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伊朗首艘僅搭載無人機且由集裝箱船改裝而成的航母入列,這一消息經俄羅斯《觀點報》報道后,在全球軍事領域引發廣泛關注。此航母的誕生,以其獨特的發展路徑,為伊朗軍事帶來了多方面的影響,利弊交織。
從積極影響來看,首先在戰略威懾層面,這艘航母意義重大。長期以來,伊朗面臨來自美國等西方國家強大的海上軍事壓力,美國憑借其龐大的航母戰斗群,在波斯灣等海域頻繁展示武力,對伊朗形成戰略威懾。而伊朗這艘航母的出現,盡管與美國等傳統航母強國的裝備相比存在差距,但它仍是伊朗海軍力量的顯著提升。其能夠在遠海長期部署,憑借一年的續航能力,可延伸至更廣闊海域,這無疑向外界展示了伊朗捍衛海洋權益的堅定決心,在一定程度上對潛在對手形成心理威懾,改變了地區海上軍事力量的心理平衡。
在作戰能力拓展方面,搭載無人機的設計為伊朗海軍帶來新的可能性。無人機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其在現代戰爭中的作用日益凸顯。伊朗這艘航母可搭載數量眾多的無人機,形成集群作戰優勢。多架無人機可分工協作,執行偵察、監視任務,為伊朗海軍提供更廣闊的戰場態勢感知范圍,提前發現敵方艦艇等目標。部分無人機還可攜帶武器執行攻擊任務,對敵方艦艇進行騷擾式攻擊,打亂敵方作戰部署,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伊朗海軍在大型艦載機方面的短板,豐富了伊朗海軍的作戰手段。
然而,不可忽視的是,這艘航母也給伊朗軍事帶來諸多挑戰。防護能力的嚴重不足是一大隱患。傳統航母在設計建造時,針對高強度海戰配備了厚重的裝甲防護、先進的防空反導系統以及高效的損管設施等。但伊朗改裝的集裝箱船航母,其船體結構難以抵御敵方先進反艦導彈、魚雷的攻擊,一旦遭遇敵方攻擊,生存能力堪憂,這可能導致在實戰中,航母迅速失去戰斗力,甚至成為拖累海軍作戰的 “累贅”。
此外,艦載機作戰效能存在局限。盡管無人機數量有優勢,但在載彈量、作戰半徑以及復雜電磁環境下的作戰穩定性等方面,與傳統艦載機相比仍有差距。若在實戰中遭遇裝備精良、防空能力強大的對手,伊朗航母上的無人機可能難以突破敵方防空網,無法有效對敵方目標實施打擊,進而使航母的作戰效能大打折扣。同時,航母作為海上作戰核心,需要強大的護航編隊協同作戰。伊朗海軍在護航艦艇的數量和質量上,與擁有成熟航母戰斗群的國家相比差距明顯,這使得航母在執行任務時,缺乏足夠的安全保障,難以充分發揮其作戰潛力。
伊朗發展的這艘 “不走尋常路” 的航母,為其軍事力量帶來了新的戰略威懾手段和作戰能力拓展的可能性,但同時也面臨著防護能力弱、艦載機作戰效能有限以及護航力量不足等諸多挑戰。伊朗需在后續發展中,不斷探索應對之策,以更好地發揮這艘航母對其軍事力量的提升作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