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與萬斯在橢圓形辦公室與澤連斯基掐架的視頻,震驚了世界。大家都慨嘆活久見。
美國著名專欄作家托馬斯·L·弗里德曼在《紐約時報》撰文,稱“現在他(特朗普)卻百分之百地站在普京一邊對抗澤連斯基和烏克蘭?!边@篇題為《此前從未有美國總統出現過這種情況》的文章,是這樣結尾:
這完全扭曲了自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歷任美國總統奉行的美國外交政策。我的美國同胞們,我們正處于完全未知的境地,而帶領我們的這位總統——嗯,我無法相信他是俄羅斯特工,但他在電視上的表現確實像極了一個特工。
有意思。
特朗普是俄羅斯特工嗎?
此前就有前克格勃官員指控,特朗普37年前被招募為“克拉斯諾夫”特工。代號背后,是冷戰時期蘇聯對西方資本家的滲透策略。雖無實錘,但特朗普對俄讓步(如將烏克蘭排除在和平談判外、施壓烏簽署稀土礦產協議),與普京的戰略需求高度同步,堪稱“巧合的藝術”。
特朗普對普京的曖昧態度與對澤連斯基的羞辱,已超越傳統外交邏輯,直逼“行為藝術”邊界。
特朗普的俄烏政策,是“特工”表演,還是美國優先的現實主義顛覆?
1
與其說特朗普“精神異常”,不如說他是“交易型人格”的極致化——將外交視為地產談判,追求短期利益兌現,無視長期地緣風險。
當然,也有一種解讀,特朗普的俄烏政策并非單純“親俄”,而是對二戰后美國霸權邏輯的徹底解構。
或許可以將此稱為“孤立主義2.0”。撤銷對烏軍援、要求歐洲自擔防務,實為將美元國債危機轉嫁給盟友。用國防部長赫格塞思的話說:“山姆大叔不當傻瓜大叔”。
歐盟的“自由市場”光環在特朗普眼中不如稀土礦實在。他通過羞辱澤連斯基,迫使歐洲意識到——沒有美國撐腰,北約只是一張昂貴的會員卡。
特朗普的“棄烏論”本質是地緣政治止損——與其在烏克蘭流血,不如讓俄歐互耗,同時收割礦產與國內民粹紅利。
2
特朗普會贏得“潑皮外交”的勝利嗎?
特朗普的支持率雖跌至44%,但其核心選民仍沉迷于他的“政治真人秀”。
他稱澤連斯基為“獨裁者”、要求烏克蘭“說謝謝”,將復雜外交簡化為街頭罵戰,完美適配短視頻時代的注意力經濟。
他沉浸于打破規則快感。當傳統政客用“民主”“自由”包裝利益時,特朗普直言“我要礦,你要活命”,這種“無恥的誠實”反而被視為“政治清流”。
還有馬斯克效應加持。特朗普與馬斯克聯手推動政府機構精簡,塑造“科技狂人拯救官僚美國”的敘事,吸引年輕反建制派。
對鐵銹地帶工人而言,特朗普的“潑皮外交”比哈佛教授的PPT演講更可信——畢竟,誰能拒絕一個會罵街的億萬富翁呢?
3
特朗普將是美國霸權的自毀者,還是新秩序的奠基人?
特朗普的俄烏策略,正在撕裂二戰后國際秩序。
承認俄占烏領土、默許普京戰略目標,等于宣告“美國世紀”終結,開啟強權即真理的“新戰國時代”。
即便遭彈劾下臺,特朗普已證明“美國優先”的選舉吸引力——未來總統或被迫在理想主義與交易主義間走鋼絲。
特朗普越是像“俄羅斯特工”般瓦解美國霸權,越可能被歷史記載為“打破舊秩序的推土機”——畢竟,沒有比自我顛覆更徹底的變革了。
特朗普的俄烏劇本里,澤連斯基是“不懂感恩的乞丐”,普京是“精明的包租公”,而美國自己則是“提前退場的賭徒”。
當自由主義的宏大敘事被拆解成礦產協議與推特罵戰時,世界不得不面對一個殘酷真相:外交場上沒有永恒的原則,只有永恒的利益計算。
而特朗普更復雜的地方在于,看上去他手里攥著的可能是克格勃的糖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