差。
以我這些年的經驗來看,但凡在這樣輔導班里的學生,沒有幾個能專心聽講的!
不專心聽講,你想呀,孩子又怎么能學到知識?又怎么談收獲呢?
班額少,學習環境就好,學生就有收獲嗎?
也不一定!
班額少,學生拉呱的是少,甚至沒有,但抬頭聽講的,還是不多。
要想增長知識,要想提高成績,學生必須專心聽講!
我為什么要建議家長們在挑選輔導班時要下功夫,甚至最好選擇一對一地輔導呢?
這是因為,一對一地輔導,孩子得耐著性子專心聽講;不聽,也得聽。這樣的話,至少,孩子能聽得進去的知識,要多得多。
是,一對一輔導費用是論小時收費,的確高昂,但“一分錢,一分貨”,錢多買的鹽也咸。
我帶的那些輔導班,大班額占多,說心里話,我是出力不少,但是,學生們,沒有幾個專心聽講的,更甭談有多少收獲了。
家長們呢,以為花錢了,以為這個輔導班口碑好,以為都是正規學校的老師,以為……就覺得錢沒白花,孩子一定能有收獲的。
是,只要上輔導班,只要想學習,孩子一定會多多少少有所收獲。但,這點收獲,與花出去的上千元的輔導費,相差甚遠。
即使有的輔導班打著小班額的旗號,其實,和大班額,強不了多少。
有個成語叫“朝三暮四”,本意是,有個玩猴子的人拿橡實喂猴子。他跟猴子說,早上給每個猴子三個橡子,晚上給四個,所有的猴子聽了都急了;后來他又說,早上給四個,晚上給三個,所有的猴子就都高興了。
打出小班額名號的輔導班機構,說白了,就是在玩弄“朝三暮四”的鬼把戲。
一對一教學,老師全程盯著孩子,容不得孩子分心走神,逼迫孩子“上架”,效果要遠遠勝過一對多。
第二點,我為什么建議家長們最好讓孩子帶著老師走呢?
是因為,現如今大部分的輔導班,都在進行超前學習,美其名曰帶著孩子提前預習新課。可正是這點,就刺激和吸引了絡繹不絕的家長踴躍報名,也正迎合了無數家長“讓孩子先跑起來,不輸在起跑線上”的小心思和大夢想。
預習新課,其實呀,說白了,就是上新課。那些帶數學、英語、物力和化學的老師,都是在教授和講解新課本的前兩三個單元。
我則非常反感這點!
為何?
你想呀,開學之后,各科老師還是要帶領全班學生從頭開始學習。而在輔導班學過的學生,自以為學過一遍了,就會多少有點小得意,自以為都會了,在聽課上就會要偷懶耍滑——再好的東西,吃第二遍,感覺和滋味都差了,失去了新鮮感。
再者,這樣的輔導班,都是老師帶著學生走,學生到底什么情況,哪地方有問題,老師知之甚少。絕大部分的老師也不愿意花時間去逐個了解,只自顧自地把計劃好的任務走完即可,至于學生掌握怎么樣,那是次要問題。
老師帶著學生走,大部分情況下是按照自己的計劃講授。哪地方該細講詳析,哪地方是考點,老師也能處理得主次分明,頭頭是道。這樣雖然好,但是學生都處于被動,始終被老師牽著鼻子走,學生疑難點就有可能得不到及時解決而成為一個個新包袱。
所以,這樣的輔導班,少上,甚至不上也罷!
而反過來,若學生帶著老師走,效果必然翻倍。
學生帶著老師走,意思就是說,學生把過往學習中的疑難困惑點拿出來,一一讓老師給予解答處理。老師在解決學生包袱的同時,也能清晰地知道學生在哪個知識點上存在疏漏和欠缺,就會在講解分析的同時,舉一反三,讓學生觸類旁通,豁然開朗。
這樣的話,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強,積極性高,更為關鍵的是,效果極高!
因此,我曾建議不少家長們在選擇輔導班時,最好選擇其能帶領學生對過去所學溫故知新、查漏補缺的。這樣,遠比講授新課、美其名曰“先跑起來”要更為實用和高效,與投出的輔導費用相對等,而不覺冤枉和折本。
總結一下吧:家長們在挑選輔導班時,最好選一對一輔導:雖然價格是貴些,但效果鮮明,收獲多多。一對一,老師有的放矢,全力以赴這位學生,遠比面對黑壓壓一大群學生有目的性和側重性。學生聽課效果好,總會多聽點有用的知識的。選擇一對一輔導時,最好是讓學生帶著老師走。這樣的話,學生不僅能解決過往學習中存留的包袱,而且還能讓老師知道該學生薄弱環節和問題之處,便于老師有針對性的教學。
若選擇小班額也可以,一定別忘叫孩子把自己學習中的包袱拿出來讓老師給講解。
學不學新課是次要,甚至沒必要的,關鍵和重點是,能帶領學生溫故知新、查漏補缺、打好基礎。
“輔導”的意思是,輔助和指導。輔助,意思是說,老師為輔,學生為主;指導,意思是對于學生不明白的地方予以指點和引導。可現如今絕大部分的輔導班,都是這樣做的嗎?
【我是@心花手中開,一名在職、高級語文教師。感謝你的閱讀,也希望你能點贊、評論和轉發,帶給更多的人知識、道理和能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