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所有人都應該知道的人生大忌——事以密成,語以泄敗,未成之事,切勿先言!
你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規律,好事一說就沒,壞事一說準會發生。所以,你看歷史上那些成大事者,都一定是守口如瓶的人。而多數普通人,往往只有遭受社會的毒打以后,才會真正懂得這個道理。
“事以密成,語以泄敗”,這不是玄學,而是一種事物發展的自然規律,也是人性的缺陷。為什么人總是喜歡在事成以前就想找身邊的人聊一聊?為什么人們對自己未來的計劃很難做到守口如瓶?
這是因為:當你將一件未完成的事兒對別人透露的時候,會提前產生一種成就感,讓自己得到心理上的滿足和虛榮,這種感覺,就好像你真的已經做到了一樣!
這種感覺雖然不錯,但卻會削弱你的行動力,讓你從專注這件事本身,轉移到熱衷于找人探討和交流,甚至你還會為此找一個合理的借口,比如“集思廣益”。
但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謀可寡而不可眾,當事情還沒有落地的時候,越張揚就容易失敗,參與討論的人越多,流產的概率也會越大。
比如說你想自己蓋一棟房子,你想到的應該是設計、是一磚一瓦、是成本與質量,但是在外人看來,他只會站在旁觀者的角度指手畫腳,而不是根據你的理想和需求綜合考慮,甚至他的意見很可能是基于他自己的理想和需求。
所以,當你公布自己的計劃并讓別人給你建議的時候,其實很難獲得真正有價值的意見,而且這些不同的想法,會擾亂你的思維,從而陷入猶豫和混亂,更嚴重的是,別人不同的態度,會讓你的情緒產生不停的波動。
如果別人質疑你,你會有種受到打擊和質疑的挫敗感,如果別人夸獎你,你又會飄飄然忘了腳踏實地,甚至在真正去做的時候偏離事情的重點,轉而故意營造一種可以得到別人夸贊的假象。
我們看電影就知道,話太多的人,往往活不過三集,而厲害的人,總是悶聲干大事兒,生活中那些突然就升職,突然就發財,經常讓所有人都感到驚訝的人,才是真正的高手。
那么“語以泄敗”,同樣有關于人性的底層邏輯。人都有傾訴欲,尤其是在低落的時候,當你向眾人傾訴自己的痛苦和經歷,千萬不要以為這樣是在尋求安慰,實際上你是在“裸奔”。
當你找人傾訴的時候,實際上是將自己的脆弱暴露在危機四伏的臺面之上,即使真的有人同情你安慰你,你也已經身處弱勢和被動。
當你認為自己是真誠地袒露心扉的時候,就已經在向別人宣告:你是一個可以被人“拿捏”的弱者。心地善良的人雖然同情你,卻不可能真正幫到你,但只要有一個心懷不軌的人,就會把你的脆弱當作籌碼利用你、欺負你!
你的一言一語,都有可能成為日后被人攻擊的武器,你說得越多,就越容易淪為笑柄。所以,無論什么時候,都請收起你的傾訴欲和表達欲,當你偷偷干成一件大事兒,你就知道:少說多做,才是成功的頂級心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