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陳述內容參考的“官方信息來源”,均贅述在文章末尾,感謝支持。
文 | 史墨弦
編輯 | 史墨弦
“我的死與他人沒有關系,無需責怪任何人?!?/strong>
說完這句話,年僅28歲的演員尚于博在高樓足足徘徊三小時后,最終選擇一躍而下,生命就此定格。
究竟是什么讓他拋下年邁的父母和耀眼的事業選擇“獨自歸去”呢?
2011年10月深夜,在大家都準備安置進入夢鄉時,遠處的高樓天臺上,有一個面色平靜的男人,
他一會走來走去,一會打開手機看看,好像在等待誰的消息。
似乎在經歷內心強烈的掙扎后,他拿出手機撥通了一個電話,
但是沒說幾句他便匆匆掛斷,又看了一會遠處的萬家燈火,突然從天臺一躍而下。
第二天的新聞頭條:“著名男星尚于博因抑郁癥于昨晚跳樓身亡。”
朋友后來回憶那天在深夜接到了尚于博的電話,尚于博聲音聽起來很平靜,和平常沒有什么不同。
當朋友閑聊問他在哪時,尚于博說:“我在觀景,我看到一片很美的景色?!?/strong>
朋友此時覺得有點不對勁,但并未動想,以為他在開玩笑,便問他在哪,但電話那邊只傳來了“嘟嘟”的掛線聲音,再次收到尚于博的消息,就是他已跳樓身亡了。
事后朋友痛哭后悔,如果自己當時多問兩句,早點發現,是不是就可以“挽救”他。
或許內心敏感細膩的尚于博,知道朋友在得知他的事情后會自責。
于是留下最后17個字:“我的死與他人沒有關系,無需責怪任何人。”
就是這樣一個溫柔的人,連遺言都是在寬慰別人。
究竟是為了什么,才讓他最后選擇放棄自己?
小時候的尚于博生于一個藝術世家,但尚于博沒受幾年“藝術的熏陶”,就被父母帶去了深圳。
在深圳父母便開始了忙碌的下海經商,年幼的尚于博經常一個人在家。
或許就是從那時起,尚于博開始變的獨立、不依賴父母。
但這似乎也為后來悲劇的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
剛到深圳的尚于博每天也沒有別的小朋友玩,于是尚于博就喜歡根據書中對人物的描寫自己去模仿,演繹對話。
或許就是從那時起,讓尚于博對“表演”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在高中時,尚于博還參加了話劇社,成為開社大戲《羅密歐與朱麗葉》中的主演。
正是此次表演,更加堅定了尚于博將來要走“表演之路”。
2001年,尚于博在高考中考了670分的優異成績,這個分數上一流大學綽綽有余。
但他為了追逐自己的“演員夢”選擇進入中央戲劇學院的表演系,自此開啟了自己的“演員之路”。
當時的尚于博并沒有想過上大熒幕,而是希望可以踏踏實實的成為一名舞臺劇演員,在話劇團工作,因此對于電影電視劇的邀約,只是偶爾的客串。
但運氣來了擋都擋不住,
大四時尚于博在和同學共同做的一場話劇《長椅逸事》中,其出色的表演被更多業內人士看中,自此電影電視劇的試戲和工作便多了起來。
在別人還在發愁“畢業沒有工作”的難題時,尚于博已經接到好幾份通告了,最終選擇《陸軍特戰隊》作為進入娛樂圈的“敲門磚”。
這也讓更多人注意到這個帥氣又有演技的小伙子。
于是尚于博就這么一部戲一部戲接著演了下去。
剛大學畢業的尚于博就這樣拼命把生活的擔子往自己身上攬。
不僅是因為他自己熱愛表演,更是因為希望自己多多掙錢,讓父母不再那么辛苦。
但是“入戲容易出戲難”。
尚于博每次帶來的精湛演技離不開他的“入戲深”,每次都像真實的替角色“活”了一遍一樣。
這雖然讓他的表演生動真實,但卻給尚于博自己的身心健康帶來極大的壞處。
長時間沉浸在角色里,甚至還未從上一個角色走出就要去深入下一個角色,
又因為每部戲安排的時間緊湊,導致尚于博內心沒有發泄的機會,就這積累在一起,爆發了嚴重的“抑郁癥”。
但剛開始,連尚于博自己也沒有察覺是自己“病”了,只是覺得自己容易疲憊,情緒消極,但他還在為了工作努力調節自己。
并且在當時的環境,人們對“抑郁癥”并沒有太多的關注和研究,
因此尚于博只是覺得自己“累了”,但卻又沒人可以傾訴。
和父母因為年少的聚少離多早已沒有談心的氣氛,而且早熟的尚于博也不想讓父母擔心;
和朋友尚于博擔心會打擾到朋友休息,也不想因為自己而去麻煩朋友。
于是尚于博選擇埋在自己心里慢慢消化。
2011年10月的一個晚上,尚于博在頂樓徘徊三個小時之后,終于忍不住,向朋友打去了最后一個電話,但當時的尚于博病情已經很嚴重了。
朋友的開導沒能使他放棄想法,最終尚于博一躍而下,永遠留在了28歲。
在父母得知兒子的噩耗后,幾度昏厥,不敢相信平日活潑開朗,十分孝順的孩子就這樣離開了。
警方經過檢查尚于博家中后,發現了他留下來的遺書,交給他的父母后,尚于博的母親一度哭到不能自已。
她開始聯系尚于博的朋友和經紀人,希望復原孩子生前所經歷的和去明白尚于博真正的內心世界,但為之晚矣。
慧極必傷,現如今“抑郁癥”已經越來越被世人重視,希望不會再有第二個“尚于博”發生。
如果父母能夠早點發現兒子的異常并進行陪伴,我想這場悲劇或許就不會發生;
而尚于博如果能夠在發現問題時,及時停掉工作,尋求幫助,我想這場悲劇或許就不會發生。
結語
尚于博的悲劇固然令人惋惜,但我們更要以此警醒,希望看文章的人,多多關注身邊人的心理健康,不要到悲劇發生才后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