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敵人將一年輕人殘忍地釘在“十字架”上,隨后用刀一塊塊割他的肉,年輕人用盡最后的力氣高呼:“我會絕代,革命永遠不會絕代!要永遠從紅莫從白!”
這位烈士,名叫凌福順,生于于1912年。
因家境貧苦,他自幼四處奔波,當過學徒、做過零工,在社會底層苦苦掙扎。
19歲那年,為了謀求生計,經人引薦,他投身于周墩常備隊。
而恰恰在此地,他與眾多曾組織過革命運動的老黨員結識。
在這些朋友的影響下,凌福順的思想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他不再只滿足于混日子,而是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勞苦大眾的困苦處境。
一年后,思想上已經脫胎換骨的他,投身地下革命組織,從此踏上改變命運、拯救國家的革命征程。
10月,凌福順領導了周墩農民暴動。
在他的帶動之下,往昔飽受壓迫的農民們紛紛拿起武器,同反動勢力展開了殊死的搏斗。
取得初步勝利之后,他旋即與當地紅軍隊伍協同作戰,一鼓作氣拿下縣城。
隨后,他出任周墩蘇維埃政府軍事委員,積極投入到鞏固新生革命政權的工作中。
凌福順的軍事才能,在多次戰斗中展露無遺。
在一次戰斗中,面對敵人的嚴密防守,他巧設“疑兵計”。
彼時,他僅率七名游擊隊員,于周墩城西門街炮樓對面山頭,以點燃火把、吹響沖鋒號、燃放鞭炮等手段,營造出紅軍大部隊來襲的假象。
敵人果然中計,將兵力調至西門。
凌福順則迅速轉移至東門,繼續制造聲勢,還派人潛入城內張貼標語。
這一番精妙戰術,使敵人暈頭轉向,再也沒了往日的囂張氣焰。
1935年,在肖家嶺戰斗中,他率領部隊巧妙包抄到敵人背后,發起突然猛攻,與紅軍主力默契配合,打得敵人倉皇逃竄。
此役,敵軍傷亡慘重,紅軍則繳獲諸多武器彈藥,大獲全勝。
然而,1936年4月5日,凌福順在執行任務之際,遭到敵保安團的包圍。
生死存亡之刻,他把生的希望毅然留給戰友,孤身一人引開敵人。
戰斗到彈盡糧絕之時,他試圖用最后一顆子彈結束自己的生命,以保全革命機密。
然而命運無常,子彈竟未擊中要害之處,他不幸負傷而遭逮捕。
在被囚禁的那段日子里,凌福順遭受了敵人的百般折磨。
敵人耍盡花招,妄圖從他口中撬出游擊隊的情報,可他始終不為所動。
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他冷笑著地表示:“我決不投降,不想當官,要殺就殺,不必多說!”
1936年4月25日,敵人將凌福順押至周墩西門外刑場,殘忍地將他釘在“十字架”上。
面對敵人的屠刀,凌福順毫無懼色。
敵人拍下了他最后的照片,隨后開始用刀一塊塊割他的肉。
他一次次疼昏過去,但每次醒來,都用盡最后的力氣高呼:“父老鄉親們,死沒有什么可怕,我凌福順會絕代,革命永遠不會絕代!要永遠從紅莫從白!”
最終,敵人用刀刺進他的心臟,凌福順壯烈犧牲,年僅24歲。
參考資料:
八閩豐碑《十字架上的英雄——凌福順烈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